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3)
2012 (3)
2014 (185)
2015 (285)
2016 (536)
2017 (259)
2018 (232)
2019 (307)
2020 (341)
2021 (248)
2022 (322)
2023 (273)
2024 (295)
2025 (6)
張大千 長江萬裏圖(局部)
張大千、劉海粟、謝稚柳、宋文誌這四位大師的潑彩大作,真是精彩至極!看看都是一種享受!別的不再多說,後麵有詳細的解讀,直接往下欣賞吧!
1、張大千的潑彩作品
張大千 幽穀圖 1970年
張大千的潑墨山水開始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居住巴西時期,雖未接受過正式西洋畫訓練,但張大千的接受性和領悟力強,將前中國畫家曾用過的潑墨法,變化成層層的潑彩,水份控製得宜,保留一些空白。
畫家於1949年前在大陸所寫的山水,都是遊覽名山偉川後有感而作,很多都有畫家入山之細膩描寫,離開大陸後,改變形式,以西方抽象手法表現山水,層層潑彩,好像隔著畫家與山的一片薄霧,張大千不再進入山中,而是在遠方張望,超出塵外。
張大千 幽穀圖 1965年作
張大千 潑彩山水 1973年
深山幽穀,森森煙嵐,沉厚的山勢,隱隱地露出深邃寶石般的顏色。
此《潑墨山水》正是張大千潑彩山水的典型風格,除了山頂少數的屋宇、林木,多以幻化的墨色和礦物彩揉合在一起,近景大樹隻占整幅畫高度的九分之一,襯托出煙嵐之上的山口是那麽的高聳,中景的白雲橫鎖山腰,趁著水份未乾之際,以白粉撞入。
整張畫作看似仍然保持著濕潤,雲霧氤氳,令人有清涼的感覺,山頂迎著光,似乎景致可以無限的延伸,山外有山。
張大千 鬆峰曉靄 1969年作
張大千 高岩古寺 1976年作
張大千 春山積翠 1968年作
張大千潑彩山水
張大千 潑彩山水
張大千 煙雨歸帆 1973年作
張大千 春水歸舟
張大千 慈湖圖 1976年作
張大千 潑彩山水
張大千 溪山覓句 1973年作
張大千 潑彩山水 1978年
張大千 山村歸雲圖 1979年
題識:返照入江翻石壁,歸雲擁樹失山村。
張大千 千山尚綠肥
張大千 潑彩朱荷金屏 1975年作
此圖為屏風巨製,是張大千潑彩荷花中最大的一件作品,墨色交融,富麗堂皇,紅荷以金線勾勒,在縱橫揮灑中又可見墨斑彩跡,泥金底的材質使畫麵灼灼生輝。
最特殊的是,左端則有一直上隨風飛舞的荷,筆法渾勁有力,弧線優美,成為作品一個完美的呼應與完結。
張大千 潑彩荷花
張大千 潑彩荷花
2、劉海粟的潑彩作品
劉海粟《蓮花峰》1981年作
劉海粟的潑彩法與張大千的潑彩不同,大千以青綠水墨為基調。劉海粟則善於在恣意潑灑的青、紅、藍、白等色彩的強烈對比中追求和諧,此幅《蓮花峰》正可為證。畫幅中各種色彩交相揮灑、交相融合、交相輝映,在強烈的視覺張力中突現審美對象的獨特魅力。
劉海粟《蓮花峰雲煙 》1978年作
如果說張大千的“潑彩”就畫麵效果與西方的抽象表現主義的確有驚人的貌合之處,那麽劉海粟的潑彩則是從中國傳統的沒骨法中抽出了中國色彩法“隨類賦彩”的原則,與西方後期印象主義和野獸派的用色和造型原則作了有機的融合。因此,在張大千汪洋流淌的墨色之下,是其爛熟於心、嫻熟於手的山水圖式,多是內省內蓄的。而劉海粟的潑彩之法,則更多在追求個人激情的迸發,多是張揚的、狂放的,是希臘神話中的酒神頌。
劉海粟《黃山天都峰》1982年作
劉海粟《黃山圖》1980年作
劉海粟《黃山圖》1980年作
劉海粟《黃山天都峰》1981年作
劉海粟《黃山奇峰》1981年作
劉海粟《黃山蓮花峰》1982年作
劉海粟 《黃山始信峰雲海奇觀》
劉海粟《黃海奇景》1983年作
款識:黃海奇景餘眷戀黃山九度攀登 不知老之將至。。。
這幅是劉海粟九上黃山後的作品,劉的潑彩法,用色厚重濃烈,與張大千“清透”風格的潑彩法比較,他的風格尤顯渾厚凝重,具有油畫的意味但不失中國畫的氣派與精神,劉海粟晚年的潑彩畫可以說代表了他一生藝術探索的成果,這就是以國學為基,以西畫(主要是油畫)為媒,以生活為源,以書法為骨,以氣韻為主,以精神為本,創造出了具有“大氣、逸氣”風貌卓異,不同凡響的中國畫的時代新作。
劉海粟《奇峰競秀》1988年作
3、謝稚柳的潑彩作品
謝稚柳 夏山圖
謝稚柳早年的畫作,始終散發著一種幽思的情味。晚年他將徐熙落墨法與宋元以來的放逸筆墨結合起來,創造出自成一格的落墨潑彩法。
由於謝稚柳用落墨法表現江南景致的特點十分突出,善於表現江南明麗清秀的自然景象,所以又被稱之為“江南畫派”,再加上他對五代董、巨開創的“江南派”畫風一直喜愛有加,有著精深的研究,因而在潑墨潑彩中也接續了“江南派”的精髓。
謝稚柳 潑彩山水
謝稚柳有一首詩對他的落墨法的應用是一個很好的總結:
當年野逸動千門,飄忽流風斷筆痕。
又是江南寒食近,雜花落墨與招魂。
謝稚柳 《雪景霜林》
謝稚柳晚年研究徐熙“落墨法”,墨彩相依,自成一格。此副雪景山水謝老大膽落墨非常人所敢為,堪稱先生“江南畫派”的雪景青綠山水經典之作。
欣賞這幅《雪景霜林》,讓我們依稀可見謝老獨特的繪畫技法,作品雖色澤豔麗卻沒有絲毫俗氣,這就是謝稚柳先生自創的新“江南畫派”,使人感覺一種瀟灑空靈,秀氣飄逸,這也是他不同於大千先生的潑墨潑彩山水畫的風格。
謝稚柳《秋山雪霽》1980年作
謝稚柳《黃山雪霽》1980年作
展開這幅謝先生描繪雪霽黃山的畫作,最令人驚心動魄的定是落於紙麵濃烈的色彩。色彩的表現是客觀的,它是光影,原色的再現;色彩也是主觀的,它更是畫家內心情感的流露與生發。
“霽”,雨雪落後初晴也。當陽光照射在覆蓋著皚皚白雪的群峰上時,由於陽光的折射與周遭景物的反射所表現出的不正如畫中描繪的那樣絢爛。石青石綠的溫潤,洋紅的濃烈,加之墨色的浸潤,大千世界的玄妙與不可思議被謝先生轉化成了可能與美妙。雲霧繚繞群峰,愈見壯闊;古鬆虯曲盤旋更增靈秀之致。
絢爛歸平淡,不僅僅讀到了畫中山水間的絢爛,還有謝先生駕馭波瀾壯闊的一份淡定與從容。
謝稚柳 青山紅葉
謝稚柳 翠嶺蒼山 1979年作
謝稚柳 春山飛泉 1979年作
謝稚柳 山林盡染
謝稚柳 秋山圖 1980年作
謝稚柳 春山鬆雲 1986年作
謝稚柳 秋山紅樹 1986年作
謝稚柳 青山紅霞
謝稚柳 晴江帆影圖 1988年作
謝稚柳 林壑飛泉
謝稚柳 蓮塘過雨 1988年作
謝稚柳 荷
謝稚柳 荷
謝稚柳 風飄香遠
謝稚柳 陳佩秋 荷塘珍禽圖
4、宋文治的潑彩作品
宋文治 萬山晴雪
宋文治是新金陵畫派的代表人物。
20世紀80年代以來,宋文治受潑墨潑彩等畫風影響,借鑒青綠山水、淺絳山水和西洋水彩等畫法,大膽否定自我,再次開拓思變,終以沒骨潑彩山水畫新風貌凸現於世。
宋文治 天都積翠
宋文治與張大千、劉海粟憑借激情潑墨潑彩偶然所得畫法不同的是:他大膽地將潑彩、流痕、拓跡等渲染手法與勾、皴、擦、點等傳統筆墨有機地融為一體,由此淋漓盡致地表現客觀自然,再次引起了我國畫壇的密切關注。
宋文治 潑彩山水
宋文治 青山白雲圖
宋文治 洞庭泛舟
宋文治 紅樹青山好放船
宋文治 廬山睛曉圖
宋文治 春江帆影
宋文治 雲霧山中
宋文治 雲霧山中
宋文治潑彩山水
宋文治潑彩山水
文章均源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