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jin 隨筆

我自幼喜愛文學創作,但大都是寫他人他事。如今總算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可以暢所欲言的“用武之地”。
個人資料
正文

貧富懸殊下的中國

(2010-06-29 16:43:43) 下一個


財富過度集中、貧富懸殊嚴重
    

世界銀行公布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中國1%的家庭掌握了中國41.4%的財富,而富裕程度遠高於中國的美國則是5%的人口掌握了美國60%的財富。因家庭成員中包括了沒有或無法賺錢的人口,故中國以低於1%的人口掌握了中國41.4%的財富。

中國政府公布和中國學者給出的一些經濟數據佐證了具有廣泛公信力的世界銀行的報告:當前中國城鄉居民的收入比達到3.3倍;行業之間的薪資差距也日益明顯,最高與最低薪資之間相差15倍左右。另據北京師範大學收入與貧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實教授的研究數據顯示:中國收入最高的10%的人群與收入最低的10%的人群的收入差距,已從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

另一方麵,在中國同一企業內不同受薪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以國企為例:上市國企高管與一線職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國企高管與社會平均工資相差更高達128倍。北京大學教授夏業良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中國,電力、電信、石油、金融、保險、水電氣供應、煙草等國有企業的職工人數不到全國職工總數的8%,但國企職工薪資和薪資以外的收入總額卻相當於全國職工薪資總額的55%(另有計算為65%),國企職工的平均薪資是其它行業職工平均薪資的23倍。

以上的經濟數據說明了一個嚴酷的事實:中國的財富集中度已大大超越了美國等發達國家,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貧富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才三十多年,貧富懸殊就已如此嚴重,“萬大家族”替代了昔日的“四大家族”,令人十分震驚。頗為諷刺的是:中國的現執政黨是以“均貧富”起家、以打倒“四大家族”為號召的,目前也仍然以“工人階級的政黨”自居。

中國貧富兩極化的原因

1.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經濟發展模式雖然推動了中國社會從“政治動物”向“經濟動物”的迅速過渡和轉變,但中國因一黨長期執政造成的體製性不平等、相應經濟法規的先天性匱乏以及民眾普遍急於致富的心態,使這種致富模式在執行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被引向了極端--片麵強調少數人的“先富”,忽視了其他人的“共同富裕”。在中國“特殊國情”的卵翼下,所有參與經濟競爭的人從一開始就不處於孫中山所提倡的站在同一“海拔”的“平腳的競爭”,以權力換取金錢、官倒乃至走歪門邪道、鋌而走險、坑蒙拐騙等很快成為致富的普遍模式和活生生的樣板,以致“改革開放”逾三十年來在中國迅速崛起的富豪,90%都不是循正常途徑致富的。體製本身的缺陷或曰中國的“特殊國情”是造成中國貧富兩極迅速分化的最大原因。

2.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國企改製”直接損害了廣大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當時,作為“人民公仆”的政府根本不與“國家的主人”工人階級商量,就把原本屬於全民所有的國營企業輕率地進行重組改製,最終導致了數以萬計的“國有企業”被賤賣、被股份化/私有化,國有資產大量流失,數千萬國企工人幾乎沒有得到任何補償就被迫下崗,淪為市場經濟下的棄兒。而少數參與改製的掌權者借“國企改製”之名乘機瓜分了原本屬於全民所有的大量國有資產,一夜之間躍升為紅色的百萬、千萬、億萬富翁。

3.解散集體經濟,大力扶持私有化;被寫入中國憲法的“按勞分配”原則逐漸成為一紙空文。20多年來推行的企業“國退民進”化,使中國除了少數公務員、國企職工外,絕大部分勞動者都在為大大小小的、以追求利潤為唯一目的的資本家打工。這些勞動者付出了超強的勞動,換來的卻是相對低廉的薪水。勞動者的辛勤勞動成就了一個個千萬、億萬富翁,自己卻淪為弱勢的低收入群體。美國《時代》周刊曾把中國工人評為“年度風雲人物”,就是對中國工人目前生存狀況的最佳注腳。另外,在中國的許多企業裏,“按資分配”已成為天經地義的分配原則,勞動者的報酬被嚴重壓低。不少地方還以改革勞動用工製度為名,無論是政府部門、事業單位還是私營企業,勞動者常常被分為三六九等,如正式工、合同工、聘用工、臨時工等。不同等級的工人幹同樣的活,卻拿不到同樣的報酬,社會福利、社會保障也被剝奪,是為進一步的變相剝削。

4.現代社會為保障低收入群體及其子女對衣食住行、就學和健康的最低限度的要求,建立了一套完善合理的社會保障體係,這是以國家之力減小貧富差別的最有效方法。但“改革開放”以後,以前中國廣大勞動者享有的教育、醫療、住房等福利,紛紛被過猶不及的市場化浪潮吞沒。中國社科院的資料表明:中國“有80%的人現在還沒有被社保覆蓋,農村基本上沒有社保。城市擁有社保的人口還不到一半,整個社會保障體係是非常殘破的”。一般民眾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成為新社會的“新三座大山”。

從基尼係數看貧富懸殊的重大隱患

基尼係數是國際公認的判斷一個國家收入與分配公平程度的量化指標。據中新社報導:中國的基尼係數在30年前改革開放之初為0.28,到2006年已攀升到0.496(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的《年度調查報告》),目前還在繼續攀升。主要發達國家的基尼係數在0.240.36之間,美國為0.4,亞洲地區隻有中國和香港的基尼係數超過了0.4。基尼係數為0.4是收入與分配差距的“警戒線”。越過了這條“警戒線”,貧富兩極分化就容易引起社會不同階層的對立和社會動蕩。中國的基尼係數已接近(或超過了)0.5這條“高壓線”,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因為據學者測算,基尼值0.496已基本趕上了李闖王揭竿而起時明末的收入與分配程度。要不是如今的生產力大大高於明末,沒有出現大批挨餓的饑民,早就有陳勝吳廣們橫空出世了。以最近的富士康事件和本田零部件廠的罷工等事件為導火線,中國社會底層對分配不公的不滿和怨恨正在通過一連串的罷工事件向外宣示和釋放,它們是社會不穩定的最大亂源,值得引起執政者的高度重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唵啊吽 回複 悄悄話 鐵森 的CIA數據
havetospeakout 的UN數據

無論如何,貧富差距不是一黨、兩黨、多黨的結果,而是資本主義製度、私有經濟、市場經濟的結果。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又怎麽接受呢?是發達的民主國家的對發展中國家的專製?
zhouj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haihong9的評論:

謝謝回復。既然對文章的內容不感興趣,又爲何會注意到相貌和年齡的差異呢?眼光銳利,厲害!^_^
work254 回複 悄悄話 對資本家投機商的資產 ,政 府可沒收一部分充公給低收入者..或給農村辦教育和衛生.......
haihong9 回複 悄悄話 對不起,對您所寫的內容不感興趣,感興趣的是你的年齡和長相之間的差距,我猜其中一個必定是假,或者你當我們傻呀?
鐵森 回複 悄悄話 根據CIA的數據: 2009年中國的尼基指數0.415,在134個統計的國家中比較高,排第54;美國0.45, 排第42; 納米比亞0.707排第1;瑞典0.23, 排第134.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