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一種新的活法(4)
(2011-11-05 17:41:46)
下一個
再回到美國生活方式的困境,然後對比中國經濟的發展道路,是一個頗為值得思考的問題。
美國生活方式,所大量依賴的原油,在2004年之後,價格大幅度起飛,從20多美元的,飆升到100多美元,其中自然有中國和其他新興國家經濟蓬勃發展的原因,但是其主要原因,是以美國高盛公司推出的大宗商品交易指數,逐漸吸納了大量的投機基金,導致了石油期貨價格的狂飆。這一變化,導致了石油,和美國經濟生活的基石,出現兩個必須麵對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石油來源安全的問題。美國石油來源,除了自己生產,和來源於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本來有很大份額是來自於中東。伴隨著美國在中東的戰爭的不良後果,美國的石油來源,開始逐漸向非洲和南美洲轉移。
本來美國石油的份額,差不多是國內自產45%,進口55%,但是考慮到美國石油消耗差不多在2007年左右,已經到頂,加上共和黨人不斷推動沿海開油,那麽這個自產率估計會提高,對海外油源的依賴會降低。
那麽在海外油源來源,美國靠了西半球的鄰國,加上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等等國家,西半球的來源已經占了海外來源的50%。再加上開發加拿大的沙油,美國自己在岩油技術的突破,和巴西外海的大量新發現,可以說美國的石油來源安全,應該沒有啥大問題。
而且美國非洲的石油來源占海外來源21%,超過了中東來源16%。這個也可以看作美國非洲司令部組建,和奧巴馬派兵入中非的背景。美國中東油源,也是主要來源於沙特阿拉伯。美國和沙特的關係,最近因為倒穆巴拉克而交惡,看來已經再次因伊朗問題而回暖。
不過從美國的石油安全角度來講,美國是不介意在中東再燃戰火,打他一個稀巴爛的。
從美國石油安全問題,討論中國石油安全問題,人們通常會有一個錯覺,那就是中美之間是零和遊戲。其實這種看法,是非常膚淺的,也是那些在中國國內希望挑動中美交惡甚至戰爭的勢力,用來忽悠民意,妖言惑眾的主要工具。
其實中國在世界找油的過程中,和西方大石油集團之間,雖然有競爭,但是很多情況下,是利益綁架之類的合作。比如說,在安哥拉,在沙特,都可以看到中美平分秋色的情況。中國的石油國企,和美國的私人國企埃克森,和沙特的皇家國企一起合作的項目,也不小。
因此這些地方,要是美國開打,對大家利益損失都不小。
但是在中國軍力不達的地方,和人家搞利益共享,並不能排除要在中國周邊的地方,搞利益獨占。比如說我提到的中亞,就是美國阿富汗用兵想吃下來而不得的地方,那就要保證中國在能源安全上,必須穩穩地控製住。
這就是中國現在的兩個西部特區,一個在南疆的喀什,一個在北疆的伊犁,就是中國西部經營,保證自己的經濟勢力可以直達裏海。
當然加重西部的發展,並不是要徹底放棄東南亞。但是東南亞的經略,必須放棄以前那種把這些小國捧上天的做法。
中國現在開始對湄公河上遊進行巡航是一個突破,但是我的觀點,這個地方,並不是中國戰略的重中之重。中國的中南半島戰略,主要是經營中部的老撾、柬埔寨和泰國,某種程度上“忽略”兩邊的越南和緬甸,因為相對其他國家,這兩個地方都是狡詐失信之徒,不是容易對付。在緬甸一邊,至少怒江-薩爾瓦溫江之東,到泰國清邁一線,還可以控製。
如果中國可以開通昆明-萬象-曼穀-吉隆坡一線鐵路貨運,那麽在泰國的巴蜀和春蓬一帶,建立一條短線鐵路,那麽各種能源和原材料,就可以從這裏上岸,進入中國。或者在對麵下集裝箱,去柬埔寨西哈努克港,或者直接海運到中國海岸港口。
這種玩法如果出來的話,那麽對南海的戰略考量就可以降低,不排除要玩大家一起玩,把水搞渾的玩法。這個時候的南海主要考量,那就是要考慮一旦中東混戰,不得不從南海高成本出油的選擇了。
其實當年如果大英帝國不是為了保護殖民地新加坡,人家早就由挖通蘇伊士運河的工程師們,去泰國挖克拉地峽了。現在中國又沒有必要要保護新加坡,考慮方式自然不同。
但是和美國一樣,中國在解決石油來源安全上,也許可以勉強做到保證貨源,可是在石油成本上,估計和美國一樣,無法應對高於100美元的石油價格,對經濟發展的衝擊。
而從2004年開始飛漲的石油價格,是與投機基金在期貨市場上搶奪了油價控製權有關。隻要美國不拿華爾街開刀,那麽美國和中國一樣,都不得不承受高價石油的衝擊。對美國就會更慘一些,就是美國猶太人們炒高的油價,讓中東的伊斯蘭國家錢包更鼓了,就可以多點攻擊美國和以色列的目標了。對中國來講,這些地方的錢多了,倒底多少回走到疆獨恐怖分子們的錢袋裏麵,來攻擊中國人,也需要中國自己花錢來防範了。
所以向西,還是向南,所謂的路線選擇,都是為中國的經濟發展,鎖住必須依賴的能源和原材料。但是這種做法,必須是一種臨時(其實也是幾十年的空間)的手段,如果尋找新的生活方式,擺脫對石油的過多依賴,是很迫切的問題。
畢竟中國要是發展成美國那樣的原油用量,麵臨的困境,恐怕要比美國今天還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