採菊東籬下

隨性的人,喜歡隨心所欲。不管多少,也無論長短,想到了,記下來,就有了這個被稱為博客的東西,且將之命名為採菊東籬下,其實是想悠然見南山。
正文

輕易不要上餐館

(2008-12-20 13:56:49) 下一個

不少人忠告:“輕易不要上餐館”。他們說,不是因為金融海嘯,錢包縮水,而是餐館裏的貓膩太多。此話該作何解呢?

最近,我家附近那家超市易主了,新老板還是華人,易主、易名、重新裝修後開張,依循慣例,所有售品打九折。按照廣告的指引,前去享受優惠的賓客,擠滿了超市。停車場上的車位,一位難求。盛況與前一位老板剛上位時不分伯仲,而與前一任老板後期的‘門前冷落車馬稀’,形成鮮明對照。新老板會不會重蹈前任覆轍呢?我為他捏了一把汗。

‘你方唱罷我登場’,已成多倫多密集的華人餐館、超市的一大景觀。它們以價格低廉,聞名於各族裔間。但價廉,卻並非都物美。那些物不美店,優惠期過去後,人潮就漸漸消退,乃至於顧客少到令商家不得不關門大吉。

超市的客源,主要是兩個:華人散客和華人餐館,而前者同時又是後者的主要食客。盡管‘一分錢一分貨’的哲理,早就植根於華人的頭腦,但追求價廉物美,在實踐上卻有著更為悠久的曆史,成為華人的(私人掏錢)消費文化。這一古老文化飄洋過海,也在異國他鄉的多倫多落地生根,且發揚光大,促使麵向華人的商家,將低價銷售作為主要競爭手段。當價廉到侵蝕成本時,物美的維持就漸漸演變為一個個謊言。

餐館為食客提供的‘物美’,本應是優質味美的食品。但在低價競爭壓力下,所進原材料以次充優、以劣充好,已不是秘密。優質原材料雖不保,但也難不倒我聰明的華人同胞,借助味精等等調料,照樣做出美味的食品來。據說垃圾食品一類,大致就是這樣煉成的。

供應原材料的超市,在低價競爭的壓力下,也走上了以次充憂、以劣充好之路:從批發商那裏以超低價躉進即將過期的東西,或去掉慘不忍睹的表皮,再賣給願者上鉤的顧客;甚至還有用新標簽遮蓋舊標簽,修改保質期,以蒙過那些既要少出錢、又要買得放心的顧客…….

看來,餐館裏及超市裏的貓膩的確太多。但從‘追求低價的消費者——餐館——超市——消費者’,和‘追求低價的消費者——超市——消費者’的“食物鏈”上,我仿佛看到了更多東西,也想起了‘劣幣驅逐良幣’之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