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有一種菜,叫媽媽的味道。有人說來自童年的記憶,會陪伴終身,這其中,我們味蕾的記憶,多是來自媽媽做的飯菜。回家吃飯是種智慧,能吃上媽媽做的菜,是最大的幸福。
在北京,剛剛飄起小雪的日子,聽說更北的地方還有一波寒流將至。北京人對北方來的沙塵暴感到厭煩,對於寒流則是早有準備。
圍爐吃火鍋,是對寒流最好的準備了。在水汽蒸騰的火鍋店,人人麵紅耳赤,有的還冒著大汗,吐出的煙氣則在玻璃落地窗上結成濃濃的霧,外麵的景物一時隱去,隻剩下明滅的車燈疾馳照射。
我喜歡霧氣迷離的火鍋店的感覺,尤其是沒有太多現代裝潢的火鍋店,依稀使人回到素樸而單純的年代,沒有那麽多的商業,沒有那麽多的庸俗,沒有那麽多的煩瑣與刻板。
有的,隻是一片活氣。
北京的朋友知道我喜歡吃火鍋,特地帶我去一家城西的老店,紅燈籠、黃木板,每一桌上都有一座熱騰騰的銅鍋。鍋子的煙囪高聳,煙囪的蓋子大開,燒滾的鍋子熱汽滾滾,彌漫在整個屋子。
朋友點了一個大號的酸菜白肉鍋,加了幾盤羊肉,一些牛肉卷餅,然後把菜單推到我的麵前,叫我點一些菜。
我點了幾個菜,特別點了爆炒黃鱔和韭黃炒鱔。
跑堂的過來,看了菜單,好意地探詢:“先生,您點了兩道鱔魚呢!”
“對了,我喜歡吃鱔魚!”
北京廚子炒的鱔魚果然美味,香、脆、鮮美,骨頭也剔得幹淨,沒有一點渣子。
“老師怎麽愛吃鱔魚的呢?”北京的朋友問。
我沉思了一下,就在水汽淋漓的火鍋店裏,簡單地說起一段往事。
小時候,我家門前的“亭仔腳”(就是屋簷下),擺了一個鱔魚攤子,專賣炒鱔魚和鱔魚麵。攤子黃昏才開張,正是我放學返家的時間,遠遠地就會看到爆炒鱔魚的大煙,嗅覺似乎與視覺同時抵達,香味猛然躥進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攤子前麵,我便低著頭繞過巷子,回到家裏。
為什麽要低著頭呢?
因為炒鱔魚的價錢很貴,我們根本吃不起。不要說炒鱔魚,連鱔魚麵也吃不起,我們家兄弟姊妹就有十八個,一人吃一碗麵,恐怕是一星期的飯錢了。
這還不打緊,媽媽經常向賣鱔魚的婦人央求拜托,殺了鱔魚剩下的骨頭,一定要留給我們,媽媽深信鱔魚的骨頭充滿鈣質,還有各種維生素,對我們這些正在成長的孩子,大有幫助。
每天晚上,媽媽總會從鱔魚攤提回一大袋的骨頭,洗也不洗地丟到大鍋熬煮。
“為什麽洗也不洗?”
因為,媽媽說鱔魚骨頭上還帶著鮮血,那是最為滋補的,洗淨多麽可惜!
熬過兩三個小時,鱔魚骨頭幾乎在鍋中化去,湯水成咖啡色,水麵上浮著油花,這時,媽媽會撒一把蔥花,關火。
鱔骨湯熬成時,夜已經深了。
媽媽把我們叫到灶間,一人一碗湯,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麵包店要來的麵包皮,在鍋裏炙熱了,變成香味撲鼻的餅幹。我們細細地咀嚼麵包皮,配著清甜香濃的魚骨湯,深深感覺到生活的幸福。雖然吃不起鱔魚與麵包,但是鱔魚與麵包是有錢就吃得到,鱔魚骨和麵包皮卻是隻有深愛我們的媽媽才做得出來。
隻要賣鱔魚的來擺攤,我們一定會喝鱔魚骨湯,奇特的是,我從來沒有喝膩過,而且一直覺得這是人間至極的美味。
媽媽擔心我們會吃膩,有時會在湯裏加點竹筍,或下點蛋花;有時會用豆腐紅燒,或與蘿卜同鹵……雖然用的都是普通的食材,卻充滿了美味的魔術。
最神奇的,算是炸鱔魚骨了。
鱔魚骨本來是歪曲扭動的,下了油鍋時突然被拉直了,一條一條就像薯條一樣,起鍋時撒一些胡椒、鹽,香、酥、脆,真是美味極了。
我吃了好幾年的鱔魚骨頭,一直到我去外地念書,偶爾回到鄉下,喝到媽媽親手熬的湯,總是覺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充滿了感動,媽媽把深情與愛熬入了那平凡的湯,使我們身強體健,在普遍營養不良的鄉下孩子中,我們總是氣色紅潤,精神飽滿。
“也許是小時候吃不到鱔魚,長大之後,隻要到館子吃飯,看到有賣鱔魚,總會點兩道來吃,一邊吃就會一邊懷念起那一段艱苦的歲月。”我對北京的朋友說。
大家聽得入神,紛紛夾起鱔魚,細細咀嚼,當然,有故事加味,鱔魚也變得別有滋味了。
吃完火鍋,在飄著小雪的北京街頭漫步,想到我們的生命正是這些看似微賤的東西,累積出一些無價的意義,使我們感到豐盈。
誰能告訴我鱔魚骨頭一斤多少錢?麵包皮一袋多少錢?市場裏撿來的青菜一斤多少錢?
隻要有愛,就是無價的。
我想到,也是飄著細雪的寒夜,我在日本旅行,搭巴士從大阪到東京,在中途的休息站,有小攤在賣“炸鰻魚骨”。
原來,日本人愛吃鰻魚飯,剔出來的鰻魚骨棄之可惜,有人收集鰻魚骨油炸出售,竟成許多人愛吃的美食,甚至在日本有很多連鎖店。
我買了一包,坐上巴土,繼續往東京的旅途。車子高速前進,
我品嚐這包五百元日幣的鰻魚骨,大為吃驚,與我媽媽炸的鱔魚骨,滋味一模一樣,香、酥、脆。
巴士高速前進,公路邊的燈火如流,思及歲月也是如流,生命裏也有許多憂傷的寒夜,我強烈地想念媽媽,想念媽媽如何勤儉持家照護我們長大,想念鱔魚骨的滋味。
媽媽早已離世,在異國的雪夜中,我想到再也喝不到清燉的鱔魚骨湯,再也不能,一口一口,細細體會媽媽的深情。
想著想著,我的眼淚一滴一滴地落下,像窗外的雪花。
生活中遇到的不完美與不平衡
都是人生最好的啟蒙
就如同烏雲與暴風雨是天空最好的啟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