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說起來也不是特別複雜。就是說,你整個國家經濟,大概是三駕馬車:一架是投資,一架是消費,一架是出口。
中國經濟投資占得比重比較大,非常正常,因為整個中國還有好多地方需要發展。城市化、交通、通訊、醫療等等,都需要大量投資。
而以前的問題,主要是出口這一架車比較大,而消費這一架車比較小。
因此轉型的意思,包括要縮小出口,增加消費,就是說中國這個世界工廠,應該生產出來的東西,讓俺們自己的鄉親父老們好好享受一下了,而不是隻知道出口到其他國家,換一些綠白條(欠條)回來。
但是要讓鄉親父老們過好日子,你就要做兩件事情。一個就是物價不能太高,一個是工資不能太低。
而俺前麵也說過,中國的通脹因素主要是受到外來的影響,比如說原材料和能源價格上漲。
因此對中國目前的情況,主要的著重點,在於分配製度上的改革。
就是說,在全國的GDP比重中,勞動者,尤其是底層的一線產業工人的收入要增加。通脹不可怕,隻要工資增長跑在通脹之前,就不是問題。
工人工資增加,對國有企業相對比較容易,畢竟國家政策,還是要執行的。
對私有企業,會有一定難處。那麽對付比較自私的私人老板,那麽俺們工人階級最傳統,最基本的武器,就必須出台,那就是
罷工。
罷工作為一個討價還價的工具,是應該得到認可和法律保護的。當然罷工在倡導、發起、進行、談判、善後,必須在法製的體製下進行。罷工工人,不能對資本家進行人身威脅,也不能破壞生產設備。
但是資本家一方,也不能進行黑社會操作,派打手來對付罷工工人。或者對領導罷工的進行秋後算賬。
本來地方政府在勞資雙方的討價還價中,可以扮演一個中立和仲裁的角色。可是目前的地方政府,屁股是做到了資本家那一邊,是這個板凳不能平衡,要把勞工們給掀翻到地上了。
這個時候,中央政府的屁股就非常重要。一定要把中央這個特別大的屁股,坐到勞工那一頭,才可以幫助小屁股的勞工,來平衡大屁股的資本家和大屁股的地方政府。
剛剛看到富士康的員工的基本工資,是從900元漲到了2000元,看來中央調查組的調查行動,還是有些成效。
而本田工人的工資,也得到了500元,33%的上漲,讓這次罷工得到了和平、理性和雙贏的結局。
下一步,需要的就是各種台資、港資、日資和韓資企業的全麵跟進。這些資本家要明白,隻有中國的工人漲了工資,你生產的那些本田、豐田和現代汽車,那些各種iPhone和iPad等等,才可以擴大中國這個巨大無比的市場。
本來中國的收入分配中,農民和城市居民的差距太大,是一個大問題。考慮到這一代的農民工,正好是在中國產業工人的低收入階層,那麽大幅度提高他們的工資,就是最好的縮小貧富差距的切入點。
現在工人的收入低,但是企業高管薪水過高,企業的利潤比較好,都必須進行重新分配,至少在國企上,可以做到嚴格限製高管工資,對私人企業,那麽開始提高高薪水的稅率,也應該進行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