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巴拉克終於下台了。但是看一下他上台的經曆,是耐人尋味的。
穆巴拉克可以說是一個職業軍人。從空軍軍校畢業之後,接受了蘇聯的飛行訓練,後來慢慢爬到了空軍司令的位置。他在這個位置上,於1973年的中東戰爭中表現頗為出色,結果成了反以色列的大英雄,就在1975年被當時的總統薩達特任命為副總統。
然後穆巴拉克的命運發生了重大的轉變,那就是在他參與和薩達特主導的和以色列的埃以和平協議生效之後,在1981年,薩達特遇刺身亡。這之後,穆巴拉克變成了總統,開始了他長達29年的鐵腕統治。
穆巴拉克第一個麵臨的挑戰,就是他之前參與的,試圖推銷和以色列的和平計劃,受到了沙特和敘利亞的反對。於是在獨自和以色列簽約後,埃及被阿拉伯聯盟開除會籍,一直被孤立了8年,直到1989年才重新恢複身份。
而這個時候的埃及,因為以前和以色列打仗,和經濟方麵運作太差,外債欠得很重。這個時候就發生了伊拉克的薩達姆入侵科威特事件。
而穆巴拉克頭一個站出來響應美國的號召,出兵助美國作戰。這一筆投資得到了很大的回報,美國、其他西方國家、以及沙特等海灣國家,給錢的給錢,免債的免債,讓埃及得到了140億美元的回報。
當然這個賭博,也不是沒有個人的代價。在這之後,穆巴拉克被伊斯蘭激進組織行刺6次,都大難不死。大家也許還記得,當時的埃及,針對外國遊客,以打擊埃及旅遊業為目標的恐怖襲擊,發生的相當頻繁。
因此埃及在1990年代中期開始的經濟改革,是靠了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的優良表現做了投名狀。從而在美國壟斷,由猶太人占主導地位的國際資本和IMF的支持下,才有機會對經濟的困境,進行變動。
埃及經濟發展的最好時間段,應該是2004年到2007年。在這個時間段裏,埃及經濟創造了240萬個工作機會。這個上台的納齊夫內閣,也是前不久被當成第一個替罪羊而下台的內閣。這個內閣裏麵,充滿了俺說的小穆巴拉克係的勢了,可以說是埃及新一代裏麵的比較西化和經濟自由化的官員。
當然他們也是埃及曆史上身家最可觀的官員。納齊夫本人是IT方麵的專家,因此在埃及的電訊和通信方麵有很大的動作。這段時間埃及搞的經濟改革,基本上就是華盛頓共識下,IMF推行的那一套。
按照IMF的說法,這一段埃及經濟相對比較高的發展(GDP到了7%增長率),是得益於幾個方麵的經濟自由化改革。
這些改革包括建立了埃及鎊的自由外匯兌換市場,削減了進口關稅,大幅度削減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而且改革了稅收管理,實現了個人所得稅的自我評定。
其他的就是進行了銀行私有化,使得埃及一半以上的銀行從國有變為私有。當然你有小穆巴拉克這幫銀行家做主導(小穆的黨內位置是政策委員會主席,相當於發改委吧),資本市場和保險市場也發展起來。
總之埃及經濟由於這些改革,和國際市場更加緊密了,而前麵穆巴拉克賭博賺來的紅利,使得埃及成為國際資本投資的所愛。
埃及在這段時間裏麵確實減低了債務占經濟的比重,從9%到了7.7%。但是其中的一些政府收入,卻是值得商榷的。
一個就是遏製工人工資的增長,另一個就是削減能源補貼。當然搞通信和互聯網賣出去的執照,也賺了一筆。稅收方麵的改革,導致以前沒有收到的稅,現在也收上來了。隻不過埃及軍隊占埃及經濟的30%那一塊,你估計是不能收多少稅的,而外國大公司要來埃及投資,你要給稅收優惠的,那麽這些羊毛從哪裏割,你用腳趾頭都想得出來,就是埃及民間的中小企了。
那個時候雖然國際環境還不錯,但是埃及自身的環境卻比較差。一個就是大概40%埃及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並沒有因為經濟有了一段高速發展,就得到了解決。
另一個就是埃及新出生人口的快速生長。從2000年埃及隻有6500萬人,到了2009年,就增加到了8000萬人。
而埃及經濟最好的3年,創造了240萬個工作,顯然沒法消化快速增長的年輕勞動力人口。
而經濟增長的紅利,在能源業、建築業和電信業等方麵,有大部分被新內閣的官員們,和軍方給分走了,而政府支出方麵的縮減,導致了政府公共服務的不足。結果就是老百姓的日子,沒有多大改善。
老百姓的需求得不到照顧,在2007年就出現了埃及紡織業工人的罷工和要求加工資現象。按照IMF的看法,你埃及就應該實行能源價格和國際市場靠攏的方法,因為能源補貼導致政府支持過重,而且形成了浪費,讓埃及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的產業(比如說紡織業)繼續苟延殘喘。
但是這幫經濟自由派專家,又不想一下,國際市場油價,埃及老百姓還可以活嗎?而且這些沒有能源補貼的製造業倒了之後,失業工人你如何安置?
當然政府支出上麵的甩包袱,也導致了公務員隊伍和其他國企係統的不穩,而出現不滿情緒增加。所以蘇萊曼的頭一招,就是給大家漲工資,用來穩定隊伍。
而沒有人理的窮人們,這個時候的服務,被政府甩手之後,就需要有人來補充。這個人,就是埃及的非政府組織,民間慈善團體,叫做穆斯林兄弟會。
國內同齡人發出和諧最強音:中國不是埃及 民主沒門!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102/news-gb2312-128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