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0)
2021 (539)
2022 (880)
2023 (542)
2024 (159)
2025 (15)
老北京人愛吃會吃也懂吃
爆肚、炒肝兒、炸灌腸、鹵煮、羊雜湯、豌豆黃
驢打滾、艾窩窩、糖卷果、豆汁兒、焦圈兒、炸醬麵……
一樣樣特色美食多到數都數不完!!
不過這是人人都知道的美味
其實
北京城裏還藏一些隻有老北京人才知道的吃食
雖然看起來毫不起眼
卻是北京人從小吃到大回憶裏家的味道……
許久不吃就會想這一口兒
看看你吃過幾個??
前段時間,三個外國壯漢品嚐我大天朝的臭豆腐被臭“哭”的視頻在網絡上瘋傳,對此隻能說,您老吃臭豆腐就好了嘛!幹嘛那麽想不開,非喝湯?!
老北京人愛吃臭豆腐,尤其是隻吃王致和的臭豆腐,就像外國人愛吃藍乳酪一樣,改不了…當然姆們絕對不直接喝湯!!!
最常吃臭豆腐的方法就是蘸炸饅頭片兒,饅頭片兒不裹雞蛋,隻幹炸,炸得像饅頭幹兒一樣外表酥脆金黃才最好吃。臭豆腐也有講究,澆上香油辣椒油,再撒上小香蔥,抹在熱騰騰的炸饅頭片兒上,香就一個字!!!
家裏稍長一點的老人估計都知道會做,兩樣兒麵就是白麵和玉米麵,混合在一起揉成麵團,擀成麵皮疊起來切條兒。比普通白麵更香,營養也更豐富~
因為方便省事兒還好吃,絕對是北京孩子小時候最常吃的麵食之一。想吃清淡點兒的就西紅柿打鹵,想吃口重一點的就配上小碗兒幹炸,炸醬配鍋挑兒,再加上喜歡的麵碼。難熬的夏天隻要有它就夠了!!!
有多少人不喜歡吃粗糧,總覺得剌嗓子,不過卻特別愛吃皮薄餡兒大的菜團子……
家裏老人做的大菜團子,每次都蒸一大鍋。金黃的玉米麵包裹住足實的餡兒料,每家都有獨門的調餡兒秘方,童年回憶裏姥姥做的味道!!
每次生病沒胃口的時候,一碗熱乎乎的疙瘩湯總是比藥都管用。放上滿滿的西紅柿,隨意的撒上點麵疙瘩和蛋花,方便又美味~小時候吃過的請舉手!!!
除了疙瘩湯,童年裏姥姥(或奶奶)做的美味還有好看又好吃撥魚兒。把麵和的軟一點,用筷子做成像小魚兒一樣的長條,吃起來更加筋道有嚼勁~
有的時候也叫做“打糊餅”,絕對是北京人獨創的地道的吃食~感覺有點像中式的pizza,雖然看起來很粗糙,但隻要一口你就絕對停不下來!!!
翠綠的韭菜、金黃的炒雞蛋、白色的蝦皮拌在一起,蓋在和好的玉米麵薄餅上,烙到餅底金黃焦脆,一定要餡兒多到看不見餅底才最好吃!!!
香椿十分金貴,並不是因為它的價格,而是過了吃香椿的季節,你再想吃,花多少錢也沒地兒買。而一年之中,穀雨節氣前的香椿最佳,所以說,吃香椿,要趁早……
舊時北京,私家小院裏都習慣種上一棵香椿樹,每年開了春,采摘下香椿嫩芽,送給街坊鄰居。香椿裹上麵糊,入油鍋炸,炸出來的形狀似炸小魚,所以叫香椿魚兒。那個時候誰家若吃了香椿,隔著好遠就能聞到特有的香味~
雖然聽起來不靠譜,但要相信它的味道絕對顛覆你的想象,好吃到cry~~
隻要最普通的大白饅頭,不加熱也不作任何處理,隻是切片,然後塗上厚厚的一層芝麻醬,再撒上點白糖,芝麻醬的香氣在口腔裏彌漫開來,白糖更是點睛一筆,原來涼饅頭也這麽讓人回味無窮!!!
如果你沒有聽過糊塌子,那你肯定不是老北京人……
簡單來說就是加了西葫蘆絲的雞蛋餅,據說正宗的糊塌子是不加鹽,攤出來的餅要蘸著蒜末、醬油調成的汁兒一起吃,才能吃出西葫蘆的清香味兒!!
老北京人好像對於芝麻醬總有一種莫名的好感,涮羊肉要蘸、吃饅頭要擱、喝麵茶要放、糕點裏要加……就連烙個餅都要放的滿滿的~
芝麻醬糖餅好吃的訣竅就是——麻醬放!放!!放!!!紅糖擱!擱!!擱!!!
薄薄的香酥餅皮,配上層層可見的麻將紅糖餡兒,怒吃一張不叫事兒!!!
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種麵食小吃。據說已有近百年的曆史,製作過程中煮炒兼用,顏色焦黃,吃起來又綿軟又有勁,越嚼越香。
青豆、黃瓜、胡蘿卜一個都不能少,方便又美味的一鍋出,絕對是老北京人回憶裏最常吃的一個美味!!
人們對於味道的記憶總是最深刻的
你也許會忘了十年前看過的風景
但你絕不會忘了十幾年前曾吃過的北京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