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他們會否結婚生子?大叔真的會浪子回頭嗎?
1
第一次知道黃覺,是看他和陳數演的那版《傾城之戀》,完全符合我心中對“浪子”範柳原的期待。
一如角色的瀟灑、多情、玩世不恭,黃覺本人在文藝圈裏也早已花名在外。
- 電視劇《傾城之戀》
二十來歲時,黃覺為了搖滾夢孤身闖蕩北京,跟竇唯、老狼這班搖滾老炮都是朋友,身邊自然是不缺姑娘的。
劉儀偉曾說:“黃覺可以一周換六個女朋友,而且全部是外國人。”
後來因為外型和氣質獨特,拍過很多文藝片,合作的都是周迅、徐靜蕾這樣的女文青,也曾一度因戲生情過。
- 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
據說,他和徐靜蕾戀愛了五年,結果無疾而終。而和周迅則一直緋聞不斷,至今仍保持著“最親密好友”的關係,所以他也被稱為“大花殺手”、“文藝渣男”。
但他的“渣”,不是為了騙錢騙色騙感情,純粹就是骨子裏浪漫主義的放蕩不羈。
他覺得:“靠法律約束的關係,挺操蛋的!”
- 黃覺、周迅,電影《戀愛中的寶貝》
然而一物降一物,再狂妄的浪子也有翻船的一天。
2009年,黃覺在網上認識了一個在法國留學的姑娘,他們聊文學、聊音樂、聊電影……聊所有文藝青年的熱愛與不切實際。
黃覺說:“那時我不確定她是跳舞的,隻知道她在法國讀書。”
“後來看到她寫的東西、聽的音樂、聊的話題都很有意思,她有自己看世界的角度。我是被她的文字感染後,才有動力去想看清楚她長什麽樣。”
看了姑娘的照片之後,他便用一種很文藝的泡妞方式去追求她:寄了一個硬盤到法國,裏麵有上萬首音樂。
沒過多久,姑娘回國過暑假,順便和他見了麵,又順便確定了戀愛關係。
這個姑娘,就是黃覺後來的妻子:麥子。
- 黃覺畫的麥子
大概是在法國留學的緣故吧,麥子身上也洋溢著一種法式的浪漫,與黃覺的不羈簡直天生一對。
所以她說:“我們都是比較理想主義、不太現實的人,所以沒想過自己會喜歡什麽樣的人,ta會有什麽樣的特質。”
但是當那個人出現時,她立馬就能察覺:是他,沒錯,就是他!
在兩人確定戀愛關係時,不婚主義的黃覺,決定把醜話說在前頭:“我是不可能結婚的,我已經準備在美國找代孕了,律師和機構都找好了。”
言外之意是:我打算擁有一個孩子,但這個孩子與你無關,我隻想談戀愛,並不打算正常的結婚生子。
換作一般的姑娘,可能會被這番“瘋話”給嚇死吧。如果脾氣再暴躁一點的,估計直接一杯咖啡對著他潑了過去。
可麥子安靜的聽完後,用比他更冷靜的語氣說:“知道了,我隻是回來放暑假的。”
她也有她自己的打算:彼時未滿21歲的麥子,計劃著念完芭蕾舞的學位,還要去念戲劇和電影的,此外還有大量的時間要花在學習語言、看電影、寫作,以及打工上麵。
她正年輕,人生尚有無限的可能,其中最不可能的就是回國結婚。
於是,兩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一拍即合。
但熱戀沒多久,黃覺就後悔了,試探性的跑去問她:“要不你給我生個孩子?我還是不想結婚。”
聽到如此“混球”的話,麥子卻點頭同意了。
“我的人生夢想就是讀書的時候懷孕、生孩子,簡直就是特別酷的一件事。我也不是很想結婚,我覺得我可以在法國繼續上學,做一個單親媽媽。”
黃覺自詡麵對感情一向氣定神閑,在麥子這裏卻摸不著頭腦了,過了幾天他又說:“我想了想,還是不行,要不有了小孩我們就結婚吧?但能不能寫好婚前協議?”
這番琢磨與小心思,還真是和張愛玲筆下的範柳原一模一樣,“自私”又“小氣”!
但麥子依舊十分淡定:“行,我都無所謂,我沒打算要你什麽,想寫就寫吧。”
可能他之前所有的抗拒、提防,並不是對於婚姻本身的不滿,而是天生的不安和敏感在作祟,讓他對感情充滿了負麵的想象。
而麥子就像一束陽光,拔開了他心裏的迷霧,釋放了他心底的所有不安,讓他立馬繳械投降:“算了,也別寫什麽婚前協議了,我們先結婚吧!”
後來他形容那一刻的感覺:“完全懵了,自己突然間……心裏那個缺口一打開就……全線崩潰了。”
2
好的婚姻,絕不是葬送愛情的墳墓
世界上最好的愛,是不抱期望的去愛一個人;也正因為不抱期待,才能更自由的去愛恨。
從小獨立慣了的麥子,其實對外界同樣充滿了防備心,但與黃覺的不同之處在於,她從不抗拒生命中美好和奇跡的發生,隻是在心裏默默的做了最壞的打算,甚至準備好了做一個單親媽媽。
她說:“其實我沒有那麽溫柔,我不是對誰都溫柔的,那個溫柔僅限於他感受到的。”
麥子的真名叫做孟裏,後來他們倆生了一對可愛的兒女,都取名為“幻”。
大兒子小核桃,跟爸爸姓,叫做黃幻;小女兒小棗兒,跟媽媽姓,叫做孟幻。
當爸爸後的黃覺,愈發的戀家、不願意出門了。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把熟睡的嬰兒,趴著放在自己的身上。
這幾年,身邊有很多獨生子女的朋友結婚,會為了孩子跟誰一個姓而吵得不可開交,而黃覺和麥子卻給出了一個新的思路。
兄妹兩人一個隨父親姓、一個隨母親姓,但共用同一個名字,他們都是父母最心愛的寶貝,他們也是彼此最親密的存在。
黃覺喜歡攝影,他拍過的明星、模特無數,比如:春夏、倪妮、周迅、王菲、竇靖童……
但唯有在拍麥子時,你可以通過照片感受到一種熾熱的情緒。
在他眼裏,她是永恒的繆斯女神:“大概是她天賦異稟吧,我看著她的時候不會分心,會一直被她吸引,她有能力這樣。結婚7年了,還是如此。”
麥子很美,但黃覺拍的麥子最美,清純、自然、神秘、熱烈、疏離……很複雜的一種氣質。
她從來不是主流審美裏的那種大美女,但就是有讓人挪不開眼睛的魔力。
她說:“像是觸碰了天機,突然看到了另一個人眼裏的自己。我知道了自己睡著的樣子、哭的樣子、生氣和發呆的樣子。很神奇,像是通過他的照片越來越了解了自己。”
因為婚姻生活的一地雞毛,不知有多少愛侶變怨侶,但黃覺和麥子卻始終如一,仍然對彼此、對生活、對理想充滿了熱愛。
他照樣攝影、畫畫、玩音樂、買很多很多的鞋子;而她則繼續跳舞、寫東西、演話劇,甚至開始拍戲、當導演。
2014年,麥子得到了一個機會,開始出演話劇《戀愛的犀牛》中的女主角“明明”,這是一部被稱為文藝青年“愛情聖經”的經典話劇。
話劇全國巡演了上百場,隻要黃覺不用拍戲工作,他就會去陪著麥子。
午夜,某一次演出散場時,黃覺就在劇場外的門口坐著等她。
她形容那一瞬間:“竟然有種放學後被異校男生追求,圍堵校門口,然後一起手牽手回家的錯覺。美好的想哭。”
除了“黃覺的太太”、“樸樹MV女主”、話劇演員這些身份,麥子還是一位非常優秀的青年導演。
拿到芭蕾舞的學位後,麥子又在法國第三大學導演係念了研究生,她曾經執導過的一個小短片,還入圍過戛納電影節的最佳短片。
但真正讓她被大眾所認識,還是因為去年在綜藝《幻樂之城》裏,和竇靖童合作的《幻月》。
循環往複的夢境、奔跑掙紮的少年、鏡子裏被不斷反射的自我……
這真的是一支讓人想要重複觀看的短片,每一次看它,都會生出一些新的思考與感悟。
- 麥子導演《幻月》
王菲當時看完這個作品,興奮的說:“太棒了!兩個文藝青年,完成了這個東西……我認為這是我迄今為止看到的最出彩的一個。”
而麥子也因此“紅出了圈”,上了一把微博熱搜。
後來才華逐漸被大眾看到,作為導演的她開始接拍一些廣告,合作的都是杜鵑、譚元元、倪妮、梅婷這樣的氣質女性。
還擔任了周迅和岩井俊二的時裝電影《畫外》的導演,在圈內已是小有名氣了。
都說婚姻會磨掉一個女性的才華和靈氣,而“已婚已育”的麥子,卻在文藝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了……
相較於一些很排斥提及伴侶的“獨立女性”,在一次采訪中聊到她的“藝術構成”時,她很自然的說起了先生對她的影響:
“藝術給予我的養分、留學的經驗,以及黃覺在生活上對我的支持。”
“演話劇酬勞也是非常低的,但他說那你就去演吧。所以包括現在創作,我很少考慮資金夠不夠。”
“很幸運,黃覺給了我一個土壤,讓我可以自由自在、長不大、完全沉浸在這個童話世界裏。”
伍爾芙在一百年前就說過了:“女人要想寫小說,必須有錢,再加一間自己的房間。”
麥子很幸運,能夠遇到一個從經濟和靈魂上,給予她雙重支持的男人。滋養著她的天賦與才情,逐漸長成一顆日益茂盛的大樹。
他想要給她一個美好的小世界,而她能夠懂得他的溫柔與成全。
我想這就是愛情最美的樣子,也是愛情賦予人最好的意義吧……
沒有婚紗照,也沒有辦婚禮,但黃覺和麥子的生活卻從不缺少儀式感。
因為不論是否結婚、是否有了小孩,他們的相處方式都沒有太大的變化,生活裏依舊充滿了詩和遠方。
他會用最愛的相機,記錄下日常裏的每一次心動,就像初戀那般的美好。
而她則用擅長的文字,在一個人出差看電視的晚上,寫下這樣的句子:
“深藍色的電視裏遊過一條巨大的格陵蘭鯊。”
“它龐大緩慢又溫柔,400年的壽命,156歲才成年……”
“周遭深藍,那麽漫長的未成年,它要怎麽抵禦這種孤獨?”
“想打電話給他,問問他,可他正睡得沉。”
在他們倆身上,真的印證了那句話:
好的愛情,是一次又一次的愛上同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