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之於丹
(2009-01-21 08:26:56)
下一個
和父母一起看“大秦帝國”, 體會劇終塑造的那位大英雄商君-衛殃,我的思緒被牽引到很遠,也讓我突然想起被譽為美女學者的於丹和她所講的“論語”。
對於於丹所講《論語》,評論一直偏向兩極化:有人認為她將《論語》講解得深入淺出,富有生活氣息。也有人認為專業化不夠,甚至有穿鑿附會之嫌。對此,在大學教了十幾年古典文學的於丹坦言,大學的講法肯定和“百家講壇”不同,大學是一種學理的講法,講究嚴謹的考據,學術的係統,思想的深遠。“如果在大學這麽講《論語》,那就是瀆職”。而“百家講壇”不一樣,需用另一種講法,也即傳播的講法,感悟的講法,心得的講法。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會遭遇到的各種困境和問題,把它說出來,在《論語》中找到一種樸素的化解方式,讓人們的生活更自信,提升大家的幸福感,這就是於丹講《<論語>心得》的目的。
“百家講壇”對於所有的講者有一個要求,要讓15歲的中學生願意聽,而且還要聽得有興趣,這個要求是符合大眾傳媒定位的。因此於丹從一開始就不追求學問上的深刻,而是使用一種放散性的,關乎人們生活自身的講法。加之《論語》是一種語錄體的哲理,跟《三國》、《明史》不同的是它缺少情節,要讓人們覺得它離現代生活很近,就要把《論語》當作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學術內容。於丹所做的,不是在闡釋《論語》的內涵,而是在拓展它的外延。所謂話不遠人,因此她以一種非常感性的方式進入論語,又以感性的方式,並且借助她所熟悉的傳播學,把它稀釋成了當今的故事。
於丹這樣解釋《論語》:“在我們幾千年文化中,《論語》其實有一個被主流意識形態化,而且被經典化的過程,而我所做的,就是穿越那個作為主流文化、高高在上而且被作為宗教供奉的儒學,回到最初的原點。”於丹把《論語》分成“人生之道”、“心靈之道”等七個部分,在講述心得的同時,串進去很多精秒的哲理故事,把它還原成每個人心中的樸素真理。“我所解讀的孔子不是一個我敬仰的聖賢,而是一個我愛的樸素聖賢,他能穿過千年塵埃,是最樸素道理的昭示者”。
一個人可能沒有讀過某部經典,但是沒有一個人會不涉足生活,一個成年人一定會遭遇到很多的困惑,很多的考驗,樸素的真理從來不是從外部灌輸給人,而是人在成長過程中自己內心感悟到的,於丹正是把自己的這種普通人都能接受的感悟表達出來。
孔子是我心裏得儒雅長者,《論語》是聖人的書,它淡淡的一句話就點破了你的心結。正所謂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智者不惑。但我想象中的莊子卻是一位插了翅膀的仙人。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照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有些必須麵對,甚至必須處理,當然也必須穿越,事情來了,用心去做,最短時間內做完,事情過去了,心裏還是一片海闊天空。古人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所以常希望能有閑有錢去行萬裏路,去享受北方的大漠孤煙,南方的小橋流水。
其實講論語的於丹也說,“在人前我假裝儒家,其實內心很道家。” 所以一有空閑,於丹就“行萬裏路去也”,而安靜時,她喜歡品綠茶,唱昆曲,喜歡看雨後初晴烏雲散去突然爆出的一線陽光。於我心有戚戚焉,故欣賞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