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的歲末,靜夜裏,我帶著耳機躺在床上聽李斯特的《巡禮之年》。《Le Mal Du Pays 》單音構成的主旋律彌漫在夜色裏,淡淡的而清晰的,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扣在心上,去除了所有華麗的裝飾音,訴說著人類最樸素的情感。它是收在《巡禮之年》的《第一年:瑞士》的第八首曲子。
LeMal Du Pays 是法文,用來表示鄉愁,憂思之類的情感。喜歡這首曲子起源於村上春樹的《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我其實並不是很喜歡村上春樹的作品,因為不喜歡字裏行間透著的疏離和壓抑。但是我很喜歡他的音樂品味。以前我聽這首曲子並沒有特別的感覺,隻是覺得它旋律優美,和李斯特的風格不太一樣。但是當它成為多崎作的青春成長故事的背景音樂時,那淡淡的鄉愁在我耳邊揮之不去。
作高中時代因為做義工,結識了四個好朋友。他們建立了一個親密和諧的小團體。除了作,其他四個人的姓裏都帶有色彩:瘦小性急成績出類拔萃的赤先生,高大健壯的熱血運動員青先生,美麗高雅內向富有音樂才華的白小姐,長相平平但活潑可愛幽默的黑小姐。作的內心很自卑,覺得自己麵目平庸,沒有個性,缺乏色彩,是個空無一物可有可無的容器。
作的唯一亮點是他從小就有個愛好,喜歡觀察火車站。高中畢業後,其他四個人都選擇留在家鄉名古屋讀大學,隻有作進入了東京一所工科大學學習建造火車站。二十歲時,他突然被小團體拋棄了,所有的人不再和他聯絡。作的心靈深受重傷,從此無法和任何人建立親密的關係。直到三十六歲時,他的女朋友發現他的內心有很嚴重的傷痕,鼓勵他聯係其他人找出為什麽被小團體拋棄的原因。此時,白已經死於一場詭異的謀殺,黑遠嫁芬蘭。十六年後,作回到名古屋,拜訪了赤和青,並且萬裏迢迢來到芬蘭和黑重逢。
Le Mal Du Pays 是白喜歡彈奏的鋼琴曲。在突然拜訪每一個昔日好友的末尾時,作都會貌似不經意地問,“你還記得李斯特的LeMal Du Pays嗎?”赤和青都不記得了。隻有黑也一直難忘這支曲子。兩個異鄉人在芬蘭湖邊度假別墅裏一起聆聽它。無限延伸的白樺林的盡頭是寬闊碧藍的湖麵。風從湖麵吹來,音樂的細語和著風吟,就象灰田告訴作的話,“LeMal Du Pays 意思就是由田園風光引起的鄉愁”。
2015年,也是我的巡禮之年呢。
各種機緣,今年我和很多很久沒見麵的朋友相聚。
春天,搬去加州的好友回到德州和我分享她的幸福快樂的新生活;夏天,在溫哥華登上前往阿拉斯加的郵輪前,胖子特意到維多利亞港口一聚;秋天,小強同學來出差,一起在一家日式餐廳“圍爐夜話”。更加難忘的是,夏天回國見到了很多多年不見的大學和中學同學。
多崎作被朋友們拋棄後,在痛苦中成長,容貌有了巨大的改變,他看著鏡中的自己,覺得自己仿佛被裝進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容器裏。
多年以後,再見老友,有的人褪去青澀,仿佛裝進了一個更華美大氣的容器,並且從裏往外散發醇厚的香氣;有的人讓我覺得好像穿越時空了,我們仿佛不是分別了二十年,而是兩天,自然而然地親密隨意;有的人好像裝進了一個很不同但仍然叫XXX的容器,因為有我們共同成長的時光作紐帶,讓我們重新認識吧,“嗨,你好!”
被稱為“鄉愁詩人”的餘光中說,“故鄉總能回去,時光不可倒流。山河或許長在,但親人和友人不能點穴或冷凍,五十年不變地等你回去,何況回頭的你已不再是離鄉的你了。。。。。所以鄉愁不全在地理,還有時間的因素,其間更綢繆著曆史與文化。”
這句“故鄉總能回去”,非常溫暖地安慰了我。南京,我出生成長的城市;北京,我求學的地方。無論城市如何日新月異千變萬化,無論如何經常地被出租車司機嘲笑,我的心是安定的,我知道它們永遠在那裏,我總能回去。和姐姐逛隱於鬧市中的小書店,店門前的梧桐樹蔭不僅隔斷了外界的喧囂,而且靜止了光陰。重訪大學宿舍,柯柯爬上她曾經靠窗的上鋪,回眸一笑,笑容依然調皮。一切都那麽熟悉,我仿佛覺得自己從未走遠。
而“時光不可倒流”,每個字都象Le Mal Du Pays的每個音節,勾起心中多少悵然。再回到故鄉,我隻能去山上的墓園看望爸爸了。回不去的(故鄉,時光,親情,友情,愛情…)都是鄉愁。多崎作喜歡觀察火車站,在他眼裏,車站是連接人們的去處和歸宿的紐帶。鄉愁是我們對來路深情的回望,純真年代的溫暖伴隨我們走向遠方,走向未知的歲月。
並不是一切都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裏。
巡禮逝去的青春。
Liszt - Années de pèlerinage - I. Suisse - 8. Le mal du p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