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爭奪海洋的時代正式來臨
(2010-09-02 22:23:05)
下一個
美國近期在黃海、南海的係列出手
7月24日,美國國務卿喜萊莉.克林頓在越南河內召開的本年度“東盟區域論壇”上首次表態:維持南海海域的航行自由,是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總統奧巴馬同時邀請出席該論壇的除中國以外的東南亞國家領袖於秋天蒞臨華盛頓出席峰會。美國支持何方之心,路人皆知。喜萊莉此番“航行自由”論隻是最表麵的理由,它針鋒相對地回應了稍早前中國宣稱南海也是中國“核心利益”的主張,是美國將來介入南海衝突的開場白。7月22日,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在訪問印尼舉行的記者會上也表達了與喜萊莉同樣的觀點。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事先已和“東盟區域論壇”的其它與會國達成共識:在會議上不討論南海問題。外來戶喜萊莉這番喧賓奪主的突然表態,自然“一石激起千層浪”。筆者認為:21世紀是爭奪海洋資源和控製海上航道的世紀。喜萊莉的表態不僅標誌著一場決定未來幾十年亞洲政治格局的地緣政治大戲已經徐徐拉開帷幕,更標誌著中美博弈、爭奪海洋的時代正式來臨。
8月6日,美國國防部證實:美國的“海上巨無霸” ─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頓”號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參加在黃海舉行的美韓聯合軍演,一度平息下來的中美有關美航母參加黃海軍演的爭議再度升溫。8月8日,“喬治.華盛頓”號首次出現在南海的越南水域,停泊在越南中部最接近中國海南島的峴港─越戰時美軍在越南最重要的港口和軍事基地之一。一批越南軍方高層人士、政府官員登上“喬治.華盛頓”號參觀。美國核動力航母以如此規模出現在高度敏感的海域、高調停泊在地理位置敏感的峴港是極不尋常之舉,為越戰結束35年來所絕無僅有。越南國防部人士一語道破了其中的奧妙:“美國艦隊現身越南港口對越南具有戰略性意義”、“我覺得美國應當在本地區發揮更大的作用”。8月10日,美軍裝備有神盾係統的驅逐艦“約翰.麥凱恩”號也抵達峴港,和越南海軍展開一項為期7天的訓練。此外美越也將進行民用核技術方麵的合作。越南是東南亞軍力最強、與中國有深仇大恨並最有能力與中國爆發軍事衝突的國家。美越這兩個昔日的死敵開始了軍事和核技術合作的蜜月,是向中方發出的強烈信號:在南海問題上,中國不是本地區的唯一大國。
有報導引述中國外交人士的話稱:因喜萊莉有關南海問題的最新表態和美軍近期在黃海、南海的係列活動導致了中美關係的高度緊張,胡錦濤將推遲9月份的訪美行程。美國隻用一艘“喬治.華盛頓”號和喜萊莉的一番表態,就把東亞的韓日、東南亞的東盟十國“緊緊地團結在自己的周圍”,攪得中國寢食難安,其手段不可謂不高明。
美國的戰略意圖
對中國而言,如何化解美軍的行動還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即使你能化解美軍今天的行動,未必能化解美軍明天的行動),如何正確解讀和準確判斷美國未來針對中國的戰略意圖才是最重要的。自冷戰結束以來,中國早已取代前蘇聯,成為美國的頭號假想敵。據8月16日的最新報導稱:中國將在今年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筆者認為:針對中國海軍在強大經濟實力支持下的迅速崛起及將建造航母,美國海軍近期在黃海、南海的係列活動是中美海上博弈中美方幾著頗有戰略遠見的預先“搶占陣地”和搶占道義高度的 “先手”,為美國今後圍堵中國海軍的行動取得正當性和國際支持預作伏筆。
美國在經曆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後早已疲憊不堪,如今調頭就在亞洲的東亞和東南亞接連進行了這兩項針對中國的大動作,似乎頗不符合軍事常理。但從宏觀角度看,美軍明年從伊拉克全麵撤軍和從阿富汗部分撤軍後,其全球戰略將重新調整、軍力將重新部署。朝鮮半島、伊朗和21世紀的波斯灣--南海都將是未來衝突的熱點,在這些地區都需預作準備,所以美國海軍的這一係列行動不難理解。
其它因素也不可不提。自冷戰結束和前蘇聯解體後,世界超級海霸--美國海軍就一直處於“拔劍四顧無敵手”的窘況,其超過世界其它國家海軍軍力總合的超大規模一直受到美國國會的質疑。美國國防部長蓋茨8月9日宣布:作為節省巨額軍費的一部分,美軍將大規模裁減50名以上的將軍、2800名工作人員和3000名合同商;出於同樣的原因,美國海軍也將在全球範圍的重新調整和部署中進行縮編、複員和關閉基地。由於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已耗去了美國天文數字的軍費,為能繼續獲得同樣是天文數字的海軍軍費以維持海軍現有的規模和避免影響力免於式微,如今的美國海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有強大的“敵人”存在(不管是真是假,而且不是朝鮮、伊朗這類小角色),為此美國海軍會想盡辦法以軍演甚至不惜以海上衝突事件引起國際媒體和本國政府的注意。由於美軍的強勢作風(看看最近被解職的駐阿富汗美軍司令就知道),有敢於先斬後奏,激出事件後再迫使美國政府承擔隨之而來的政治經濟風險的先例,所以筆者認為中美海軍“擦槍走火”的小規模衝突事件將來恐怕在所難免。另外不要忘了美國海軍軍工業同樣需要有強大的“敵人”存在和海上衝突事件的刺激。美國現在僅存兩家有能力承造海軍艦隻的造船廠,其中一家最近因久無海軍的大訂單被迫申請轉賣。而美國軍火商與美國政府和國會都有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
中國:擁有強大海軍的必要性和爭奪海權的一些不利因素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工廠”的中國,為獲得穩定可靠的海外能源和原料供應,為爭奪海上資源、控製海上航道和保護海外市場,一定要擁有強大的海軍。西方媒體一直在大肆炒作和渲染中國將建造多少艘航母的新聞,卻對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其它四國--美英法俄都早就擁有航母、印度已經擁有航母並正自行建造一艘和購買一至兩艘航母、甚至連巴西和西班牙都擁有航母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作為亞洲的區域強權,中國對東亞的日韓和東南亞諸國越來越強的影響力僅僅體現在經濟層麵,這些國家隻能無奈地被迫接受;在政治、軍事和海上領土爭執的層麵,從北到南、從東到西,中國在海上處於上述國家的敵意包圍中。另外,由於社會製度的不同,以及中日戰爭、朝鮮戰爭、昔日中國向東南亞輸出革命的曆史等因素,這些國家對中國的任何意圖都抱持懷疑的態度,更恐懼中國在經濟方麵的強力滲透。隻是由於這些國家的地理位置南轅北轍、政治經濟軍事實力相對分散,難以對抗中國。世界上隻有美國有能力、有意願整合東亞和東南亞諸國的力量以結成政治軍事的紐帶抗衡中國。如今美國自告奮勇報上門來,這些國家又何樂而不為?
再說南海問題。打開南海地區的海圖,可以看出這塊已上升為“中國核心利益”的海域距離中國本土十分遙遠,卻距離周圍各國幾乎“近在咫尺”。中國不僅有“鞭長莫及”之憂,其擁有這塊海域主權的說法也不易被世界輿論理解,中國的公關宣傳還很不到位。而在中國造出航母並形成真正的戰鬥力前,中國並不能有效威脅並控製南海。即使如外界所猜測的中國於2010年開始建造航母,正式形成航母群戰鬥力最少還需四至五年時間。
鄧小平當年曾提出在南海也可與有關各國“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今天看來是一大失策,給了對南海也提出主權要求的其它國家可乘之機。中國當年不像有求於日本那樣,有求於對南海有主權要求但經濟實力不強、海空軍力薄弱的東南亞諸國。由於中國長期在南海問題上的無所作為,今日南海的現狀是:“中國醒獅”麵對著由“美洲虎”率領的一群“狼”,以致今日南海問題之錯綜複雜、牽涉國之多之廣已毫不亞於中東問題,軍事解決似乎是唯一之道。不過東南亞有見識的政治家也看出了美國介入南海爭奪隻會帶來更多的麻煩。菲律賓外長羅慕洛8月9日就表示:解決南海領土爭端應由東南亞國家聯盟與有關各方舉行協商,不需要美國和任何第三方參與。羅慕洛稱:東盟將繼續推動並實施與中國在2002年達成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這一行為準則來解決南海爭端。羅慕洛的表態為南海問題的解決帶來一絲曙光。
筆者認為:麵對美國近期一係列針對中國的軍演和圍堵政策的複活,中國不應隻簡化問題,僅僅將其視為美國有意挑釁中國。中國最高決策層應該具有更廣闊的視野,思考如何在和平崛起的同時既得到周邊國家的信任與合作,又不喪失本應為中國所擁有的海上資源和海權,這些都是對中國領導人的智慧和勇氣的極大考驗。
(原載《爭鳴》2010年第9期,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