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袁樹《過吳門》雲:
“傳聞近日選花枝,百兩纏頭費莫支。
爭及當年吳市好,一錢便許看西施。”
傳說,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勾踐的越軍在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被吳國軍隊擊敗,潰退到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南),繼而又遭吳軍圍攻,被迫向吳王夫差求和,勾踐帶著妻子和範蠡入吳做了奴仆。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圖謀複國,三年為奴生活結束獲釋後,他采納了謀臣的美人計,想利用吳王好色淫蕩的弱點,獻上美女以惑其心,從而亂其政、禍其國,當時才十四五歲的西施,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在越地遍尋美女的勾踐選中。
在西施進京途中,沿途百姓為一睹其風采,常鬧得交通擁堵,行進十分困難。護送西施的相國範蠡看到這種情況,便讓西施暫住在路旁的一座小旅館裏,並四處貼出告示:“欲見美人者,付金錢一文。”
結果願意花錢飽眼福的絡繹不絕,以至“設櫃收錢,頃刻而滿”“留郊外三日,得金錢無算”。事後範蠡將這些錢悉數上交國庫。這便是典故“西施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