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次難忘的藝術盛宴》--記柏林愛樂樂團訪芝加哥音樂會

(2009-11-17 20:55:37) 下一個

標題實在有點老套,像是小時候作文題目,不過實在也想不出有更好更貼切的題目了。昨天( 11 月 16 日),做了一回追星族,坐了來回近 4 個小時的長途汽車,去芝加哥 Symphony Center 聽了一場由 Sir Simon Rattle 指揮柏林愛樂樂團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的音樂會。

曲目包括:

  1. Wagner
    Prelude to Die Meistersinger von Nurnberg

  1. Schoenberg
    Chamber Symphony No. 1, Op. 9b

  1. Brahms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73

當柏林愛樂樂團一奏響瓦格納的《紐倫堡的名歌手》序曲時,立刻被那絢麗的旋律所吸引。說實話,瓦格納的作品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覺得深奧難懂。但是此次聽了柏林愛樂樂團演繹的這個作品,一窺瓦格納作品中莊嚴優美抒情的一麵。有機會得好好聽聽瓦氏的作品。

Schoenberg 的名字是第一次聽到,他的第一室內交響樂總體來講不太好懂,旋律性不是特別強,但是能體會到各種樂曲在曲中的豐富的表現力。個人猜想 Sir Simon Rattle 選擇此曲大概是為了體現柏林愛樂樂團以及他本人豐富的演奏範圍包括從古典音樂到當代音樂。

下半場,是盼望已久的勃拉姆斯的第二交響曲。第一樂章以寧靜與抒情的氣氛開頭,非常具有旋律性和歌唱性。以前聽這部交響曲,總是隻注意第一樂章,而忽略了後麵三個樂章。可是這次,當第二樂章響起時,莊美沉思的樂曲立刻抓住了我的心。不知道為什麽勃拉姆斯的作品讓我更能感受到德奧民族最深沉的風格,在冰冷粗硬的外殼中蘊含著一股溫暖人心的情愫。堅毅而有力的第四樂章結尾使全場掌聲雷動。 Sir Simon Rattle 在觀眾們的掌聲中一次次謝幕。盡管音樂廳的外麵黑暗而寒冷,盡管自己還得坐近二個小時的灰狗才能回到居住的城市,但是攝人心魄的音樂讓人如此的激動不已,我也記不清自己有多久沒有被音樂這麽深深感動過了。 

 
這是卡拉揚指揮的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的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第二樂章片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