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算是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好好調戲了一陣google,現在則是談一下比較中正的話題。這個係列來源於一些兄弟們的思考和對話的結果。博主的主要作用是扮演一個傳聲的作用。】
已經列舉了那麽多事例了,現在,筆者要對穀歌事件做一個綜合性的點評
從哥本哈根到穀歌
穀歌宣布要退出中國的事件,到今天為止,已經有三四天了,這些天裏麵,新聞不斷,一會兒說穀歌開散夥飯大會了,一會兒又說沒這回事情,甚至還有一會又要否定自己要關閉穀歌中國(google.cn)。看來穀歌在給自己留下空間,以備未來食言的時候留好麵子。當然,也不乏國內的激動人士,跑到北京五道口去獻奠。
筆者一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就立馬把它放到整個大背景下的一連串事件中去,作為美國對中國密集進攻的一環節,但因為穀歌的份量和所處領域,這個事情,應當算一係列進攻中的標誌性事件,往大了操作,可以成為給美國策略的總方向定性的一棋,是新時代的“定盤宣言”,當然這個宣言能不能成,要看美國上下的配合是否有效。
這裏,筆者先介紹一下,相對於很多穀迷來說,筆者是“骨灰穀粉”,穀歌的各種“產品”,如gmail,gtalk,google earth,map/ditu,picasa相冊,panoramio地理照片,translate,chrome,google wave,穀歌圖書, 手機的android, nexus one,筆者一個都沒有拉下。穀歌在國內的操作,筆者也一直在關注。對於其他互聯網公司、實體的服務,如有著類似特征的flickr, wikipedia,筆者都一直使用——唯一避而遠之的,可能隻有“推特”twitter。在技術上,筆者是給予穀歌很高的評價的,大概老美的未來前途,三分之一是在穀歌上。
但這次風波,根本不是技術問題,互聯網創新精神的問題,而是赤裸裸的政治問題,關係大局的政治問題。穀歌已不是穀歌本身,而是美國穀歌。這次的政治操作太公開了,看來,以希拉裏、奧巴馬為首的美國已經無法等待,提前攤牌,在一定意義上,屬於一次全麵的突擊冒險。
穀歌事件本身
穀歌事件,是精心策劃的政治攻擊。從“伊朗網軍”、希拉裏開會,百度被黑,GPS因為“升級”被掐斷,一脈相承,早在去年奧巴馬訪華時的上海公開演講,就做了部署。福布斯雜誌看來是提前知道小道消息,在2009年12月21日發了文章,預測穀歌退出中國並不讓人驚奇。
關於希拉裏“因特網”會議的連接,請參考英國衛報的報道,1月7日開會,1月12日才在國外報紙上有這麽個豆腐塊文章,語焉不詳,如此多IT互聯網巨頭濟濟一堂,居然草草說了句“內容尚不明了”,可見機密至及。
這一帶政治任務的壓力,甚至在穀歌的首席經營官宣布退出的考量的時候都抑製不住,這裏是穀歌原文宣讀的現場連接,注意閃爍其辭細節。
而希拉裏的高效配合,可謂如戲場演戲,穀歌唱未停,彼女已登場。
隨後,已經沒落的雅虎也跑出來湊個熱臉,自封“第二家被攻擊的重要網站”,壯大聲勢,還有個什麽起訴綠壩侵權的律師事務所非常“湊巧”的在穀歌事件這兩天發現了“可能來自中國”的攻擊。搞謀略也不是這樣搞的,老美的化妝術還不夠到家啊。當然,也許他們根本就不需要給自己的赤裸裸的謀略化妝。為什麽?
這次事情,和2009年國內發生的“穀歌門”性質完全不同,是美國人主動挑戰,要搞成什麽樣子,開題的是美國人,也就是希拉裏-奧巴馬政府。從表麵上看起來,這個問題可以往高做,也可以往低做,從高到低,這是意識形態問題?還是國家安全問題?還是經濟利益問題?美國人自己心裏要做一個選擇。
希拉裏作為目前的操盤人,可以往下把它淡化成一個經濟事件,比如讓總統經濟顧問薩默斯在1月14日出來說這是個經濟問題。
也可以往上抬,把它提高到國家安全層麵,進一步消除美國國內不同聲音(經濟方麵美國內部是可以在貿易保護和自由放開上麵去爭論的,國家安全則不行,愛國——愛美國則更不容討論),比如2009年12月22日,白宮宣布總統任命Howard Schmidt——也就是穀歌總裁的親兄弟,為國家網絡安全協調人,就是一個標誌性的表態,暗示了未來操作的方向。
但在筆者看來,希拉裏-奧巴馬的用意和定位,決非僅僅定位在經濟問題上或者國家安全問題上,他們要做到一次宣言,這次宣言的效果,就是在要開辟新的全球化遊戲規則——經濟的全球化我不玩了,以後的遊戲規則是普世價值的全球化,是西方基督教精神的各類現代變種——從綠色和平到廢除死刑到自由互聯網到普世價值的全球化,中國乃至東亞必須再次臣服、依附於這個體係,作為聽話的邊緣人、納貢者或者不聽話的敵人、靶子存在。
這是一次陽謀。也是一次劍走偏鋒的冒險。
用三段話概括穀歌事件的背景、要害和應對:
穀歌事件是自哥本哈根會議以後,歐洲和美國開始聯合對中國極密集的主動攻擊的一次高點,是在歐洲和美國深感中國將在他們有的領先領域:傳統經濟、新能源、軍工領域全麵完成脫胎換骨的過程,相對局勢發生不可逆轉的巨變的時候,以略帶慌亂的心理,推出的心戰招數。和歐洲的“碳政治”一樣,美國的“自由互聯網政治”,是在格局巨變的前夜,抓住對手紕漏,猛炒舊飯,力圖以新的意識形態維持自己的全球盟主地位的一次總發力。在短短的不到一個月內,歐洲開頭,美國接棒,與中國在“碳政治”、軍工、通訊係統-互聯網三大領域進行了眩暈的高頻率交手,此外中間還夾雜了媒體攻擊、非洲-也門問題、台灣問題等種種小規模遊戲。這是穀歌事件的“國際大氣候”背景。
穀歌事件的話題本來是讓人耳朵起繭的冷飯,為什麽拉到現在來炒,而且還居然很有效果?因為中國國內恰好在之前發生了可以讓希拉裏的穀歌戰略發力的地方。1 月13日,中國正式宣布“三網合一”(互聯網、電信網、廣電網)的進程安排,這是中國的2009年內政變革的核心——“大部製改革”的最新注腳,取消冗繁管理,提高治國效率,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有部門利益之爭,自然有地位可能相對降低的部門、群體要進行操作,這正是給穀歌事件的攻擊埋下了所指的關鍵。穀歌炒作的冷飯話題,放在2008年春天根本沒有人理睬,為什麽這次,在俺的博客上也有四月青年,說自己的熱情消了大半?這就穀歌事件的攻擊要害,和中國“國內波折的小氣候”很有關係。
穀歌事件是美國主動發力,從整體上來說,中國政府本來就沒有做什麽事情,更沒有做錯什麽事情,因此,筆者認為,策略方向是以靜製動,讓你穀歌作為小醜,蹦達個不停,中國不會作出任何迎合你的反應,但責令你限期解釋你自己的所作所為,並在必要時候,代表國民向穀歌索取它單方麵行為導致的信息損失的賠償,還可以在蹦達的差不多的時候,反將一軍,扇一個耳光,讓它原形畢漏。同時,在國內要作好相應的準備,走創新的道路。這方麵,當然還要以對互聯網各類事物的準確把握為前提。
對於穀歌,筆者依次介紹如下內容:
作為穀歌事件背景的“國際大氣候”;
作為穀歌攻擊要害的“國內小氣候”;
化解穀歌事件的應對策略,互聯網給人類帶來的福與禍;
筆者從本篇開始,對於分析性的文章,已經安排了國內兄弟,將進行多網站同步發表。鏈接見下,敬請留意。分析性文章將陸續以“筆者”自稱。
希拉裏星期五的重要講話馬上要出來了。到時候再看吧。
The quality of this blog has sunken, noticeably, by personal bias and excessive flattery.
有人說這次古狗配合美國政府幹了一件網絡上的9-11,但我認為其更像網絡上的“褲襠炸彈客”,或者網絡上的CNN,沒什麽具體破壞卻影響很壞!不過這也為中國政府打了預防針,為今後加強網絡控製提供了借口,希望今後中國網民不要像現在在美國坐飛機要“裸檢”。 為中國網民祈禱。
請井底望天重溫毛澤東支持黑人行動的聲明及中共支持黑人行動的文章!奧巴馬是得到95%以上黑人支持的黑人!你不支持奧巴馬的基本政策嗎?"奧巴馬辦事"你不放心嗎?
望天大哥真是筆耕勤卓。 閱讀博文已經成了我每天的必讀功課。
同意樓主的分析, 這不一個普通和孤立的事件, 是代表未來趨勢的標誌性事件.
中美的戰略利益是衝突的, 現實的表現就是中國的崛起和帝國的沒落.
美國在傳統的軍事和經濟領域無法實現其戰略目的.
一個新的趨勢和方向就是, 美國開始轉向到政治和文化領域對中國進行圍剿, 在意識形態領域這一中國最薄弱環節對中國發動進攻.
例如挑起民族衝突, 宗教衝突.等等.
古狗的案例, 是對中國中產階級在在核心價值觀的測試, 也是對一直以來的文化, 意識形態領域滲透成果的一次檢驗.他同時可以達到在一定程度上抹黑中國政府和離間中產階級和政府的關係. 削弱並降低民眾對政府的信任讀和凝聚力.
總之, 一舉奪得啊.
11月16日奧巴馬在上海的演說,本來要全國直播。
http://www.marketwatch.com/story/obamas-shanghai-speech-praises-internet-freedom-2009-11-16
Time: 美國National Security Agency(NSA)雇用了世界上最大的駭客群體。
http://www.time.com/time/business/article/0,8599,1954184,00.html
NYTimes: NSA每天收集的信息量:
http://www.nytimes.com/2010/01/01/opinion/01brooks.html
美國之音怎麽說的:“來自中國政府的安全攻擊“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001/news-gb2312-99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