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民國篆刻

(2015-11-30 07:54:44) 下一個

在民國時期,僅以篆刻名世的職業篆刻家實在是鳳毛麟角,當我們仰觀民國篆刻家這個光耀閃亮的族群時,我們可以看見,他們在篆刻之外,或為金石考據的學者,如羅振玉、王禔、馬衡、王獻堂;或是學貫中西的哲人,如陳衡恪、李叔同、夏丏尊;或是才藝兼擅的大家,如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張大千等。

 

 

鄧爾雅篆刻作品

 

此外,南社作為民國著名的文化團體,其社員均為文化領域中才華橫溢、造詣精深的各類精英,有不少在篆刻藝術方麵頗具成就,如李叔同、黃賓虹、蔡哲夫、鄧爾雅、談月色等。因此,民國篆刻家群體基本上是由文人雅士所構成的藝術群體,他們多具有雙重或多重身份,其中尤以金石考據、學者教授、書畫家為多,這也是民國篆刻群體的一大特色。

 

 
 

 

羅叔重篆刻作品

 

雖然軍閥割據、外憂內患的殘破局勢擾亂了民國秩序,但是對自由、民主、平等、人權的追求,又使得文人對民主、自由的精神情有獨鍾。他們無不彰顯自己的獨特個性,或清高狂放、鄙視權貴,或恬淡歸隱、避世厭俗……民國造就了多樣化的文人情性,基於文人群體的篆刻家同樣以個性展示為推重。

 

 
 

 

來楚生篆刻作品

 

作為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篆刻,得益於大批著名書畫名流、古文字學家、金石考據學者的進入,使得篆刻沿著複古之旅向前推進,在藝術表現形式方麵所受西學東漸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但是,民國文人個性獨立、才情彰顯的風格,卻是實實在在地波及篆刻藝術的創作與表現之中。雖然,秦漢印章依舊被人們視為正宗,但是,一些勇於創新的民國篆刻家敢為天下先,以敏銳的目光審視、研究那些古樸、深邃的古文字。將商周甲骨、金文、秦漢碣石、磚瓦、碑刻,宋元的瘦金、押書等文字大量用於篆刻創作,使篆刻藝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格局。

 

 
 

 

齊白石篆刻作品

 

印壇巨擘齊白石刻有“不知有漢” ,並跋“餘之刻印不能工,但脫離漢人窠臼而已,同侶多不稱許……”這“脫離漢人窠臼”既是印人逾越陳規,力圖創新的精神展現,也是文人力除精神桎梏,揮灑個人才情的心聲。

 

1899年,甲骨文被金石學家王懿榮發現,至1928年,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成立,隨即對甲骨文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前後對甲骨文進行15次發掘,獲得有字甲骨24918片。甲骨學不僅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其獨有的藝術魅力也深受書法篆刻家的喜愛,更為篆刻藝術提供出一個新穎的“印外求印”的天地。清末民初,印壇流派紛呈,印人們已基本涉足各種嚐試,篆刻探索之途漸趨狹窄。民國篆刻大家簡經綸,以其對古文字的鍾情與敏感,避開常人大、小篆入印習俗,另辟蹊徑,將出現不久的甲骨文字移入篆刻藝術,為當時印壇掀起了標新立異之風。其以古鉨章法的布局,以樸實洗煉的刀法,所創作的甲骨文印“若水” 、“處其一”等,均顯質樸敦厚、凝練古穆、和諧自然的神韻,達到神形盡得的境界,堪稱甲骨文入印的典範。

 

 
 

 

簡經綸篆刻作品

 

在民國,還有許多如簡經綸這樣標新立異、不流從俗的篆刻家,如談月色、羅叔重、來楚生等。談月色的瘦金書印,於鐵畫銀鉤般的線條中,凸顯出遒勁的力感與美感,在視覺上產生出強烈的動勢與衝擊。羅叔重避開漢印大道,自辟蹊徑,以漢魏、六朝文字入印,獨步印壇。其所刻“情之所重”“挹彼清芳” ,顯露出恣肆飄逸、俊雅雄奇、流動遒勁、狂放孤傲的氣度。而這樣的藝術表現,也正是其獨特的人格展現。來楚生雖然印風以“潑辣”名世,但畢竟是1949年之後的事了。將漢魏畫像、古肖形印熔鑄一爐,以動物、佛像、成語入印,是來楚生於民國時期為印壇增添的又一新途。其肖形印當時即已稱雄印壇,冠絕古今。

 

 
 

 

談月色篆刻作品

 

西學東漸給國人帶來了新的認識、新的觀念,篆刻家群體,必然也會在個人價值、精神自由上進行追求與實踐。然而,篆刻作為中國獨有的藝術門類,不可能像音樂、繪畫那樣吸收西方藝術的滋養而進行改良,但是,篆刻家的這個主體的思想與精神受到西方文明價值的感染,勢必反映於藝術的創作之中,由此使得藝術作品產生新的風格、新的麵貌。

 

 
 

 


來楚生篆刻 肖形印佛像

 

正是民國那些感受了西方文化熏陶的篆刻家們,他們本著個性獨立、思想自由的精神,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孜孜不倦地進行著“印外求印” ,追求著鮮明的個人風格,使民國篆刻藝術呈現出獨特、奇異、新穎、狷狂的藝術精神。

 


來源:雲上文化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