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舟一葉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個人資料
正文

海外中文教學(1)小心得

(2008-07-12 11:57:00) 下一個

在海外教孩子學中文不容易。目前我在家裏開“私塾”,業餘教三個班級中文,他們文化背景不同,進度最快的是父母來自中國的4個孩子(包括我的兩個孩子),其次是父母來自香港的兩個小兄弟,還有美國一家七口人,包括五個孩子。三個班教材不同,教法各異。幾年前我業餘周末曾在紐約雪城中文學校教書。那兒中文學校辦得如火如荼,我喜歡孩子,也喜歡教書,曾被雪城中文學校評為“優秀教師”-- 很榮幸!以下是我那時寫的教書心得。  

中文一年級教學小心得

2005/6/21 

上周末看著我教的一年級的七個學生在台上做結業表演,很為他們這一年來的進步而感到驕傲。趁著暑期時間,記下這一年來與孩子們在一起教學互長的心得。      

1.  課堂表演能力     大多孩子在上一年級前,都還不會寫字,而這一學年裏,根據馬立平教材,學生要掌握20個筆畫,24個表意部首,72個生字。除了教他們寫字,布置作業給他們在家練習,小測生字外,一個很有效的辦法就是常讓孩子們在黑板上寫新學的生字,筆畫和部首。孩子們的表演欲都很強,每次都爭先恐後地等著到台上寫。台上表演寫字的同時,也是監督孩子是在畫字呢還是真按筆畫順序在寫字? 

2.  想象力   一年級孩子中英文詞匯量也許有限,但他們的想象力卻是無窮的。當我在教他們唐朝駱賓王的“鵝”時,我讓孩子們試著想象天鵝在水裏漂遊戲水的樣子,伴著想象力,我講解著詩,並用手勢語表演著“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不一會兒,我就看著這七個孩子手舞足蹈地邊念邊表演著這首詩歌。 

3.  動手能力      孩子們都喜歡畫畫,在教課文“一頭牛,兩匹馬,三件衣服四個娃 . . .” 時,我讓孩子與我一起邊畫邊學,畫一頭牛後,就用中文寫一個牛字,畫兩匹馬後,就用中文寫兩個馬字。一堂課,邊畫邊寫,不知不覺時間到了,可孩子們還想再畫再寫。

4.  舞台表演能力     我自己很偏愛話劇,舞台劇,在學生時期就很熱衷自導自排一些小話劇。孩子們每次的舞台表演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次很好的演習。表演前是一遍又一遍的溫習台詞,表演時的沉著應對和表演後的成就感,都能無形地培養和造就著孩子的語言表演能力,舞台適應能力和社交能力。我常常告訴孩子們中文是很美的語言。每每看著小孩子們站在舞台上朗誦詩歌,表演兒歌,講相聲,演話劇的維妙維俏卻又不失天真爛漫的樣子,真覺美妙無比。

5.  多一些創意         學習語言有時是很枯燥的,尤其對五到七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的集中。於是常常變換花樣,比如,在學“坐”,“立”,“走”,“睡”時,我讓孩子們結成兩人隊,一個表演動作,一個說出動作。不一會兒,孩子們就將這些動作記住了。學袋鼠這課時,我讓每個孩子把書包掛在胸前,做一回袋鼠。春天快到了,我們一起唱“小燕子,穿花衣”的歌。母親節的周末,孩子們回去說“母親節快樂,我愛媽媽”。 

6.  多一些溝通         教一年級孩子,一周隻兩小時的課,與家長溝通,家長的支持與課後配合督促,是至關重要的。與此同時,也不能忽略老師與孩子們的溝通。孩子們都有一顆善感的心,我願用”Positive Reinforcement” (積極性的鞏固)來與孩子交流,他們一旦做得好,一定給以多多的表揚;若做得不理想,要讓孩子知道他有能力可以做好。讓孩子知道他的中文老師對他學習中文的能力和潛力很有信心,孩子同時也能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和熱情。 

7.  班級文化      我很感激能夠從一年級教起這個班,就像一個公司有自己的 “Corporate Culture”(公司文化), 員工們有一個歸屬感,我覺得我們班在一起學習了一年,也有了一份自己的“傳統文化”。比如,在有孩子生日的那個星期的周末課上,我們要在一起唱生日快樂的歌,吃蛋糕。在課間休息時,孩子們最愛吃的點心是我做的花生醬小甜餅 (Peanut Butter Cookies)。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動物,於是我們班的孩子都有一個動物小綽號: “大象姐姐”是梁嘉玉,“小貓咪”是李夢琦,“小花狗”是張維賢,“大熊貓”是張路,“大公雞”是欣怡,“白兔姐姐”是劉佳音,“白兔妹妹”是卞霏。

-----

初稿曾發表於《雪城老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