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ood Earth - 讀賽珍珠的《大地》
(2011-10-24 08:51:24)
下一個
美國作家賽珍珠的《大地》(The Good Earth by Pearl S. Buck)是這學期女兒班級文學課必讀的經典之一。文學課的老師已經約好輕舟,在班級賞析閱讀名著後,到學校與學生們分享討論。
輕舟最早在林語堂先生的文章裏了解到中國通的美國女教授賽珍珠,來美國後曾經看過根據她小說改編的電影,由美國人演中國清末農村的故事,情節忘了,但很好奇,覺得這位美國女作家不簡單,對中國地理人文很熟稔。閱讀了《大地》,上網查作家生平,才了解到賽珍珠的雙語言雙文化背景。
賽珍珠原名Pearl Sydenstricker Buck,1892年出生在美國弗吉尼亞州,4個月大,她隨傳教士父母來到中國,童年在江蘇鎮江度過,中文是她的母語,學會漢語後,她母親才教她英文,她語言文字天賦極高,7歲就能用雙語寫作。17歲回美國,在弗吉尼亞州倫道夫美可女子學院(Randolph-Macon Woman's College)攻讀心理學,畢業後回中國,1917年與傳教士約翰·洛辛·布克結婚,從事傳福音工作。婚後隨丈夫遷居安徽北部的宿縣,在此期間的生活經曆成為聞名世界的《大地》的主要素材。後來他們夫妻到金陵大學任教。關於傳福音,她主張,基督徒少談多做,認為基督徒傳教士要給中國實實在在的服務,譬如教育、醫療和衛生。
賽珍珠於1922年在廬山牯嶺開始嚐試寫作,1931年發表長篇小說《大地》,立即成為1931和1932年度美國最暢銷小說,1932年獲得普利特獎 (Pulitzer Prize),又在1938年成為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女性。賽珍珠1934年離開中國。1937年抗戰爆發後,她為中國的反侵略戰爭奔走。許多美國人正是通過賽珍珠的小說了解到中國,為中國抗戰解囊相助。在她的一生中,賽珍珠創作了超過100部文學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地》。她作品的題材包括小說,故事,劇本和兒童故事。她的作品和生活有著緊密的聯係,通過作品,她試圖向讀者表明:隻要願意接受,人類是存在著廣泛的共性。
值得一提的是,賽珍珠精通漢語,對中國小說有極高的評價。她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儀式上的致謝詞便是以《中國小說》為題,她說:中國的古典小說與“世界任何國家的小說一樣,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一個真正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應該知道《紅樓夢》、《三國演義》這樣的經典之作”。而賽珍珠也是最早將《水滸傳》翻譯為英文的作家,英文書名源於《論語》的名言"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內皆兄弟)。
女兒霏與輕舟一起讀英文版《大地》,常常問我,過去的中國真的這樣嗎?賽珍珠的文字將我們帶入清末民國初期的安徽農村的農民王龍(Wang Lung)的一生。王龍本是貧窮的農民,黃土地是他靈魂的支點,他辛勤地開墾勞作,慢慢有了積蓄,娶了在富人家做飯的奴仆歐蘭(O-Lan)做妻子,然後逐漸買了地,有了孩子,饑荒時流離到南方拉黃包車,獲得意外之財,因心係北方的黃土地,回到故土,買了更多土地,成為地主,靠收租過富有的日子。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小說的妙處卻是女作家對中國農村生活史詩般的勾勒,他們的飲食居所,風俗習性,心理描寫,性格特征。
閱讀這本名著,仿佛看到在中國長大的賽珍珠親曆見證著鄰居王龍的生活:憨厚樸實、吃苦耐勞的王龍,沉悶精幹、任勞任怨的歐蘭,金絲雀一般美麗嬌小的蓮花 (Lotus),尖刻貪財的杜鵑(Cuckoo),還有饑荒那年出生,差點兒被賣了,心靈受了摧殘而變傻的女兒,性格各異的三個兒子,晚年王龍的幼妾梨花 (Pear Blossom)。。。這些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霏問了我很多問題,比如,若歐蘭第一胎是女嬰,王龍為什麽會認為是惡兆?歐蘭可以自己接生孩子?善良的歐蘭為什麽掐死新出生的女嬰?為什麽說生女孩子就是生奴隸?於是告訴霏,農耕為主的舊時候,勞動力決定了利益;男尊女卑的社會,父母認為饑荒時誕生的女嬰給他們帶來的隻是累贅。傳統中國文化,兒女體膚受之父母,父母有權利結束或拋棄幼女的生命。也是為什麽美國接觸到不少中國認養孩子,清一色的女孩,可悲的現實。
歐蘭一心一意地與王龍並肩耕田勞作,勤儉持家,家境漸佳;農閑時,王龍去妓院,為了取悅貌美的蓮花,居然將歐蘭唯一珍藏的珍珠要來,送給蓮花,並娶她做妾。多年以後,蓮花年老色衰,王龍垂戀比他孫子還小的丫頭梨花,而梨花居然願意為主人效勞。王龍也有內疚的時候,歐蘭質問他,“我為你生了兒子,你卻招妾?”王龍羞愧,但他用“富有的人都是這樣的,我對你已經不錯了”為借口自我安慰。於是脫貧致富的王龍走上了舊中國財主的道路,招妓取妾,擴房建屋,財富都用在自己家庭。兒子們要麽虛華,要麽貪心,應了中國的老話“富不過三代”。不僅聯想到我居住的賓州哈城郊區的赫熙先生(Mr. Hershey),赫熙先生生產製作巧克力,盈利甚豐,但他的妻子在1901年得了一種病,無法生育,這對基督徒夫婦決定為孤兒辦寄宿學校 - 彌爾頓赫熙學校(Milton Hershey School),100多年過去了,赫熙夫婦早已離世,而每次經過赫熙郊區,看到小山丘上井井有條的彌爾頓赫熙寄宿學校,想到那些得到祝福的莘莘學子,心生感動!
這本書主角王龍從年輕到老年,民國初期二十來歲的王龍,到王龍七十多歲,跨度五十年的故事沒有談及軍閥內戰,日本侵略等重大曆史事件。顯然與作品寫於 1931年,以及作家1937年離開中國有關。雖然小說對當時的政治背景、和超越家庭以外的社會衝突描寫很少,略有不足;但這本跨文化的中國農民傳記作品,將那時候的農家生活描繪得逼真細膩,紀實傳神地介紹給西方讀者,不愧是美國文學的經典。
《大地》語言簡潔,原著是英文,但仍可以窺見中文作為母語對美國作家的影響,比如,她用“one moon"而不是用英文的“one month"來表達一個月;英文的“午飯”她用“noon rice";賽珍珠善用中文形容詞,讀到英文的那句“a belly full of knowledge",禁不住會心地笑,原來中文“滿肚子的學問”用英文表達起來是那麽妙趣橫生。
美國女作家賽珍珠在中國居住四十餘年,生前曾加入中國國籍。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以後,她支持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的專題“重新看中國” 節目,並申請訪華,但是由於當時的政治氛圍,她的訪華申請遭到拒絕。1973年5月6日去世,葬於賓州普凱西的綠山農場,再也沒有回到她熱愛的中國大地。她病逝後,按其遺願,墓碑上鐫刻“賽珍珠”三個漢字。
Reference 參考
Buck, Pearl. The Good Earth.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1931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1938/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arl_S._Buck
http://baike.baidu.com/view/68113.htm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lton_Hershey_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