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舟一葉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很樂意 It's my pleasure!

(2010-09-15 20:20:18) 下一個

Jessica在哈城市政府前留影

 

 今天(周六)天氣太好了,不願辜負好時光,一大早我們到市區島,Jessica和輕舟沿江漫步,霏,安與爸爸一起騎單車。這還是Jessica第一次到哈城市區島玩,一路上輕舟為她拍了許多相片。

 

 夜晚霏、安睡下了,Jessica邀請我們到她的房間與她在中國的媽媽視頻。也是第一次與Jessica媽媽通話,世界很小,原本不相識的兩家人,隔著千山萬水,卻因著Jessica認識。我們相談甚歡,距離近了。

 

 周末與Jessica相處時間很多,也更加了解她,Jessica是個聰明、勤奮的孩子,很有潛力。既然是她的美國媽媽,輕舟與她直言不諱了。告訴Jessica,美國文化,家庭成員互相幫助,都會說"Thank you (謝謝)"。比如,傑明晚餐常對輕舟說:“Thanks for the dishes. They're so delicious. (謝謝你做的美味,真是太好吃了。)”女兒霏每隔一兩天拖地板,輕舟誇霏道:“Thanks for mopping. What a good girl you are! (謝謝你拖地,你真是個好女孩!)”弟弟安幫助姐姐洗碗,霏對弟弟道:“Thank you so much for the help. (多謝你的幫助。)同樣的,輕舟告訴Jessica,若我開車帶她到店裏買衣服,衣服買好了回到車裏,記得要說,“Thank you. (謝謝你。)”Jessica 驚訝道,“在中國不熟悉的人幫助我,我才說謝謝。家人幫我,若說謝謝,感覺生分呢。”輕舟解釋道,“美國文化,父母子女是親人,也是獨立的個體,互相幫助,不論是來自父母、配偶或者孩子,總要發自內心地說謝謝,以表感激。”

 

  還有要來美國讀書的中國小留學生,通常想著要考好SAT, 而忽視了個人的其它綜合能力,如領導才能、服務他人的心態、創意等等。Jessica問輕舟,我可以去你的班級看你教書嗎?“當然可以,”輕舟道,“也許你可以義務幫助美國大學生學習中文,這是服務他人的一個例子。”

 

  下午與Jessica一起去Costco取相片,我多洗了幾張,專門送給Jessica。照片上有Jessica第一天來哈城時,在“歡迎”冰激淩蛋糕後麵的陽光笑顏;有我們一家到戶外店 Bass Pro Shop的五人全家福;還有她在赫熙公園的快樂身影。。。翻看完相片,Jessica 笑著對輕舟道:“Thank you.(謝謝!)”輕舟高興地擁抱 Jessica,回道:“It's my pleasure! (我很樂意呢!)”

 

  很有喜樂的一天,值得一記,你說呢?

 





















圖文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0e53690100le43.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