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05 聖地之行 -- (1)

(2009-03-08 13:35:31) 下一個

第一部分 死海

按照計劃我的第一站是死海中部的恩蓋迪 (Ein Gedi ,又稱隱基底 ) 。於是便直接前往耶路撒冷長途汽車站搭乘前往該地的汽車。 汽車一出了耶路撒冷,越往南行便感覺到周圍的景色是越來越荒涼,每隔一段距離就有牌子顯示當地低於海平麵的距離。數字逐漸變大。最終顯示離海平麵以下 398 米。

一路上看到有些衣著陳舊的人趕著羊群。一打聽他們是貝都因人, 一群處於社會底層的遊牧民。

恩蓋迪綠洲位於死海中部,據聖經記載大衛王曾在此躲避掃羅王的憤怒。也是在此地,大衛饒了掃羅的命 ( 見撒 母 耳 記 上 24 章 ) 。在 " 雅歌 " 中則浪漫地寫道 :" 我以我的良人為一袋沒 藥,常在我懷中。我以我的良人為一棵鳳仙花, 在隱基底葡萄園中 。 "

路上還碰到三個台灣青年,他們都在歐洲學習, 假期結伴來以色列旅遊。在以色列我很少見到亞洲人。當天我便投宿在 Beit Sara Youth Hostel 。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一個青年旅社。見下圖,荒漠中的綠洲 -- Beit Sara Youth Hostel

下午稍作了一些休息,便搭車去 Ein Gedi Spa 礦泉療養浴場。渾身塗滿了死海的黑泥,據說這泥有益於皮膚健康。也不知是否如宣傳的那麽好,因為心疼所花的費用,本人塗了二遍以加強效果,希望物有所值。臨走時買了一大堆用死海泥或鹽做的護膚品。在死海上飄浮並不象明信片拍的那樣逍遙自在,得小心翼翼平躺在水麵上,躺下起來還不能幅度太大,以免鹹水濺入眼中,站起來時還得旁人相助。許多猶太人每年冬天從美國回來,在死海邊療養。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好多在以色列的猶太人都能講純正的美國英文,一問要麽曾住在美國,要麽現在住在美國。二國之間的關係實在是不一樣的密切,民間更是如此。

第二天一早,去了 MASADA( 梅察達 ) 國家公園。梅察達對猶太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不僅僅因為它還殘存著大希律王的宮殿, 並且它在猶太人曆史占有特殊地位。公元 70 年,當羅馬人攻占耶路撒冷並毀壞了第二聖殿後, MASADA 變成了殘存的熱心黨人的避難所,全以色列的最後的固守地。 967 個人, 包括婦女和孩子,擊退了 15000 羅馬人。但最終還是寡不敵眾。為了不受異教徒的侮辱,除了 7 個婦女孩子,其餘人全部自決。猶太律法是不允許自殺的,但猶太人堅信那些抵抗者最終會進人天堂。 梅察達對現代以色列而言已是抵抗的英雄象征, 每年以色列國防軍都會在此宣誓 : "Masada shall not fall again" 。

MASAD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