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新年政治經濟展望:西線戰事(之四)

(2010-06-04 19:37:09) 下一個

 

本來新疆是中國民族成份,人種和文化傳承最繁雜的地域。當時居住在這些地方的人民,並沒有一個單一族群的認同。考慮到這個地區的各個綠州城市之間的距離相當遙遠,可以說是百裏不同音,千裏不同俗,因此民族複雜程度,堪與中國的另外一個省份雲南相比。

那個時候的人民談到自己,多用地方來說明,比如說俺是和田人、葉城人、喀什人等等。甚至外麵的穆斯林信眾,都不把這些地方的人民當作一個民族。當然在這些地方的各族人民,大部分是操突厥語係的各種語言,也有部分是伊朗語係,比如說塔吉克語等等。

而其中的一些民族,則和大家很不相同,比如說現在俺們非常熟悉的刀郎人,還有牛魯蓋人、瓦罕人等等。在很多地方還保留著前穆斯林文化的痕跡,比如說伊朗的拜火教等等。

因此整個新疆,大概是兩種經濟和文化傳承。一個就是北疆和庫爾勒地區的遊牧文明,可以說是蒙古遊牧文明的延伸。另一個就是南疆塔裏木盆地邊緣和東疆吐魯番盆地的綠州農業文明。這裏的主要文明傳承,是伊朗-突厥係,除了農業耕種之外,還包括貿易和手工業。

從清朝政府的管製眼光來看,當時的主要外部威脅,一個是逐漸坐大的浩罕,一個是慢慢向東邊蠶食的沙俄。因此清朝駐軍的主要方向,是在北疆,尤其是伊犁地區。這裏有差不多十萬人的軍隊,除了主力滿族和漢族的旗兵營之外,還有錫伯營、索倫營、察哈爾營,和收複的準葛爾營、回歸的土爾扈特營、達斡爾營等等。

東疆則因為這裏的人民和中國內地的交往深厚,比較放心,隻有少量的駐軍。

而清朝政府對南疆的看法,則認為這裏被三麵大山蔥嶺、天山和昆侖山,一麵大漠所包圍,因此無論在政治和軍事上,都翻不了天。再加上內部的威脅考慮,農耕民族總是比遊牧民族要老實,因此對南疆的管製,就是在喀什設立參讚,然後在北方的要害地烏什駐紮了軍隊,以及在南部三城喀什、英吉沙和葉兒羌也有些換防的小部隊,總數大概不到6千人。

在行政管理上麵,南疆是靠清朝政府任命的當地貴族官僚伯克來管理。這些伯克大概是3品或者4品官員,可以說嫻熟的滿語和漢語,穿著打扮和內地的官員一致,而且同樣要每個月去拜孔廟。這些官員也是同樣采取了非世襲的外地任職製度,和哈密和吐魯番的王爺世襲完全不同。

正是對南疆的忽略,清朝政府甚至連南疆使用的貨幣都和東疆與北疆不同。在北疆和東疆,主要是使用全國統一的銀子和在伊犁生產的銅幣。但是在南疆,則用了不同的叫做蒲爾,俗稱紅錢的純紅銅幣,由阿克蘇出產。

但是當年新疆的貿易對中國不那麽重要,並不等於新疆對中亞的各個國家不重要。在當時,南疆,尤其是葉兒羌城,扮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中轉站角色,就是俄羅斯和印度之間的貿易。因此,在南疆到處充斥了來自於中亞國家和印度南亞諸國的商人,其中勢力最強大的就是浩罕國的商人。

當年在南疆的伊斯蘭民眾,主要是信奉蘇菲派中的納格什班迪耶教團。因此其統治階層,被稱為和卓家族,是教團的第五代首領麥赫杜姆阿紮姆的後裔。而阿紮姆又是據稱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女兒法蒂瑪的第19代後裔。

但是在和卓家族之中,又因為教派紛爭,分化為白山派和黑山派兩個派別。白山派的地盤大概是東邊幾城,就是從庫車、阿克蘇、烏什和喀什的東北部分。而黑山派的地盤,大概是南邊幾城,就是喀什的西南部、葉城、英吉沙和和田。

當清軍平定準葛爾之後,被準葛爾軟禁的屬於白山派的大小和卓兄弟被放回,然後很快開始反叛,但遭到清軍平定。其中大和卓波羅尼都的4子薩姆薩克逃到浩罕,後來和他的兒子們一起,在浩罕的支持下,多次殺回南疆,準備複辟。

因此清朝在南疆的經濟政策,主要是提供駐軍的糧餉,但是在貿易政策上,變成了籠絡浩罕的工具,對外來商人采取免稅的優惠態度,導致了浩罕人在南疆的勢力坐大,並且很多本地商人,假裝成外商得到優惠。這套政策,頗像中國今天的優惠外商投資法規,害得不少國人戴上假外資的麵具。

浩罕人在南疆的勢力很大,人數最高的時候,居然有11萬人之眾。而且在外商團體中間,推選了商目一職,來管理所有商業業務。而這個職位,通常為浩罕人出任。

那麽這個浩罕人出身的商目,結合了當地商人的強勢團體,基本上擔當了兩個角色:一個是為浩罕政府幹涉南疆,尤其是喀什的事務,起一個工具作用。另一個就是作為中間渠道,為浩罕的逃亡和卓家族及其跟隨者,和南疆本地的支持勢力,保持聯係。

如果看一下今天的中國,外商的地位受到優待,加上這些外商團體的中方合夥人,也稱為買辦,已經形成了頗為強大的勢力。而象穀歌那樣的外資企業,同樣扮演的當年浩罕商人團體的角色,就是成為海外反政府勢力和內部支持者的聚會平台,同時也擔當了外國政府的外交工具,作為幹涉中國內部事務的基地。

因此當清政府對時局采取應付的態度,又沒有足夠的兵力麵對外來的威脅,那麽被外部勢力在南疆頻頻出手,就是意料中之事了。

當時浩罕自己一方麵努力擴張,企圖吃掉布哈拉,一方麵盡量把各地散居的哈薩克族、烏茲別克族、柯爾克孜族等等,予以控製以收稅,一方麵希望用武力威懾,來勒索對俄羅斯-印度貿易的控製權。

因此當浩罕的無理要求,除了治外法權之外,主要是擁有在中國領土上,對外國人的征稅權,就是說浩罕政府有權征收那些其他中亞國家,以及南亞諸國的商人們在中國土地上經商的稅收,被清政府拒絕之後,浩罕就開始支持流亡海外的叛亂者回來翻盤。

浩罕的野心造成的後果,就是1826年的張格爾叛亂和1930年浩罕的入侵, 以及後來1847年、1857年的叛亂。最大的一次,是1865年阿古柏的入侵,導致了左宗棠的遠征。

清朝其實在1775年開始,慢慢衰落,已經無力處理浩罕的挑戰。最後還是崛起後的俄羅斯帝國,在1864年到1876年,最後攻滅了浩罕,並開始把影響力施加於北疆地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