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jin 隨筆

我自幼喜愛文學創作,但大都是寫他人他事。如今總算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可以暢所欲言的“用武之地”。
個人資料
正文

“名牌”論

(2008-05-26 22:38:52) 下一個
我們生活在一個唯名牌是從的時代。從名牌化妝品、名牌服飾、名牌坤包,到名車、名表、名鑽、名人.....兩年前看到過一篇短文,說的是某月薪4,000元人民幣的上海白領MM,卻吃在父母家,住在父母家。她把四個月的薪水全部拿出來,買了個16,000元人民幣的名牌LV坤包。按當時的匯價折合2,000美元,令“美巴子”們對國內的“消費能力”自歎弗如。

什麽是名牌?有人一語道破了大多數名牌的奧秘:所謂名牌就是本來明明有100件產品的生產能力,卻偏偏隻生產一兩件。於是“物以稀為貴”,名牌成名於供求關係的失衡。

少數的名牌其地位確實是靠本身長期的良好質量和使用紀錄奠定的,其它的很多“名牌”則不然。如本來成本隻值十元的普通保健品,經過生產廠商鋪天蓋地般的廣告疲勞轟炸,一口咬定此物天上有、地下無後,一步躍升為100元甚至更高價位的“名牌保健品”。許多保健品生產廠商競相把成千上萬的金錢用於宣傳打造成本隻有十元的產品的高貴、名牌形象,以期能以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去賣掉它,也不願老老實實地標價二三十元去賣掉它。這種現代商業模式確實迎合了許多消費者“價高者佳”的消費心態,但卻很難打動我。

現在一種頗流行的宣傳推銷方式就是請出明星、名人大做廣告“代言人”,借明星效應為某“名牌產品”背書。明星、名人們的眾多“粉絲”就衝著廣告上偶像的燦爛笑容一窩蜂地購買該產品,廠商掙得盤滿缽滿時,“代言人”也有六位數、七位數的進帳,雙雙心滿意足。可憐的是眾多的“粉絲”消費者,他們不知道多數情況下那些“代言人”根本就沒有用過自己“代言”的產品。

我向來視大多數的“名牌”如“糞土”(名車如大奔、寶馬、淩誌等例外。)。若為此而吹捧我“敢於反潮流”,那是抬舉了我。因荷包癟癟對名牌有“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固然是蔑視名牌的一大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從來就自詡自己很有主見,不願意被虛假和不實的廣告宣傳牽著鼻子走,那無疑是貶低了我的智商。如果你隻是聽信某人/某廣告說的一大堆吹得天花亂墜的好話就毫不猶豫地掏錢購買他/它的產品,難道不怕被人背後譏笑你是個傻瓜?花了冤枉錢卻被人當成傻瓜,這買賣豈不虧大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啊咚兔 回複 悄悄話 錯啦.大奔,寶馬質量特差!!
真妮子 回複 悄悄話 名牌是給人看的,是希望人家對你的身份或品味達到某種程度的肯定。

當你脫離了這種庸俗,你就可以體會到人的自我價值不是以“人靠衣裝、佛靠金裝”來體現的了!

最近回國了一次,整個社會彌漫著這種浮誇的“名牌效應”意識,真讓人頭暈!:
shiguangdaoliu 回複 悄悄話 基本上 同意你的觀點,我除了買名牌鞋以外(穿得舒服),其他都是以合適為準繩。

我覺得這類人作事情特別注重給別人看,活得多累呀!不是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