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央美天才少女,畫明星、演電影:最後,還是藝術讓她覺醒

(2021-11-08 09:13:03) 下一個

來源:畫廊

一張《大衛》素描習作成功刊登全國高校美術教材的封麵,被公認為“中央美院史上最好的大衛像”。34年了,至今無人超越。

在喻紅之前,徐冰的《大衛》是當時央美學生爭相學習的典範:

許多人認為徐冰的《大衛》無人再超越經典,但是不久之後,年僅18歲的喻紅就憑借她的《大衛》超越了前人。34年了,無人能再出其右

喻紅《大衛》習作 局部

陳丹青曾說,喻紅是當代女性藝術家榜單上繞不開的“英雄”。

她的名聲在藝術圈流傳了40多年,她身上也有太多標簽,“最美校花”、“天才少女”、“大姐大”、“作品至今無人超越”……

01

8歲那年,喻紅想做一個藝術家

1966年,喻紅出生於西安,她的童年是在文革末期中度過的。當時,小孩們幾乎不怎麽上課,看到有人在街上敲鑼打鼓地遊行,就跟在他們後麵跑。

而喻紅從小便有著細膩的內心,以及藝術家的那份敏感,而這又與她的母親相關。

喻紅的母親早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後來從事美術編輯。

小時候,她問喻紅長大想幹什麽,喻紅便回答要做一個畫家。1974年,八歲的喻紅在北京市少年宮開始學畫。

“文革末期我開始學畫,從幾何形體開始入手,原本以為學畫是畫當時每個孩子應該畫的,鶯歌燕舞陽光燦爛的兒童畫,不想一遍一遍地畫素描,弄得滿身手都是黑,還是不得要領,老師還不停地說:徐悲鴻先生常說:寧方勿圓,寧髒勿潔。”

這種審美使一個十歲的孩子又一次感到困惑。

後來經過漫長的素描學習,喻紅畫的越來越熟練,已經能學會了分麵、排線、處理虛實,這時的她漸漸對美術有了些自認為粗淺的了解。

但每次打開畫冊時,那些被奉為經典的人體素描還是困擾著她。

“因為這些素描跟我們學的素描完全不一樣,既不排線,也不分麵,柔和的線條和優雅的明暗,勾勒出有血有肉的人,好像能感受到溫度。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呢?我開始對自己的素描慣性產生疑惑。”

02

18歲那年,《大衛》讓她名聲大震

附中畢業後,喻紅進入了央美油畫係第三畫室,而考上油畫係的她,是班裏唯一的女學生。

選擇油畫第三工作室,是因為希望有一天,能畫出在母親所藏的蘇聯雜誌和畫冊上看到的東西方古典繪畫。而其母,也是從第三工作室畢業的。

進入央美學習後,她的第一張作業就是《大衛》。

喻紅說:“大衛是米開朗琪羅的代表作,有體積感和美感,有整體又有細節,是比較難的課題,也是美院的必修課。”

她畫《大衛》很投入,總共畫了4個星期。後來這幅《大衛》入選了教材,讓她18歲就名聲大震。

“畫這幅我試著近距離的觀察《大衛》頭像,用鉛筆盡可能的去接近這件偉大的作品,經過一個月的努力,我的這張《大衛》廣受好評,登上了《中國高等美術學院作品全集》的封麵。”

這對一個大一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殊榮,它不僅使她打下了紮實的造型基礎,也使她更深刻地理解了造型理念,這種理念使喻紅對事物的觀察和對藝術的表達從容自信,不再會被各種表象困擾。

03

大學時代,結識一生摯愛劉小東

喻紅大學一年級的第一張素描習作《大衛》,刊登上全國高校美術教材封麵時,她的同班同學劉小東還是個自卑的東北娃。

據透漏,劉小東垂涎喻紅已久卻不敢表白,於是“他經常在校園裏練武術,在女生宿舍的樓下去表演,其實是想讓喻紅注意”。最後,劉小東最終如願抱得美人歸。

劉小東單戀喻紅4年,他們相處9年,不被喻紅父母看好,最終在她的堅持下,二人步入婚姻,生活幸福美滿。

1993年,劉小東、喻紅結婚照

喻紅和劉小東的愛情故事,也打動了他們的身邊好友,王小帥就是其中一個。在他的邀請下,喻劉二人出演了王小帥的首部電影《冬春的日子》,在片中扮演他們真實的自己。這部電影後來獲得了國際電影節的大獎,並被BBC評為自電影誕生以來100部佳片之一。

電影劇照中的喻紅、劉小東

與電影裏“喻紅出走、劉小東成瘋”的結局不同,今天的劉小東已是畫作拍賣動輒過千萬元的畫家,妻子喻紅也像姥姥給她取名時期望的那樣“長大後越來越紅”。多年後,王小帥導演再度邀請二人參演《冬春之後——喻紅篇》時,電影裏的喻紅已變成了穿戴名品服飾、駕駛寶馬車的優雅女。

電影劇照中的喻紅、劉小東

當年央美附中的窮小子追上了富家千金,金童玉女搖身一變,成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油畫界的模範夫婦。

喻紅作品中的夫妻倆人

丈夫劉小東是著名畫家,夫妻畫作雙雙拍到千萬以上。在男人眼裏,喻紅漂亮、有才、賢淑,確實堪稱完美,她是個完美的妻子、母親,重要的還是一個藝術家。

劉小東作品中的夫妻二人

04

畢業任教,曾為明星們創作肖像

1988年,喻紅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畢業後就留校任教了。

作為一名寫實主義繪畫的先行者,喻紅除了給學生基本的指導之外,更多的是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和自由,讓他們發揮想象力,去關注世界、關注人。

喻紅不算是那種熱心的畫家,更不是那種追求形式、製造效果的藝術家。她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普通的老師,在學校有課就去上,沒課就待在畫室畫畫。

喻紅自畫像

那時起,她的創作便偏向個人化風格,選擇去畫身邊的同學、朋友。

“現在你畫身邊的同學、朋友很正常了,但那個時代不是這樣的,隻有英雄人物的生活是生活,普通人日常瑣碎的生活就不是生活。”喻紅回憶。

有人問她:為什麽不做一個全職藝術家?

“我不喜歡做全職藝術家,我喜歡的就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可以自由地願意畫就畫,願意幹什麽就幹什麽,每天創造一點新東西,每天收獲一點點......”

她還曾為李娜、章子怡、李宇春創作油畫肖像。

金黃色的漸變背景,彰顯李娜的個人魅力;章子怡精致的五官讓喻紅感歎不已,透過喻紅敏感而獨特的審美視角,與極具個人風格的筆觸,筆下的章子怡更加從容有韻味;李宇春在暖色的背景襯托下,更顯颯爽無畏的性格。

05

迎來新身份,創作《目擊成長》係列

1994年,新生代畫家喻紅迎來了人生一次重要的身份轉變:她成為了一位母親。

她決定用畫筆畫出她的成長故事,同時記錄女兒的成長過程。 喻紅的早期作品通常表現女性青春意識中對未來的茫然和焦慮,女兒的出生促使她在藝術創作上實現轉向。

喻紅著手創作她的代表作《目擊成長》係列,記錄自己和女兒兩代人的成長曆程。

孩子就像藝術家麵前的白紙,作畫前幾乎不可能知道最終的結果,父母也不可能決定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喻紅通過繪畫方式,討論成長的問題。

她從自己的兒童時期畫起,將畫和同一年的新聞圖片並置在一起,畫到女兒出生那一年,就開始畫女兒的成長。“通過個人的線索再現一個社會的變化”,喻紅這樣評價。

這個係列喻紅已經畫了40多幅,嚴格按照當初的計劃,每年一組,是她最具自傳性的作品,並且永不對外銷售,可見它們的彌足珍貴。

在這係列作品中,有一件特別重要的作品:《1996年30歲》:短發花裙的喻紅靠在沙發上,注視著熟睡中的女兒。女兒從脫離母體開始,逐漸成長,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這是喻紅沉寂幾年後重新開始的創作,她是女人,她是母親,她屬於家庭,而最後,還是藝術讓她覺醒。

06

個人風格,關於創作方向及繪畫思考

喻紅表示:走美術這條路,首先還是要喜歡,如果不喜歡,再怎麽畫、怎麽堅持,一樣還會轉行,直到找到自己喜歡的為止.......

她的作品色彩濃重,不著意於對深度和典型的追求,總是表現生活中的細枝末節,以寫實的手法,突出一種沒有情節但戲劇性十足的效果。

喻紅說:“我生活在人群裏,發現了許多令人心靈感動又無法言表的東西,這些都是關於人性的敏感、脆弱、尊嚴、隔膜、無助、真誠和情愛的故事……所有人都被它驅使著,於是生活發生了各種各樣的故事。它們成了我作品的主題。”

這位中國天才女藝術家的視角總是隨著生活的變化而行進,她苦心孤詣地以藝術創作的方式,來觀察作為本質的人群和個體。

從一個少女,成長為一個母親,也作為一個青年知識分子,一個女性。

但她更是一位獨具才華的藝術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