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商店,老師是服務員,學生是交錢的顧客,當顧客的感覺多自信多好,所以人喜歡shopping
以我自己的經驗,學生角度和教師角度,讓學生問問題是教育商業化的滿足顧客的做法,學生作為顧客問問題得到回答就有了買到東西的不虛此行的感覺
我就不鼓勵我的老美學生問問題,他們也接受了我的忽悠,原因是教育根本不是商業不是買賣,教師跟學生的關係也不是銷售和顧客
如果學校是商店學生是顧客的話,如果教師跟學生的關係是銷售和顧客的話,那麽學校這個商店不僅是賣給顧客他們不知道的東西(美其名曰“知識”),而且還是先收錢。有這樣的商店嗎?學校賣知識是唯一的吧?
由於顧客對他們要賣的東西是無知的,這就好比一個不知道汽車的人去買汽車,而且還是先交錢,無論你怎麽準備都是一屋子不懂汽車的人在幾天之內搞出來的問題,再加上年輕,這些人在銷售員目前怎麽可能不是特別有收獲的滿意而歸呢?
學費交的真值啊!
每一個第一次買車的(即便是貨比三家)都上當,事實是人隻上一次大學或研究生院(不僅不能貨比三家,學校還鼓勵學生跟學校產生感情)而且也沒有第二次,事實還是買知識比買汽車不僅複雜的多還更貴,因為要加上幾年的生命,買教育怎麽可能不是顧客愛上商店呢?
我教書的時候要一個標準的答案對付學生的標準問題:學這個有什麽用?
我的標準答案:Absolutely useless! Your major require this course and I have to make a living, let's get over with it.
老美的教育製度是個製造學生的製度,學生需要問問題,學生需要老師回答問題,所以老美就永遠也離不開學校和老師,學校的市場也越來越大。老美一輩子沒完沒了trainning,trainning,trainning,商學院尤其是如此,各種各樣的班層出不窮,各種各樣的書那個叫厚啊,這年頭每本都 五百或上千頁,而且還特貴。
我當年接觸到的中國教育是講究教原理,原理很簡單本來就沒那麽多問題可問,書也很薄一兩百頁最多三百頁,然後學生舉一反三以自學為主。
當然了,教育很複雜,好比一個大象,我們無論瞎不瞎也隻能摸到一點點,加上個人的能力有不同和對自己的學校還有老師的感情因素,總之是很難有客觀的全麵的結論。
我們大家都應該問這樣一個問題:我上過的課學到的知識那個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