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金文”臨習十法

(2019-09-14 19:49:14) 下一個

 
石鼓文是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稱“石刻之祖”

 

“金文”又叫“鍾鼎文”或“吉金文”,是鑄刻在各種青銅器上的銘文。它有凹凸之分,一般來講,凹的陰文稱“款”;凸的陽文叫“識”,所以,金文又可稱“鍾鼎款識”。

 

“金文”屬於“古文字”,它始於夏,曆經殷商,盛行於西周,是篆書中時空跨度長、存世數量多、書風最突出的一大係列。如果說,夏禹收九州進貢來的金屬鑄成了九個大鼎標誌著石器時代的結束,青銅器時代的誕生。那麽,在以後的一千多年的時間裏,金文的產生、演變和發展也伴隨青銅器技術的發展而向前發展,從而譜寫了中國書法史上一段最輝煌的篇章。

 

金文給人的總體感覺是古樸、厚重、雄奇、圓渾,但這僅僅是一種“粗略”的印象。如果縱覽整個“青銅時代”則不難發現,由於每個階段的時代背景不同、審美崇尚的差異及“書手”不同的個性介入等多種因素,金文的風格也不盡一致。

 

《司母戊方鼎銘》

 

商代,是金文的早期時代,銘文字數一般較少,一器之中往往隻有數字,十字以上的都不多見。不過字數雖少,但每篇都具“風韻”,如《司母戊方鼎銘》,寥寥三字,卻字字豐腴、筆力雄健、鋒茫畢露、一派霸氣,顯示出商王朝自盤庚遷殷以來的強盛;商代晚期的青銅器字數要多一些,如《小子卣銘》,已達四十餘字。而最著名的要數紂王六年 其所鑄的三件青銅“卣”,即“其三卣”,通篇字勢雄勁、結字天然、布白和諧,為商代青銅器最成熟的代表。

 

西周,是青銅器和金文發展最興盛的時期,較之商代有著顯著的進步。不僅青銅器數量可觀,而且一器之中的銘文一開始便有長篇大作,如成王時代的《令彝》,字數就達187字。後來甚至多達數百字,如著名的《散氏盤》為375字、《毛公鼎》多達497字,同商代的“少字數”銘文相比,可謂洋洋大觀了。

 

《散氏盤》
 
從風格來看,由於多種原因,西周金文每個時期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講,西周早期風格以平實樸素為上,如武王時的《利簋銘》,字體平和凝重,筆道含蓄較少露鋒,文字也較為規範,易於辨認;成、康時期,建國已成,風氣大開,銘文多以穩重、凝練為上。筆致渾厚樸茂,起止鋒藏,結字因體而施,更顯自然,此期以《大盂鼎》為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該銘已出現“方筆”,橫畫呈“ ”狀,與以後《馬王堆漢墓》中《遣冊》中的橫畫形狀極為相似,但更具“重量感”,可謂開“方筆”之先河。同時間用“肥筆”“重團”以突出某一點畫,如“王”、“有”、“子”、“手”、“正”等,有些肥筆無疑是後世簡書“重筆”之先導。

 

西周中期社會穩定,生產力發展,文化更趨進步,對金文也產生極大的影響。這一時期的金文字形大多呈縱勢,整體感更強,結構逐漸走向固定和統一,章法追求勻稱、整齊,是金文走向成熟的時期。如《靜簋》、《 簋》等,線條柔和、形體工整;《大克鼎》體態舒展、質樸端莊;《牆盤》筆致純熟圓潤、用筆凝練厚實、書寫刻意求工。

 

《大克鼎》
 
金文發展到西周晚期,是大篆最成熟的時期,如周厲王十二年的《 簋》,字跡與中期質樸端莊的《大克鼎》相似,但更加厚實壯美,可視為西周中晚期西周王室的標準書體。之後,宣王時期的《頌鼎》、《史頌簋》、《虢季子白盤》等,無論在線條、結構、體勢等方麵都表現出高度成熟、規範和持重,甚至露出模式化的唯美主義傾向。金文至此,可以說達到最輝煌的階段。
 
絢麗多姿的金文是曆史為我們留下的極為豐厚的寶貴遺產,它所蘊藏的精深博大的精神內涵和藝術價值勢必會吸引更多的作者對它進行學習和研究,並以極強的生命力在書法藝術的百花苑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虢季子白盤銘》是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782年)的作品,清道光年間在陝西省寶雞虢川司出土,現藏中國曆史博物館。該銘有文8行,共111字,內容記載周宣王十二年北伐 得勝而歸,虢季子白因斬獲頗豐而受賞鑄器之事。該銘字體精美、線條圓勁、布局平穩,觀之令人神清目爽,為西周金文中不可得的佳品。

 

金文發展到西周晚期,是大篆最穩定、最成熟的形態。盡管周王室無力抑或是其他原因還不可能對文字進行規範,但實際上金文中那種形體端莊工穩、筆勢純熟圓潤的一路銘文,無形中已被視為周王室的“標準字體”了。而在這類銘文中,《虢季子白盤銘》無疑是一篇優秀的代表傑作。

 

《虢季子白盤銘》局部

 

《虢季子白盤銘》字形修長、體態優美、線條圓潤,初看給人以“眉清目秀”之感。然細細品味則不難發現,其用筆依然筆力雄健,筆勢中隱涵著極強的運動感和力量感,與後來的《石鼓文》頗具相通之處;結字工穩而富於變化,通篇氣韻肅整、首尾劃一,十分難得;篇章疏朗,似乎有意讓每個字的優美造型及意態風神得以充分展示,這種“形散神不散”的構成形式,實際已發展成為中國文藝中最具魅力的一種表現手法。

 

學習該銘金文應當把握以下幾點:

 

1,認真“讀帖”、深入理解。金文是書寫後再範鑄或鐫刻在青銅器的字體,墨跡已不複存在,它提供給我們的隻能是一個個外在“輪廓”。因此,學習該銘(包括其它金文),關鍵仍在如何“透過‘刀’鋒看筆鋒”,即如何把“碑跡”轉換成“墨跡”、把“字體美”轉化為“書體美”,這是臨摩碑帖的根本所在,也是最大的難點,因此,必須對該銘作深入理解,尤其對筆法要解讀解析。

 

2,用筆。該銘線條質樸圓潤、婉轉暢達,因此,用筆應遵循篆書所共有的“中鋒圓筆”的基本原則,讓“筆尖常在點畫中行”。具體地講就是起筆應逆鋒入紙,使其鋒藏,然後轉筆朝行筆方向用中鋒運筆,“殺紙”澀行。收筆送至盡頭即抽鋒挺毫,繼續下一個“落筆”,切忌“重回”,以避免“做”的痕跡。如遇“弧畫”,應通過“腕”的旋動來驅動筆毫使之改變運筆方向,以保證筆毫的“殺紙”力度,盡量避免用“轉管”來改變方向的不良習氣。總之,整個運筆過程的動作要反複訓練方能“熟練”,而隻有熟練,線條才能“婉轉暢達”。

 

3,結構。字形呈長方形,但它工整而不刻板,嚴謹又極具變化。字形的處理均“因字賦形”,即筆畫多者任其大、筆畫少者任其小,且疏密有致,長短得宜,格外生動。切忌“大字促小、小字展大”。

 

4,章法。有行有列,但空間感極強,這種疏朗蕭散的布局和優美舒展的字形構成了極強的形式感,因此,無論臨作或創作最好不要寫來擁擠。

 

《史牆盤》

 

《牆盤》為西周中期恭王時期的作品,盤高16.2厘米、深8.6厘米、口徑47.3厘米,銘文在腹內底部,有18行,共284字。該盤為當時微氏家族中名叫“牆”的為紀念其先祖而製作的銅盤,因作器者牆為史官,故又稱《史牆盤》

 

《牆盤銘》點畫圓勻、粗細相近,肥筆重團消失,裝飾意味明顯弱化,體現出明顯的“書寫化”傾向;結字端莊工穩,意態典雅,體態遒美清麗;章法縱橫成象、行列疏朗分明,加之字數較多且字口清晰,故曆來被視為學習篆書的優秀範本。

 

臨習該銘應當如何把握呢?

 

我以為首先還是筆法。當然,這裏值得一提的是,“筆法”實際上是一個後起的概念,先秦人寫字當時大概也沒有想過有什麽“法”,至今也沒有發現有關用筆的隻言片語,因此,可以這麽說,他們當時寫字無所謂什麽“理論指導”,隻要寫字“熟練”,既是“高手”;也沒有什麽評判“標準”,能得到多數人或統治者的認可也就是“美”。

 

那麽,是不是先秦人寫字就真的是“無法”或沒有“審美”標準呢?答案是否定的。應當說盡管他們當時受曆史的局限,還不可能將“法”和“美”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但“法”實際上已存在“熟練”之中;“被認可”其實就是當時崇尚的“美”。因此,當代人臨帖可以說沒有現存“答案”,而隻能在借鑒前人筆法理論基礎上,通過對古代遺跡的解析來獲得相應的筆法。

 

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一要客觀尊重曆史,而不能憑主觀臆斷將今人筆法強加古人;二是在心態上要貼近古人,而不能以今人“想法”去揣度古人,這就如同影視中的“古妝戲”演員必須脫去“本色”,進入“角色”,才能演“象”一樣。作為臨摩金文(包括其它法帖),同樣需要進入“角色”,方能從中體悟到“古法”,得古人之“氣息”,這是臨習金文(尤其初學者)首先應當注意的。

 

根據本人的實踐體會,我以為臨習《牆》應把握以下幾點:

 

 

1,筆法。該銘線條粗細大致相近,首尾統一,筆勢完全呈現“寫”的態勢,沒有絲毫做作之筆。線質含蓄、凝練,厚重而富有韻致。因此,用筆既要有力度,又要注意暢達,“澀味”不可過重。具體講,起筆應鋒尖反向輕輕落紙,然後順勢轉朝行筆方向,使筆毫呈“中鋒”狀態,再力貫鋒尖,提筆運行。行筆不宜過快,提按起伏更不能過大,這種筆法有點近似於甲骨文的“尖鋒圓穎”,隻不過頭部更加厚實、線條也更內含罷了。收筆應逐漸收鋒上提,不宜過猛,力駐鋒尖後,再繼續下一個落點。需要注意的是,臨習此銘應當筆沉墨實,筆筆“走”到,千萬不要寫來輕飄、滑浮,但也不要將它當作“玉箸篆”對待而使線條程式化,而事實上作為“寫”,即便是“秦小篆”,也不可能每一個點畫的“頭部”全都一個樣,線條的粗細也完全“等勻”,而應當有其自然的細微的變化;

 

2,結字。初看此碑,似乎過於平正工穩,然細細揣摩便會發現該銘大有機巧,變化多端。1),字形變化。該銘字形並非齊整劃一,等量齊觀,而是各具其貌,生動多姿。如有的瘦長、有的方正、有的寬博、有的圓形甚至呈“三角形”;2),結構變化。不乏采用移位、挪讓、變形、合字、誇張等手法使字勢異常生動,妙趣橫生;3),疏密變化。對於“合體字”,善於因字造型,大則任其大、小則任其小,使字內空間形成強烈的疏密對比,從而產生一種獨特的藝術效果。另外,從“行氣”上看,它的每一行的每個字並非正襟危坐、字字端嚴,而是讓有的字間作“傾斜”狀,因而使整個篇章在“靜”的狀態下又產生一種“動”的美感,這都是我們在臨習過程中需要注意和值得借鑒的。

 

3,章法。縱成行,橫成列,且字距行距稍大,布白顯得寬疏空靈。但由於字勢具有大小、欹惻、疏密的參差變化,因而使得嚴謹的行氣無形中產生一種強烈的動感,也使整個篇章在靜態的字和自然流動的空間布白交織下,呈現出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麵。

 

 


來源:書法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