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2008 (24)
2009 (63)
2010 (8)
2012 (3)
2013 (28)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2025 (54)
《留園網》 詩友 荒城兄留言: 所言甚是!絕句短小,...
"繞床弄青梅"中的“床”應該是古代的一種可以放東西的...
平安是福。
輸了喝酒,贏了寫詩。畫中人直率,畫外人詼諧!—《留...
回複 '雪中梅' 的評論 : 新年吉祥!
新年快樂,平安是福。
nice
可惜您的帖子裏大部分的圖片鏈接都失效了。
我們知道,一個筆畫的完成,需要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大到橫豎撇捺,小到一個點都是有這個動作過程的。很多人光注意了起筆而不去關注收筆,這是不對的。古人對於收筆十分重視,無不小心翼翼。有來必有收,這樣一個字才算寫完整,而不是丟了一塊。收筆時最忌諱用力甩出去,而是應當把鋒尖送到筆畫的末端。這樣字才不會輕浮,顯得沉著一些。
我們以《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的收筆規律做了分析,希望對各位書友有用。
文章源於 網絡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