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鮑沁勇(BD1GO)、林森(BH1LHS)、老伴、BA1GYS、許璟華(BD1CM)
經過不斷的呼籲和努力,1992年12月22日 我國終於允許建立個人業餘無線電台。第一批出台的是北京,上海和廣州的18位知名的老業餘無線電通信家(都是在解放前就有個人電台的),我是年齡最小的之一,批準的呼號是BA1GYS。(解放前的電台呼號是XU2YS)。記得建台初期我們真的是歡呼雀躍,興奮不已。但是有幾位還是心有餘悸的,因為在之前是很容易被帶上特嫌帽子的。
我拍了不少一起活動的照片,由於相當多的老業餘家已經移居天國,人仙兩地,不好再此地展現了。特選了幾張作為此文的注釋吧的 。
《北京電視台對我的專訪》
http://user.qzone.qq.com/414780433/blog/14
《無線電愛好者4次登上黃岩島》
http://user.qzone.qq.com/414780433/blog/1428723737
我的通信卡片 每聯通一次 要和對方交換彼此的QSL卡
2002年發的 又過了15年了 !!
發榮譽證書給北京的幾位 HAM 其中已有5位駕鶴西歸了。有證件的愛好者統稱“火腿”(HAM), 未經批準的叫“香腸”。
我的1600瓦功率放大器 和我的電台
我的最好的朋友 ,魯迅之子周海嬰(BA1CY)。能夠批準建立個人電台他功不可默。
日本業餘無線電協會主席來我家看我的電台。
我最初使用的大功率電台 當時國家特批一批軍用大型電台給第一批愛好者使用
其中大部分已移居天國。俱往矣,唏噓不已。許多是為國家貢獻巨大的無線電專家和學者。
台灣著名業餘無線電雜誌封麵 我為他們寫過多篇文章
我的電台
國際業餘無線電組織建議各國愛好者要逐一在本國的島嶼上建立過國際通信,這是在溫州外海的洞島。我的幾位朋友曾3次遠征南海的黃岩島,菲律賓的飛機低空掃奧,國際業餘無線電組織認定建台成功!!!
我的孫女和我一起進行通信。孫女幫我呼叫火腿朋友。
一張動畫
訪問原文如下
大佬: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所謂的“大佬”隻是HAM之間一種帶有感情色彩的稱呼,可以指涉足業餘無線電曆史悠久的老手,也可以指年長的前輩、無線電技術和通聯技能超群的能人、活動組織能力強的旗手、像老大哥一樣為大家辦實事的熱心人,等等。當然,“大佬”最基本的素質是要講信譽、講實幹、不擺大佬架子。
筆者試圖溝通一群活躍在中國業餘無線電圈中的“大佬們”,了解他們與業餘無線電結下的淵源,共同回憶業餘無線電發展史上的重要節點,表達他們對業餘無線電圈中所發生事件的獨到觀點與建議,展示在新時代下“大佬們”如何保持著一種與時俱進的心態。
業餘無線電是一種可以托付終身的愛好——專訪郭允晟老師(BA1GYS)
采訪組:鮑沁勇(BD1GO)、許璟華(BD1CM)、林森(BH1LHS)
文字:林森(BH1LHS) 圖片:郭允晟(BA1GYS)
本期接受我們采訪的是郭允晟老師(BA1GYS)以下稱呼為郭老,由於采訪組裏隻有許璟華(BD1CM)和郭老有過接觸,為了避免采訪期間因為資料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突兀,筆者刻意花了些時間在網上搜索了關於郭老的資料,在搜索引擎中輸入BA1GYS,排序靠前的就有郭老自己創建的網站和博客主頁。點擊進入他的博客主頁可以看到很多關於旅遊的圖片以及製作精美的3D全景照片,令筆者很難想象的是,一位暮年老者的博客居然有如此高的人氣和訪客量,筆者也隨之翻閱了幾篇,開始對這位熱愛著自己興趣愛好的老先生建立了初步印象。
“大家好,我是BRAVO ALPHA ONE GOLF YANKEE SUGAR,郭允晟,非常高興能和大家聊一聊”,83歲的郭老在采訪一開始便用字正腔圓的字母解釋法向我們報出了他的呼號,初次見麵的感覺就像是一位鄰家HAM大哥,一下就拉近了相互之間的距離,完全沒有了陌生感。
關於如何與無線電結緣,郭老回憶,他對業餘無線電的愛好源於14歲的時候,由於對電子硬件方麵的喜好,曾經自己動手製作了基礎的礦石機收音機,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16歲讀中專的時候,還特地為學校的生日紀念製作了一台AM的廣播電台。“我最初學的是土木專業,因為對無線電的愛好,導致自己專業的功課很差。經常因為迷戀製作電子設備的原因,學校的老師向家長告了狀,家長遷怒於我,將我製作的設備摔的亂七八糟”,郭老些許遺憾的說到。之後也是有了一次人生的機遇,郭老轉入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習雷達專業,這對於電子硬件非常感興趣的他來說,真是如魚得水。郭老說他最大的驕傲是向國人介紹了ATV(ATV,即業餘電視,是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們廣為實驗的一種通信模式 注解1),並在中國首先製作了它的收發硬件,有很多業餘愛好者朋友都從他這拿電子元件以及征求製作方案。除此之外郭老對發射機的末極也非常在行,曾經做過電子管、晶體管的大功率合成設備,他的電台設備的輸出功率曾經達到了1600W,使用8級400W的功放合成。如此強大的輸出功率,讓郭老在HF的電波上通聯過不計其數的國內外電台,光是發來的QSL卡片就達數千張之多。回想這些與業餘無線電結緣的往事,郭老表示這一生很欣慰,因為業餘無線電的興趣愛好,讓他增長了很多見識,也認識了很多朋友。
如今的全球高度互聯網化,對如何看待互聯網時代對業餘無線電的衝擊並保持著一種與時俱進的心態?郭老是這樣回答的,“互聯網不僅是對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產生了影響,是對全世界的影響。互聯網的發展不可否定是巨大的,世界的變化與互聯網息息相關。舉個例子,現在我們國家發生的新聞,3分鍾時間內全世界的主流媒體都將了解,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互聯網的普及這是一種進步,而且可以想象到未來會越來越廣泛,這是大勢所趨”。據筆者了解,郭老曾經在美國逗留了半年多的時間,在此期間也了解過美國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一些狀況,他發現正是因為互聯網帶來了信息時代的便捷,也導致了這些業餘無線電的愛好群體在日益縮減。他表示互聯網的推動對業餘無線電的影響是明顯的,但互聯網對業餘無線電跨時代的推動又是巨大的。“最近我的朋友小許(BD1CM)出了款S9-C的SDR設備,我太高興了。我可以用PC結合SDR來完成傳統電台的一些工作”。說到這裏郭老高興地擺弄起手中的S9-SDR這款設備,就像孩子得到一件心愛的玩具一般。“S9-SDR目前隻是接收,小許(BD1CM)還未完成設備的發射端。當然,這裏問題也比較複雜,例如精密度,隔離度等,還有複雜的軟件方麵問題。我希望在這方麵做點支持,做一個小巧的發射模塊和控製界麵,與S9-SDR結合,將它變成完整的一樣東西”。從郭老對S9-SDR的期許中筆者可以看出,互聯網對業餘無線電的衝擊這個命題,前輩們看待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論也不同。相信前輩們並沒有被互聯互通的時代所落下,而是用一種勇於開拓和創新的心態去麵對和接受它。
社會前進的步伐日新月異,業餘無線電圈子也是一樣,但在匆匆的前行腳步中我們是不是疏忽或遺漏了什麽呢?當筆者問到這個問題,郭老望著電台室的設備深思了一會這樣說道:“第一,究竟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現在沒人玩硬件了。” 筆者認為郭老作為早期玩硬件派的前輩,有著濃厚DIY的情節,而對於現在成品設備遍天下的時代,前輩們多少會有些不適應。或許是因為郭老年歲大了,家中仍保留有大量的硬件設備,也是擔心自己百年之後家人不知道如何處理,找不到接收的人而煩惱。郭老師回憶說道,曾經一個清華無線電係畢業的學生曾經問他,什麽是A類放大器。提出這樣的問題,讓他大吃一驚啊。“我有這麽多寶貴的東西,現在送都送不出去,沒人玩了。究竟這麽看待這個問題,我覺得不應當,還是應該自己動手DIY一下,這樣才有價值。” “第二個因為年紀大了,集體活動參加的少了。過去有什麽年會啊,各個社團成立大會啊,我經常是顧問級別的被邀請參加,現在這樣的活動參加的很少了。過去使人感到溫暖的高層領導的關注,現在沒有了,我好幾年沒有這樣的感受了。”或許就像郭老所述,現在的愛好者圈子中似乎少了對於前輩們的關愛,當我們在不斷前行的同時,是不是也需要偶爾回頭看看呢?
筆者一直認為老一輩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們都自帶榮耀的光環,作為新一代的我們,如何去秉承老一輩業餘無線電的優良傳統?郭老微笑地讚許到,“這個問題問的很到位!我參加業餘無線電組織,其中有很大的感觸。就是無線電這個活動有一個非常優良的傳統,大家都知道“體諒、忠誠、進取、友愛、適度、愛國”這六條準則,秉承這6條準則,且這6條準則需要深入人心。”郭老就此刻意舉例說明了一下, “我的QQ空間中的讀者達到了15萬3千人,我參加了很多社交軟件的團體,但沒有一個社團可以與業餘無線電社團相比。比如友愛,友誼,支援,無線電社團中我們會互相轉讓設備,就算是設備升值了也會按原價轉讓,我們不談低俗,不談政治,不談宗教,這是多麽好的傳統,這可是在別的社團裏所沒有的,這才是深入人心的東西。而且我們老一輩愛好者到空中會互相監督和指導,這樣業餘無線電的傳統和文化實在寶貴,真的需要發揚光大。”從郭老的話語中筆者可以了解,在這些前輩們的心中有這樣的準則,正是這樣的準則讓他們保持了業餘無線電圈中的優良傳統,也正是這些優良傳統讓前輩們擁有了讓後輩們去學習和秉承的光環。隨著由秉承傳統的話題的展開,郭老有些激動說道,“我的朋友遍天下,過去台灣三通爭論不休,其實我們業餘無線電圈早就“三通”了。我們那時經常能在電台上溝通,一聊就聊到淩晨。也時常邀請台灣友台來北京,我接待過的台灣朋友很多。搞ATV我是首創的,電台上的日本朋友經常給我寄零件來,也寄來每年最新的無線電雜誌。所以這樣的氛圍應當保持住,應當有原則,應當友誼忠誠坦率。這裏不要將自己的情緒帶進去,這是我們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應當遵守的。秉承6條準則,將其發揚光大。這也是我對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最大的希望。”
筆者在采訪期間也注意到了郭老家中除了大量的電台設備之外,家中也展示了許多的字畫和攝影作品,且大部分作品下角都有郭允晟的落款,可見郭前輩在工作之餘對於生活的一種熱愛。於是筆者問了問郭老除了業餘無線電之外的愛好都有哪些?郭老這樣回答的:“我的愛好有四種,第一個就是業餘無線電,無線電我愛了一輩子,雖然是無限的往裏墊;美術是我的另一個愛好,我從三十歲開始畫畫,因為我的父親是知名的畫家,家中牆上的畫都是我的塗鴉;第三個愛好旅遊,我自費旅遊了31個國家,覺得最美的是奧地利和夏威夷,當然各個國家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第四個愛好是攝影,我主要是研究攝影的後期,主要關注兩個點,一個是照片改畫,有機會可以上我的空間看到大量的油畫水彩畫鉛筆畫鋼筆畫等,各種畫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與我交流。另一個是立體攝影3D 360度攝影,這也很有意思。” 郭老將自己的諸多愛好視為是自己的一種驕傲。除了遺傳和後期的生態環境之外,他認為興趣愛好與人的壽命是有關係的,他說:“如果退休後,每天隻是提個菜籃子去買買菜,在公園看看人下棋,看似安閑了,但這樣長壽不了,因為他沒有目的了,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快速的接近死亡。但你有了愛好就不同了,興趣愛好的激發能讓人好的生活,更懂得健康,這樣壽命就得以延長。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培養愛好。”筆者在想,也許正是郭老這種追求著自己所愛好事物的精神,讓他依舊保持著對人對事的這種熱情。
寫在最後,在筆者眼裏,BA1GYS郭允晟老師更像是一位鄰家HAM大哥,正是郭老的這樣開朗的性格和包容的心態,讓筆者感受到前輩一如既往地秉承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也終於理解郭老所說的將自己的興趣變成可以托付終生的愛好。感謝BA1GYS郭允晟老師接受我們的采訪,祝前輩和家人身體健康!
注解1
模擬製式的業餘電視主要工作在1.2GHz、2.4GHz等微波業餘波段,這是因為它占有較大發射帶寬的緣故。ATV的調製方式與模擬衛星電視廣播基本類似,是一種帶寬大約27MHz的FM製式,而調製信號則由視頻基帶和5.5MHz的調頻製伴音混合而成。在通聯時,這種製式也為愛好者們充分利用現有衛星電視器材進行各種實驗提供了便利。
我國業餘電視最早出現在1998年,是BA1GYS等老輩業餘無線電家率先將這項技術介紹給國內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