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燕語千言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人生何處非迷宮 -- 《Maze Runner》觀後感

(2014-10-08 16:42:23) 下一個
   最近帶孩子們去看了電影 Maze Runner. 影片根據James Dashner 的同名係列小說改編。大寶早已讀完了整個係列,當電影在九月上演的時候,他就迫不及待地拉著我去看了電影。
   這是一部關於男孩子的科幻電影,影片進行到一半,才有唯一的一個女孩子加入。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因為有Divergent, Hunger game 珠玉在前,甚至顯得有點缺乏新意。但是那個迷宮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男孩子們憑著勇氣熱血和智慧在充滿危機的迷宮裏迷茫而執著地尋找著出口,讓我還是想為他們和我的男孩子們寫點文字。
   影片開始時,Thomas 醒來,驚恐地發現自己被裝在一個籠子裏,送到一個被稱為Glade的部落裏,而他什麽都想不起來了。Glade裏有幾十個和他一樣失去記憶的男孩子們,每個月會有一個新的男孩被裝在籠子裏和一些生活用品一起送來。四周是巨石築起的高牆,外麵連著石塊築就的無比複雜的巨大迷宮。每天石門會自動打開,規則允許他們中的兩個Runner從石門進入迷宮,努力尋找出口。迷宮每天都在變化,而且由既象蜘蛛又象機器人的凶殘致命的Grievers守護. Runners必須在天黑前回到部落,不然就會被Griever殺死。這個部落已經成立了三年,他們還是被困在這裏。他們有幾個資深的男孩 Gally, Alby, Ben, Minho負責管理。男孩子們搭草棚,睡吊床,種植一些蔬菜,很田園風光,看起來象Boy Scott的野外露營,除了那四麵的高牆和迷宮。
   Alby Thomas 很友好和善,幫助他適應這裏的生活。但是Gally一開始就討厭他,他們打了一架,然後Thomas想起了自己的名字,可除此以外,他仍然什麽也想不起來。有一天,AlbyMinho照例出去闖迷宮,傍晚回來時,AlbyGriever襲擊受了重傷,大家守在石門這邊,絕望地看著他們再也無法穿過石門,回到他們中間。這時Thomas不顧一切地在石門關閉之前衝進去,幫助AlbyMinho。當第二天傍晚石門重新打開時,ThomasMinho居然殺死了一個Griever,並把重傷的Alby帶了回來。
   Gally 提出要懲罰Thomas,因為他違反了一次隻能有兩個Runner進入的規則。而Ben Minho 支持Thomas成為一個RunnerMinho 一起去迷宮
    這時籠子又帶來了一個人,這次是一個女孩,並且有張紙條說”She is the last one”。女孩記得自己叫Teresa, 並且似乎認識ThomasAlby醒來了,卻陷入了絕望。
    Griever展開瘋狂的報複,燒毀了他們的窩棚,殺死了來不及逃走躲起來的男孩子。Alby也死了。Gally 和他的支持者們要處死Thomas,他說,“This is our home.” 他認為是Thomas 不遵守規則,惹怒了Griever,毀掉了他們的家園Thomas 說,“This is not our home. We don't belong to here.” 然而更多的人站到了Thomas的一邊。他們拿起了木棍短刀等簡陋的武器,勇敢地義無反顧地衝向了迷宮。他們終於殺死了Griever苦苦尋覓三年的EXIT 輕而易舉出現在他們麵前,讓我有種參禪的感覺:除去心魔,迷宮一樣的世界就變得簡單而清明。
   他們走出EXIT來到了一個遍地死屍的科學實驗室,發現了事情的真相。迷宮為什麽存在?一係列的謎請自己去看電影吧。
   本來以為PG-13 限製級的電影對小寶來說太暴力刺激了,但是諷刺的是,看電影時小寶還時不時微笑地拍拍我,安慰一下我受驚嚇的脆弱的心。影片結束時,請大家觀看續集,孩子們已經等不及了。下次,堅決地讓爸爸帶他們來看。
   值得一提的是演Minho的韓裔演員 Ki-Hong Lee健壯,俊朗,陽光,勇敢,機智,對Alby生死守護不棄不離,和Thomas團隊合作配合默契,和Ben 一起抉擇富有眼光和決斷,為亞裔男孩塑造了一個很積極的形象,我看他的小眯眯眼都覺得很親切,比都教授有魅力多了。
   看完電影,和孩子們討論。我問他們,為什麽Gally 這麽恨Thomas 呢?
   大寶說,“Because Thomas was always curious. He kept thinking, asking and he often broke the rules. Gally was kind of the slave of Grievers. He would rather give up his freedom, but follow the rules. “. 他接著補充說,”When you are small and young, you have to follow the rules; but when you are big and strong, you can break the rules and change the  world."

    我告誡他,'No matter how strong you are, you can’t break some rules such as God’s rules and the laws.'
   我問他,"如果象電影結束時Dr.Paige說的,外麵的世界其實更糟,充滿了更殘酷的暴力和殺戮,也許他們呆在Glade更好呢?"
   大寶說,"They fight for freedom. Even though the world may be worse, they can try to change the world. "      

   我對他的想法感到驚訝。
   魯迅在《呐喊》自序中寫道:"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麵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麽?

   我在十二三歲大寶的年紀時,讀以上文字,隻覺得心裏充滿荒涼,就算毀壞了鐵屋子又能怎麽樣呢?還不是列強環伺。
   而影片中的孩子們,即使外麵的世界可能更糟,仍然勇敢地衝出迷宮。當Thomas呐喊誰與他一起戰鬥時,大多數人站到他一邊,隻有寥寥幾個追隨Gally

   如果廣電部批準進口這部電影的話,那太缺乏政治敏感度了,看不出美國利用文化娛樂輸出它的價值觀的意圖。影片中的高聳冰冷令人窒息的高牆代表規則,很容易讓人想起柏林牆,集中營等,而Griever象征著專製殘暴的國家機器,Gally是奴化的官僚代表。也許是我上綱上線過分解讀吧。無論如何,從娛樂的角度來說,這是一部驚險刺激精彩的電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wumiao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影評和對孩子的啟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