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薪歌》,又稱為《采薪人歌》。古籍中記載的一個采薪人唱的歌謠。
歌曰:
“巾金巾,入天門,呼長精,噏玄泉,鳴天鼓,養泥丸。”
有關《采薪人歌》內容的解析,後人認為是養生之道。
《列仙傳》曰:“周宣王時,郊聞采薪之人,行歌雲雲。時人莫能知之,(太上)老君曰:此活國中人,其言秘矣。斯皆修習無上真正之道也。又真仙通鑒,作長桑公子,散發行歌,詞皆同唯,泥丸作丹田。老君謂得五星守洞房之道。”
語訣雲:“巾金巾者,恒存肺炁入泥丸中,徐徐以繞身,身常光澤;
噏玄泉者,漱其口液而服之,使人不老,行之七日有效;
鳴天鼓者,朝起常叩齒三十六下,使身神安,又夜恒存赤氣,從天門入周身內外,在腦中變為火,以燔身,身與火同光,如此存之,亦名曰煉形;
泥丸,腦也;
天門,口也,習閉炁而吞之,名曰胎息;習漱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行之勿休。”
注: 噏 同 吸; 炁 音 氣,指代雲氣、呼吸、氣息。 道教思想家 用“炁”來表示先天之氣,即代表無極狀態的原始本源能量。
而
“氣” 是指“後天之氣”: 通過呼吸和飲食等後天獲得的能量,水穀精微物質轉化而來。
尹思泉 “野馬嘶風蹄拔刺 深泥沒膝肩擔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