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崛起的美國當年是怎樣(ZT)

(2011-05-18 18:23:24) 下一個

 


本文說的是歐洲人或叫白人之間的競爭。種族的區別是不可回避的事實。由於中國人
不是白人,中國的撅起隻會更困難。

崛起的美國當年是怎樣(ZT)

作者:張文木

當美國某些人口口聲聲喊“中國威脅”論時,也許忘記了自己當年那段曆史。

1783 年9月3日(美國獨立(1776年)七年以後),美、英簽訂《巴黎和約》,英國
承認美國獨立,確認美國疆界為北接加拿大與大湖地區,南至佛羅裏達北界,東起
大西洋沿岸,西至密西西比河。這樣美國從獨立戰爭初期的90多萬平方公裏擴大為
230多萬平方公裏。在國家版圖倍增的同時,美國麵臨的國家風險也同比增加。對此
美國第一代開國領袖有極清醒的判斷。漢密爾頓在為《獨立日報》撰寫的文章中說:
“有種種跡象使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推測,美國已經使歐洲的幾個海上強國感到不
安了……幾個在美洲有殖民地的國家想阻止我們,獨占我們的利益,剪掉我們的翅
膀,使我們無法飛到危險的高度。”

事實也正是如此。從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的《巴黎和約》算起到1865年美
國南北戰爭結束的82年間,英國一刻也沒有放棄分裂美國的實際努力。英國在拿破
侖戰爭期間,截擊美國商船,阻撓美國與歐洲的貿易。1812年,美、英開戰。英軍
占領華盛頓,燒毀白宮和國會大廈,並企圖借機肢解美國。它向美國議和代表提出
“沿美國邊界成立一個中立的印第安緩衝國”的要求。直到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期
間,英國還宣布對美國內戰奉行中立政策,承認南方同盟為交戰國,同時秘密向南
方提供援助,還將海軍開入美國海域。隻是由於後來的戰場優勢迅速倒向北方,英
國幹涉美國內戰的計劃才徹底告吹。

也有人曾希望美國分裂

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後,一些歐洲人的態度是幸災樂禍。法國外交部曾表示:
“一場持久的戰爭由於積累的仇恨和痛苦,必定造成分裂……北方無法戰勝南方,
也更不知道怎樣長久地控製南方,隻能導致聯邦的解體,而這正有利於法國的國家
利益。隻要給它足夠時間就可以了,隻要交戰雙方不斷怒火衝天就可以了。”

這番表白代表著歐洲人的一種想法。他們擔心的是,美國南北統一後會變成一
個強大的國家,“美國將不再是一個由平等的主權國家組成的聯邦,而將成為一個
…… 帝國”。這種想法為歐洲人肢解美國的企圖在作理論準備。一些人以民主為幌
子:“如果民主製度被保存,讓美國國土縮小也在所不辭。”他們甚至希望美國分
裂得越小越好。一些大膽的分析家傾向於把這塊美國蛋糕分割成3塊。在最盲目樂觀
的時候,有的政府媒體甚至把美國分成5塊:“美國將被分割成北方、南方、中部、
西部和太平洋5個國家。”

即使到了1863年,北方已取得決定性勝利時,德國《新聞報》還認為:“把一
個分裂的聯邦用武力統一起來變得一天比一天不可能。”一家還是親北方的《兩個
世界的雜誌》也認為:一個被占領的南方將是“戰勝者永遠的肉中刺”。戰勝的北
方也將像普羅米修斯那樣,因盜取天火而受到天罰。

在英國,輿論的主流意見也是希望美國南北分裂。當年,美國南方分裂勢力的
主要支持者約翰·羅巴克在英國下院說:“北方永遠不會成為我們的朋友,南方倒
是我們結交的對象。他們是英國人,而不是歐洲的棄民。”1862年,英國財政大臣
威廉·E·格拉斯通在公開場合還不無惋惜地說,北方的民眾“還沒有喝下這杯苦酒,
但全世界所有其他人都看出他們必須把這杯苦酒喝下去”。

也有人編織過“文明的衝突”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南北戰爭後美國統一了,歐洲又出現與今天亨廷頓“文明
衝突”論相類似的觀點。1864年1月12日,法國《國家報》載文認為,美國“北方民
族和南方民族從種族來源上就非常不同,一方大多數是法國人和西班牙人,而另一
方主要是英國人、荷蘭人、德國人和瑞典人。他們被非常遠的距離分割開,在不同
的地區生活,從事的職業也不同。這兩個民族互相認為彼此是競爭對手”,北方如
果成為勝利者,它將成為一個重塑的“美國盎格魯”民族,將專門從事對別國的征
服。

當時推動這種“文明衝突”論的還有另一本名為《泛拉丁主義──南方邦聯和
法國結盟的必要》的小冊子。全書的首頁就提出:“3種力量、勢力和文明在當今得
以發展並試圖瓜分世界……美國則代表了對其他文明進行侵略的另外一麵。與其說
它頑固不如說它頑強,比狂暴稍好一點。美國人就像世界的軋路機……而以林肯為
首的美國北方人則是這場衝突中拉丁民族的主要敵人!”

也有人提過“邪惡軸心”論

歐洲還將美國人描寫成犯有“種族滅絕罪”的劊子手。《泛拉丁主義》一書認
為,美國北方人“已經用死亡和流放的手段對一個800萬人口的國家進行清洗”。
“不用到古代曆史中尋找例證,在北方佬的身邊和新近曆史中就能找到,新英格蘭
的清教徒在大聲疾呼:盎格魯撒克遜人是我們的敵人。”

有意思的是,當年歐洲人對美國人的攻擊也摻雜了類似今天所謂“邪惡軸心”
的內容。1863年,沙俄海軍對美國北方進行了官方訪問,以示對林肯政府的支持,
馬上引起歐洲人的一片指責。1863年6月19日,《美國邦聯國的真實情況》一書的作
者德萊昂在致本傑明的信中認為,“林肯與沙皇專製主義相互表現出來的友好讓整
個歐洲吃驚”,甚至有報紙將林肯與沙皇作為兩個“邪惡軸心”並列一起。1867年,
美國從俄國手中購買阿拉斯加。英國駐華盛頓公使向國內報告說,這項條約是美俄
軸心聯手挑戰英國權勢的一個信號。

也出現過“美國威脅”論的聲音

南北戰爭之後,美國迅速崛起。這時歐洲又出現“美國威脅”論,先是渲染
“美國經濟威脅”論。1893年,埃米爾·巴比埃寫了《在金元帝國旅行》一書,指
責美國商品(火車頭、煤、絲織品、水果、棉花以及美國的葡萄酒)已充斥歐洲。

經濟學家保羅·德·盧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國生活》中寫道:“美國從一
件令人好奇的東西變成了一件令人恐懼的東西”,美國已成為舊大陸的一個可怕的
對手,“法國士兵的背包裏裝著在芝加哥生產的牛肉罐頭”。

接著就是“美國軍事威脅”論。1898年,美國拿下夏威夷,並向西班牙挑戰,
入侵古巴和菲律賓。這在歐洲掀起“美國威脅”論的聲浪。1899年有一個叫奧克塔
夫·諾埃爾的人寫了一本名叫《美國禍害》的書,認為從門羅時期開始,美國“對
舊大陸一直懷有很深的敵意”。這種敵意如今終於爆發出來了,對抗在所難免。
“在地球的各個地方,美國不久將必然與歐洲發生衝突。”全書的內容可以用一句
話概括,那就是:美國要從歐洲手裏搶走世界。

沒有被嚇倒才能長大

歐洲的武力和文化的剿殺畢竟沒有嚇倒美國人。相反,美國人在歐洲的重壓下
經過兩個多世紀反而強力崛起。

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美國資本主義工業飛躍發展。1860年(美國獨立(1776年
)搞華盛頓的製度幾乎100以後),美國工業生產居世界第4位,到1894年躍居世界第
1位,工業生產量占歐洲各國生產總量的一半左右。從1860年至1900年,美國工業生
產增長了6倍。

20 世紀初,美國工業優勢更加突出。1913年美國工業產品已占世界工業產品總
量的1/3以上,比英德法日4國工業產品的總和還要多。其中煤、鐵、鋼和石油的產
量增長尤為顯著。19世紀最後30年,美國鐵路增加23萬公裏。從國家獨立到1867年
購買阿拉斯加,美國在半個多世紀裏從版圖僅限於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狹長地帶的
國家,擴張成為一個擁有龐大版圖的大國。從此一個強大國家──美利堅合眾國在
大西洋西岸迅速崛起。

美國,這個被歐洲丟棄在北美荒野的“俄狄浦斯”,就這樣在歐洲人無名的恐
懼中終於長大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