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朋友介紹我來到博客欄目﹐於是姑妄試試筆﹐看自己是不是這塊料。曾聽人雲﹐弄斧
正文

閑話馬克思(外一章)

(2008-09-24 10:01:00) 下一個
閑話馬克思(外一章)


馬克思的名字,至少在文革之前的中國,稱得上如雷貫耳,家喻戶曉。當時,在我們這個年齡段以上的人,甚至可以悄悄懷疑自己本民族領袖的偉大,但又有誰敢懷疑馬克思呢?又有誰想過懷疑馬克思呢?

在那個年代,馬克思可是中國人心中的聖人,他的名字可是排在聖人榜上第一位。要知道,我們的偉大領袖僅僅排在第五位,而且是最後一位,似乎多少有點叨陪末座的意思。

到了美國之後,才發現,教授介紹各種學術流派時,馬克思主義隻算是眾多學術流派中的一種。教授甚至沒有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特別重要的理論加以介紹。

教授甚至還對馬克思主義頗多微詞。這倒容易理解,資本主義國家的教授,當然要對共產主義理論持批評態度。不過,教授對馬克思主義的不重視,倒真是使我驚訝。馬克思主義, 或者說馬克思主義的旗號,畢竟影響了億萬人民數十年的時間。

在美國經過了這麽多年的折騰,才發現,當初教授對馬克思主義的似乎不屑,還真有其一定理由。

在我看來,馬克思主義的最不能成立之處,是認為資本家不勞而獲。馬克思主義最核心的剩餘價值理論,是以資本家無償剝奪工人的剩餘價值為基礎的。因為這個大前提站不住腳,因此,無論馬克思的論證多麽嚴密,多麽合乎邏輯,其結論也隻能似是而非。

何為資本家?按照馬克思的標準, 最簡單地說,凡是有雇員的就是資本家。剩餘價值理論說,資本家並不創造價值,完全靠剝削雇員的剩餘價值來過寄生蟲的生活。這一條論斷,被俄國和中國等國家的部分知識分子用來發動勞工反抗現存社會製度,從而引發了一係列的革命運動,影響甚至重塑了曆史的進程。

在美國的華人都知道,把大資本家同小業主歸為一類有多麽荒唐。大資本家同小業主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可以有天壤之別。同樣,一些高級雇員的收入,不知勝過小業主多少倍。大公司的主管,動輒年薪幾百萬甚至數千萬。講起來他們是雇員,隨時可能被解雇,但其社會地位以及享受的長期尊榮,照我看來甚至勝過美國總統。

比爾蓋茨可謂大資本家,巴菲特也是大資本家。就連這樣的大資本家,尚且不能說是不勞而獲,惶論其餘?

我為馬克思多少感到惋惜。馬克思是一個典型的學者,正直,勤勞,孜孜不倦地辛勞一生,寫出了資本論這樣的煌煌巨著。馬克思思考時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地毯上踩出的小道,相信許多和我同齡的人都有所聞,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我隻可惜他寫作資本論之前沒能親身到美國來,體驗一下美國工人的生活及其所承受的壓力,也體驗一下美國資本家的生活及其所承受的壓力。這樣,他的資本論就一定會更加科學,更加合理。

馬克思最好從恩格斯那裏借1萬英鎊(這在當時也算一筆不小的資本),年息為百分之八,連本帶息7年還清(這是美國商業貸款的通行規則之一)。恩格斯附加的貸款條件是,馬克思必須親手創業,不能委托他人代理, 也不能購買現成的企業。也就是說,馬克思必 須 親曆創業的每個過程。他應該在對美國的各種機會進行廣泛深入研究的基礎上, 選擇一個前途比較光明的行業;他需要寫出公司規劃,選擇公司發展方向, 預測公司的前景及資本回 報率,製定一切規章製度,以獲得恩格斯的貸款批準;他需要招聘員工,選擇公司地址,選購設備,設計招牌及公司簡介; 他需要考慮如何作廣告,推銷公司產品;他需 要 考慮如何搞公關,提升公司形像; 他還要考慮在市場發生各種變化的情況下的各 種 應急措施;他還需要向政府申請各種許可證,在政府刁難時要有能力擺平(當時的 美 國政府可沒有現在公平)。 當然,他可以有權力使用招聘的員工做這些具體工作。 但在員工有問題需要請示的時候, 他一定不能正在加勒比海休假,因為當時還沒有 互聯網和無線電話。如果經過這一切努力,馬克思仍然把錢輸光了,那麽,他至少應該把資本論也署上恩格斯的名字,因為,那可是一大筆錢,馬克思理應對債權人負起全責。

恩格斯的目的是,讓馬克思體驗一下資本家的生活及創業過程,從而可以更客觀全麵地寫作資本論。

馬克思應該作一個什麽樣的老板呢?

最好是下述的樣子。有人說,如果一個人到一間小公司(必須是小公司)找老板辦事,大家都在忙,無人有時間告訴他誰是老板,他隻要細心觀察一下,就能夠猜個八九不離十。一般說來,員工總是有具體工作範圍,不能越俎代庖,何況也不會願意越俎代庖。而老板就不同,哪裏困難哪裏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哪裏的工作他都有資格去做,而且,還不得不做,因為沒有雇員願意做。比如一個人,他又是接電話,又是交代工作,又是掃地,又是擦桌子,又是洗馬桶,總之,公司裏有一個什麽都幹,用上海話講,忙得“一塌糊塗”,忙得團團轉的人,這個人十有八九是老板。如果還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那麽,在公司開門營業之前三個小時在門口等待,第一個到公司來的人,甚至是提前數小時來上班的人,則往往是老板。如果仍然不敢下結論,那麽公司下班時在門口等著,最後一個走的人,往往也是老板。如果老板想讓任何一個雇員做以上這些工作,門兒也沒有,沒準還會被告上法庭,吃不了兜著走。

我想,在經曆了這一切之後,馬克思一定會對資本家階層,至少是小資本家階層,產生“無產階級的深切同情”,他的資本論很可能會得出更加合理的結論, 曆史的進程應該遵循不同的軌跡,而 我們今天也許正在中國發展。

附:美國金融風暴隨想

近日來,美國金融市場連連爆發風暴,其衝擊波在全世界橫衝直撞,勢不可當。

曾幾何時,雷曼大兄弟,貝爾斯通,美林等炙手可熱,如日中天的金融大鱷還在華爾街呼風喚雨,予取予求,而今短短的幾個星期內,昔日的巨無霸已經轟然倒地,折戟沉沙,屍骨無存。

倒黴的不僅是這些金融界的驕子,其它各行各業,大大小小,林林總總的企業,破產清盤的也不在少數。

事情還遠遠沒有完結。前路茫茫,這場風暴還不知要刮到何時方始休,橫掃多少軍馬才停手。待到曲終人散,很可能是愁雲慘淡,一片凋零,正不知有幾家歡樂幾家愁。

古人說,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或者說,昔日座上賓,今朝階下囚,說的是人的處境在短期內可能發生的巨大變化。這幾場金融風暴,正不知讓多少人一夜之間,從“王子”變成了“貧兒”,其中遭殃的當然包括許多所謂的大小資本家。

由此再次想到馬克思的不勞而獲理論。 看來,資本家其實並不是不勞而獲,至少不是完全不勞而獲。至少,他們的投資要達到盈利的目的,要承擔巨大風險,甚至一招不慎,滿盤皆輸,輸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幹淨,暫且不說他們自己所付出的辛苦, 所承受的壓力。

馬克思所描述的資本原始積累階段的資本家,在西方已成曆史,但恰恰在中國這個自稱是馬克思忠實信徒的國家,正在鑄造連馬克思也未曾想象的“輝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