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子(Satoko) 是我十一年前紐約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 的日本同學,我們同歲,那時都是二十出頭,她剛從日本來美國,選修語言係的課。我在修文學碩士學位,也選修一門語言係叫“雙語學”的課。在那堂課上,我們認識並一直保持著聯係。
聰子長得並不顯眼,中等個子,眼睛不大但彎彎的如新月,圓臉豐滿而白皙,留著披肩發,前額齊一排劉海,微笑時臉頰現一對酒窩,平添幾份韻味,也讓人感覺很純樸親切。那是我在雪大的第二年,剛買了我的第一輛車,二手的Honda Prelude,聰子和幾個單身女孩常搭我的車去買菜,記得我們圈子裏有來自北京的潔,台灣的雲,廣州的晴,有時馬來西亞的玲也加入我們。因我是司機,又接載她們,被她們稱為“娘子軍首領”。
周末聰子的美國男朋友道格(Doug)常開車從外州來看望她,並帶她去附近的日本餐館吃飯。聰子和道格在日本東京認識並相戀。道格曾經是美國駐日本的空軍工程師,那年他在賓州的父母很高興他們的兒子從日本服役回來時,帶回了一位東方女朋友。道格很細心周到,有一兩次我們見麵,他總很真誠地向我道謝,感謝我平時對聰子的照顧。受基督徒的道格和他家人影響,來美不久,聰子也受洗成為基督徒。
我曾參與幫忙組織雪大國際學生聯誼會的活動,每有活動,總通知聰子和其他新生參加,有一次聯誼會組織 “Potluck” (每人帶上一份菜來參加的聚會),她對我說,她想參加,隻是不知作什麽菜好。我說可以作日本Sushi,她說她沒有材料,不好作。我隻好隨便幫她想了一道菜,“洋蔥炒蛋如何?” 聚會時,她果真帶上了日本風味的洋蔥炒蛋,她的菜味道如何,早忘記了,隻是她居然對我“言聽計從”,讓我印象很深。
雙語學的最後一課是每個學生作期末學術報告演講,我忘記了聰子的課題,但我清晰地記得,在她的報告裏,她提到,日本曆史上很長時間是在向中國學習,因為中國語言文化很先進,為了達到目的,日本曾pay tribute to China to win favor(向中國納貢,以獲得中國的好感),從而學習中國文化。她真實客觀的報告讓我對她刮目相看。二戰時日本侵略中國,犯下滔天大罪,戰後,也沒有誠懇道歉。我與聰子因為泛泛之交,從未談論敏感的曆史和政治。她的報告讓我感覺到她嚴謹的治學和真誠的人格。
一年多以後,聰子轉學到賓州附近靠近道格家的一所學校。本以為我與她將失之交臂,想不到的是,聰子居然每年聖誕節必寄聖誕卡給我,並附信,十年裏,我了解到她和道格結婚,三年後有了第一個女兒Alison (愛麗森),愛麗森兩歲時有了妹妹Emma (愛瑪),他們一家因為道格空軍服役基地的變動而變動。幾乎每兩三年搬一次家,他們在西海岸加州南部住過,在東海岸弗吉尼亞州和馬薩諸塞州住過。聰子曾在她女兒的雙語幼兒園教過日語,也曾用雙語寫過童話捐給學校,有一年她第一次帶女兒去日本住了半年。道格也抽空去日本看她們,遠離日本好幾年的道格告訴聰子,他體會到長期在異國生活的不易,他已不習慣日式早餐的鹹魚粥。信裏,聰子告訴我,道格很感激她選擇長期生活在美國。
每年聖誕節我養成了等收到聰子和道格的聖誕卡後,再作回複的習慣,因為常常他們住址有變動。每次回複,我也告知我的近況。就這樣,我們通了十年信。
去年夏天我們全家因傑明工作調動而搬到賓州,安定下來後,我給朋友們寄去新地址。去年冬天聰子的聖誕卡來得比往年早,卡上她告訴我,他們聖誕節要來賓州看望道格的父母,屆時,他們會順路訪問我們。我立即回卡,歡迎他們全家來玩。聖誕節第二天的下午,他們一家如期而至。
一別十年,再次見麵,兩人都挺激動。愛麗森和愛瑪如聰子給我從前寄的照片一般秀美靈巧。我的兩個孩子和她們年齡相符,很快就玩起來了。我和聰子互相打量著,我告訴她,她還是老樣子,隻是比以前消瘦些。聰子說,我也是老樣子,也比從前瘦了些。我用幾種水果榨成鮮果汁 (Smoothie)請他們, 大家都喝得讚不絕口。好學的聰子立即向我要了recipe(製作法)。聰子告訴我們,他們半年以後,又要搬家了,這次是搬到西部的猶他州。聰子不無擔憂地說,以往幾年雖常搬家,但都是住在有多元文化的城市,猶他州似乎文化貧瘠。我們也感歎他們一家在輾轉變換中相愛相守很不容易。這一年來我有時想著聰子,想著她能否適應猶他新環境。
前兩天,聰子和道格的聖誕卡如期而至,信裏有許多全家照片,有愛瑪第一天上學的相片,有愛麗森遊泳的相片,還有全家在山坡前,花園旁,岩石洞門前,河邊垂釣等眾多相片。看來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她的卡上寫著 “We moved to UT this summer. We love to be surrounded by the nature. As a family, we started to learn skiing.” (我們今年夏天搬到猶他州,我們喜愛被大自然環繞,我們全家開始學滑雪。) 原來,在人文普通的猶他州,他們一家與自然為友,是再好不過了。
---
寫於2007年12月27日
曾發表於華夏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