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大學生就業和工資問題是由於供給過多(嬰兒潮和高教擴張)以及技術訓練和需求的不匹配。
我們基本上取得了一個共識:那就是中國大學生就業和工資是取決於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係。
隨後,我引用了David Card和Thomas Lemieux2001年的一篇文章,他們發現美英加的嬰兒潮(尤其是大學生)沒出現這種供給上升,就業和工資下降的現象。
他們(還有俺)給出的解釋是:
(1)人家沒搞教育大躍進,所以大學生供給不僅沒增加,而且是相對的少了;
(2)50年代嬰兒潮這代人在美英加引發了新技術革命。信息通訊技術席卷全球,使得他們成為經濟全球化下的超級明星。美英加的這代人是新技術(也就是高生產力)的象征,市場對他們的需求相對的高了。
所以,美英加的嬰兒潮大學生最終沒變成社會棄兒,而中國的嬰兒潮大學生卻在邊緣化。其原因就是國家的教育政策和嬰兒潮的自主創新機製不同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時也,運也,命也(群和時代)!
那麽,當代大學生如何破解這個局呢?
傳統的人力資本理論認為,增加個體的人力資本的途徑有三:教育,工作訓練和移民。
先說教育,99年後的大學生在教育上是吃了大虧(技能訓練的矯正時間太少)。牆內損失牆外補,既然套牢了,就在學校多待一點時間,以時間換空間。學校待的時間長一點,得到指導的可能就更大些,技術等級可以提高一些,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高等教育擴張後,研究生教育也立刻擴張。
90年代我在中國讀研究生時,全校不到100名研究生,博士也就3,5個。50多個教授一人帶一兩個學生,每個星期除了上課,就是和導師坐而論道,和英國的導師製差不多。前兩年回去,全校將近2000名研究生,一兩百博士生。以前的老教授卻已經死了一半,年青的沒有一個能提得起來的。我想,其他院校也大致如此,理工科院校可能好點。
所以,搞高等繼續教育是換湯不換藥,慢性自殺罷了。
再說企業培訓. 企業家不是傻子,能夠理性預期到這幾屆的畢業生生產力比較低。他們會縮小自己的需求。這種情況在經濟衰退時更加嚴重,大學生不如熟練工好鑒別。所以,有沒有機會得到企業培訓都是成問題的。
另外一點就是,人力資本分兩種:一般性人力資本和特殊性人力資本(Gary S. Becker )。前者包括語言,計算和原理等通用知識和技能,在什麽單位都用得上的。這種人力資本主要由教育提供;而後者就隻能在特定的單位用的上。企業培訓會側重隻和本企業有關的特殊性人力資本。因為,如果企業送員工去讀大學。員工在畢業以後,一般性人力資本上升,可以跳槽到其他公司。所以,企業培訓隻會注重特殊性人力資本,替代不了教育的作用。
最後說移民,其實中國近年愈演愈烈的出國潮也是嬰兒潮尋求人力資本不衰退的結果。到發達國家留學乃至移民是保證個人技術水準的,尤其是一般性人力資本的方法。能出國當然好,對自己對國家都有利。可是,出國費用就是這個方法的壁壘。
現在國內的有些官員認為大學生不要就盯著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要到邊遠地區去鍛煉。這是和當年解決中國50年代嬰兒潮的辦法一樣,上山下鄉,也是一種移民吧。
且不說,要你受了四年大學教育,還沒有回報父母,就去邊遠地區你願不願意?本來人力資本就少,去了以後就直接清零了,這就是DIS-SKILLING的問題。在6070年代叫返盲現象,就是受過教育的人重新變成文盲。現在,隻是程度不同。
好了,傳統的三種辦法都在國內用著,但是都行不通,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又有一些禦用文人跳出來,你看,美英加通過創新解決了嬰兒潮就業問題,我們也要搞創新。
於是,什麽大學生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業孵化器,大學生輟學辦公司等等風起雲湧,恨不得再造一百個BILLS GATES。
這恐怕是癡心妄想!
這個帖夠長的了,下一帖就講創新和製度(尤其是民主製度)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