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袈裟

(2025-03-06 10:34:35) 下一個
袈裟,梵語 kasaya,意譯作壞色、不正色、赤色、染色。即指僧眾身上的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稱名。
又作袈裟野、迦邏沙曳、迦沙、加沙。在諸律中各有異說,然大抵讚同三種壞色之說,即以青、泥(皂、黑)、茜(木蘭色)三種為袈裟之如法色(或謂若青、若黑、若木蘭色)。
佛教傳入中國後,漢、魏時穿赤色衣(被赤衣),後來又有黑衣(緇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後,朝廷常賜高僧紫衣、緋衣。明朝佛教分禪(禪宗)、講(天台、華嚴、法相宗)、教(又稱律,從事喪儀、法事儀式)三種類別,規定禪僧穿茶褐色衣和青儐玉色袈裟,講僧穿玉色衣和綠儐淺紅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儐淺紅色袈裟,然後來一般皆著黑衣。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五中記載:
“一以之覆身,離羞恥而具慚愧;
二離寒熱、蚊蟲、惡獸;
三示現沙門之相,見者歡喜,離邪心;
四是人天寶幢相,可生梵天之福;
五穿著之時,生寶塔想,滅除諸罪;
六染為壞色,斷離五欲想,不生貪愛;
七袈裟是佛淨衣,永斷煩惱而作良田;
八消罪而生十善;
九如良田,能增長菩提之道;
十如甲胄,煩惱之毒箭不能害。”

尹思泉畫軸寫題:

弓鞋無自古

土重別風姿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