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文 | 雷虎 圖 | 夏克梁
畫家夏克梁更新了朋友圈,
配上了一句話——
有一種悠閑,叫提籠逗鳥。
不知是這手繪還是這話觸碰了我哪根神經。
我回了一句:
有一種可能,叫更多回憶?
夏克梁用畫筆回答了我的問題——
發過來12張手繪照片,
組成了《光陰的故事》12幕情景劇,
直接把我送回了小時候。
這12幕情景劇,
是屬於70、80後的共同記憶,
有些情景,一旦錯過就再也找不回。
但是,還好,
有這些手繪,我們還能留下回憶。
有一種溫暖叫“煤爐”
父親買來一袋煤,加土拌水做蜂窩;
煤進火爐發熱量,煮飯燒水一整天;
放學回家揭壺蓋,壺中雞蛋意外喜。
有一種光明叫馬燈
那時鄉下總停電,小孩對這最來電;
馬燈扮演光明使,蚊娥小孩繞燈飛;
突然一聲來電了,記起作業沒做完。
有一種時髦叫“三洋”
終於盼到初中了,吵著父母買三洋;
可憐天下父母心,英語磁帶放得響;
最難讀懂少年情,港台流行最關心。
有一種娛樂叫看電視
每村電視就幾台,每台電視幾個台;
每台每天幾集劇,電視機前坐滿人;
廣告插播時間到,廚房廁所該上上。
有一種奢侈叫照相
沒有數碼和手機,照相吃肉般奢侈。
待到逢年過節時,穿好新衣排好隊;
拿到照片反複看,“某年某月誰和誰”。
有一種清涼叫電風扇
那時夏天份外涼,晚上風扇鬥誌強;
鐵扇送來風千縷,還扇死蚊蟲一片;
遇上停電老爸慘,人肉蒲扇手好酸。
有一種童年叫騎“二八”大扛
人沒車高誌氣高,腳塞角架騎車忙;
老媽派你去送飯,速度激情你主演;
老爸吃完淚滿襟:車鏈咋又摔斷了?
有一種堅韌叫搪瓷碗
那時還沒有塑料,開水瓶用鐵皮包;
水杯都是搪瓷碗,磕磕碰碰好難看;
經年累月後翻出,水杯竟與你同年。
有一種穿著叫老布鞋
那時衣服裁縫做,鞋子都是母親衲;
同學球鞋吸眼球,終於老布鞋入土;
帶著球鞋夢醒來,床下布鞋又一雙。
有一種母愛叫縫紉機
母親結婚“三大件”,踏板聲聲夢中見;
慈母手中一縷線,臨行密密逢個遍;
多年之後才發現,骨肉連接剪不斷。
有一種親情叫筷子筒
吃飯一桌座不下,四世同堂再難見;
以前筷子筒很大,父母教導我們說
“十根筷子難折斷,眾人劃槳開大船!”
雷虎:為什麽會創作這一組老物件?
夏克梁:“關注時代的變革,大家總是喜歡宏觀敘事,但是一些小細節,卻更能觸動人心。
這一組老物件,是我在創作完《再繪杭州》主體13張杭州景點之外,用馬克筆創作的小品。我想展現一些與杭州百姓相關的生活,如杭州小吃、杭州的生活記憶等,在翻看自己拍攝的街頭照片時,一張鳥籠讓我恍如隔世,於是嚐試創作了一張。畫完後,整體感覺效果不錯,於是一發不可收拾。
我所表現的這組老物件其實就是一種生活的記憶,我一直擔憂這種記憶會離我們越來越遠,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根本就沒有這種記憶,我要通過繪畫的形式讓人們留住這種記憶、留住美好”。
三年之後,和夏克梁再次見麵後,聊得更嗨了,決定再次寫寫他和他的馬克筆。邊寫采訪稿邊看他的手繪作品,當看到這組老物件時。我成了這組老物件的囚徒。可能,這組老物件對很多90後、00後來說,完全沒有感覺。但是對我這80後,尤其一直以記錄者自居的我來說,這東西太毒了。
所以,我決定給老夏的12幅馬克筆手繪配12首打油詩,緬懷那些失落的光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