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謝靜宜在文革時是中國知名的大人物,這個隻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小姑娘,一度掌控清華、北大,甚至贏得毛澤東、江青等一幹人等的歡心,並且進入了中共中央的核心。
一舉成名的小謝
早在文革之前,她就在中央辦公廳為毛舉辦的舞會上被毛選中,知情人透露,“毛同她很好”。但直到文革她才等到往上爬、出名的機會。
初中生領導清華北大隻有在那個年代才有如此之事。
1968年,全國各地武鬥不止。七月底時,位於北京西郊的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兩派開戰已數月。此時,毛澤東決定不再作壁上觀。遂派中央警衛團介入。但又要掛個“工人階級領導一切”的名。於是從北京各工廠選派人員,組成“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簡稱“工宣隊”,加上以中央警衛團即八三四一部隊的軍人為主體的“軍宣隊”,開進了清華園。
這時,革委會副主任兼黨委副書記有好幾位,其中有兩個年輕人:一個是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安排的八三四一部隊政治部宣傳科副科長遲群;還有一個就是不久前還隻是一名普通譯電員的“小謝”。
清華大學的一切大權,便操縱在遲群﹑謝靜宜二人手中。不僅清華,北京大學也由此二人掌管。兩人同時執掌兩所名校的大權,這樣的怪事不僅在清華、北大的曆史上從未有過,全國乃至全世界也不曾有過。
一路都有人提拔小謝
由當代國出版社出版的吳德口述《十年風雨紀事》,談及謝到北京市委任職的經過:
“在這裏就有必要談一下謝靜宜的情況。大概在1973年時,謝靜宜調到市委任書記處書記,她是中辦機要局的人,與毛主席很熟。謝靜宜調來前,是周總理與我談的話,周總理說,就派謝靜宜任市委書記處書記,可以經過她向毛主席反映一些情況,傳達毛主席的指示。”
吳德以上回憶的線條還是基本清晰的,吳還說及謝靜宜到市委後,“是準備鬧一鬧的”,確實也鬧騰了一陣子。而在該書中,吳德還提及1974年下半年籌備四屆人大時,“周總理還提出謝靜宜任副委員長,他找我征求意見時,我表示同意”,而毛澤東在批閱人大和國務院的人事安排名單時,才把謝任副委員長劃掉了。吳德無意中透露了在謝靜宜一路往上竄的過程中,周恩來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的。
而曾經擔任過兩案審理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兼審訊組長、參與審理過謝靜宜案的汪文風先生,寫有一本《從“童懷周”到審江青》,書中寫道:
“文化大革命中,謝靜宜同遲群一道,作為8341部隊派出的軍宣隊,進駐清華大學,擔任該校的黨委副書記。她在領導清隊、整黨、鬥批改等工作中,參與了對學校許多幹部、教授、教員、學生的迫害,後來飛黃騰達,當上了中央委員、中共北京市委文教書記。”
“她所具有的一個特殊地位,就是‘通天’,並且跟江青過從甚密。在北京市委,甚至市委第一書記也要看她的臉色行事。這也反映了鄧小平同誌所說的,有段時期,黨內政治生活極不正常。正所謂小人得誌便猖狂。謝靜宜這麽一抬舉,就不知自己幾斤幾兩了,她仗恃其特殊的身份,積極搞江青集團打倒一切、全麵內戰、篡黨篡政篡軍的一套東西。在作風上,則飛揚跋扈,任意訓人罵人。她對原為黨中央的政治局委員、政府的副總理、軍隊的元帥將軍們,都不放在眼裏。”
“《林彪與孔孟之道》第二批材料,就是她秉承江青的旨意炮製出來的。在1975年的‘一二四’、‘一二五’萬人大會上,江青縱容她出來當打手,在台上發言,對周恩來同誌搞突然龔擊,明目張膽地整周總理。她還率領一批‘打手’,衝進中央政治局會場,公然指著鼻子詆毀鄧小平同誌出來後的‘抓整頓、批派性’,是所謂搞‘右傾翻案風’。”
這個隻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謝靜宜就這樣步步高升。
一腳踏進權利核心
九月,發生“九·一三事件”,林彪派係被清除,謝靜宜為毛立了功。1973年中共召開“十大”,謝靜宜當上了中央委員,還兼了個北京市委書記。
“小謝”同時掌管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權大得很。那時不舉行高校入學考試,而實行名額分配到各地,由黨政部門推薦“工農兵”上大學的辦法。隻要進了校門,不管原來是幹什麽的,都叫“工農兵學員”。
1975年1月全國四屆人大結束時,她又多了個“全國人大常委”的頭銜。11月20日,江青給毛澤東寫信,要求讓謝靜宜當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讓遲群當教育部長,喬冠華當副總理,毛遠新、遲群、謝靜宜、金祖敏列席政治局會議,作為接班人培養。
讓“小謝”當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實在有點離譜,毛澤東沒采納這個意見,但從此謝就實際上參加政治局的工作了。不是政治局委員,卻可以出席政治局會議。
1975年春,毛在外地呆了十個月之後回到北京,於5月3日召集在京政治局委員開會。謝靜宜也列身其間。毛與眾人一一握手時,對女副總理吳桂賢說:“我不認識你啊。”吳說,1964年國慶節見過主席。毛答:“我不知道。”輪到謝靜宜時,毛和謝有幾句對話:
毛:“你當了大官了,不謹慎呀!"
謝:“我不想當大官,但是現在官做得越來越大。”
毛:“試試看吧,搞不好就卷鋪蓋。”
看來,對謝靜宜有多少本事,毛倒也心裏有數。
好日子到頭
1983年審判四人幫餘黨時,官方為遲群指定的辯護律師說:“我認為謝靜宜在遲群的整個犯罪活動中起了重要作用……某些重要犯罪意圖,四人幫都是通過謝靜宜轉達給遲群的。如‘三·二六’圍攻誣陷鄧小平,就是江青通過謝靜宜向遲群傳達的,去河南馬振扶公社中學,也是江青通過謝靜宜向遲群布置的。”
可是,審判的結果卻大出人們意料,遲群“以參加反革命集團罪、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誣告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八年”(出獄後不久得癌症死去),謝靜宜卻“因坦白認罪較好,被免予起訴。”
沒想到在沉寂多年後,這個幾乎被人遺忘的小謝,又出來接連寫了《在毛主席身邊》了。還有《毛主席給予我們的教育、理解和關懷》、《跟隨毛主席在外地視察》、《在外地視察的毛主席》。好像她一直是個普通的小譯電員,從不曾當過大人物,從不曾掌管過中國最主要的兩所大學,從不曾進過中共中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