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說文論武之屁民路線(一)

(2009-12-07 00:01:37) 下一個

 

看了前麵對西方民主的楷模美國的選舉民主的描述,估計大家都會得出與俺同樣的結論,就是這個西方式的民主製度,與人民真正做主,或者說俺提到的主權在民,其實相差甚遠。

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其實不止是俺這樣的草民。在德國,有一位思想家,叫做米歇爾斯(Robert Michels),他在1911年出版的《政黨論》一書中得出的結論,就是西方的選舉民主,最終一定會走入保障少數利益集團的寡頭政治。

這個理論被稱為“寡頭政治鐵律(Iron Law of Oligarchy)”,指的是任何政治體製,不論你開頭的時候,是多麽的民主,還是多麽的專製,最後都會變成寡頭政治。

米歇爾斯在研究歐洲的社會民主黨的時候,發現雖然這些黨派鼓吹民主和大眾參與政治,但他們的政黨其實和保守黨一樣,都是由黨內的大佬們控製。這個現象在美國其實一樣,直到今天政黨還是主要由黨內大佬們話事。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就是政黨的出現。作為一個人類組織係統,當一個政黨的組織越來越複雜,最後的結果就是黨的運作越來越不民主,變成了少數元老主控的組織。

簡單地說,就是有組織,就會出現官僚主義,而官僚主義就帶來權力,而權力就造成腐敗。當大佬們控製了高層的政治權力,就利用這個權力提拔自己的親信,鞏固自己派係的勢力。然後整個派係就獲得自己的權力分紅,並用這個分紅來獎勵自己的人馬,收買更多的派係之外,甚至對手派係的精英。如此類推下去,考慮到民主選舉製度的候選人,都要經過黨派內部協商出來,這樣的寡頭政治,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那麽可不可以排除官僚主義?應該難度不小。大型組織,自然就會有協調的問題。要協調,就需要官僚體係。而官僚體係的運作,靠的是上下級別的森嚴壁壘以到達運行的效率,本來就需要高層CEO的獨斷專行。任何有效的決定,無可避免地不能靠人多嘴雜的亂嚷嚷來解決,隻能靠少數人的當機立斷。

這種組織高效運行的要求,自然就是把大量的權力放到了少數人的手上,而這些少數人,也就是寡頭,自然就會想盡辦法來維護他們的權力,並希望能夠權力越多越好。

而大的組織係統,由於技術上的原因限製,不可能大家老在一起討論問題,就會產生通過代議的形式,就是派少量代表來完成這個程序。又由於人群心理的羊群效應,希望看到一個英明的領導帶領大家向前進。

然後又因為領導再英明,也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自然要把各種具體事務,交給手下的代理去做。這樣就造成了組織裏人事的專業細分化。結果就是通過對這些專業人才的依賴,領導們就開始脫離群眾,高高在上了。

官僚化和專業化,伴隨的就是法律條文的繁雜化和神秘化,搞得普羅大眾們也搞不懂裏麵是些什麽東西。當然這種發展的優點,就是政府係統的理性化和程序化,對一個係統的穩定性有好處,但是在麵臨外部和內部的挑戰時候,這個係統就缺乏足夠的活力和彈性,來解決問題。這種以穩定為優先的思考方法,自然導致整個係統的得過且過的慣性。

如果麵臨的挑戰不大,也許混一下也就糊弄過去了。但是如果挑戰過於嚴峻,那麽係統崩潰的可能就非常大了。

當然這位老哥最後的解決方法值得爭議,就是他加入了意大利的墨索裏尼的政黨。因為他認為,一個具有個人人格魅力的國家領袖,比如說墨索裏尼,可以繞過掌握政治權利的利益集團階層,直接和廣大人民群眾溝通,以此來消除利益集團對人民利益的綁架。

這種思考方式其實在許多國家都比較流行。比如說在大蕭條時代的美國,整個民意顯然支持由總統羅斯福實行個人獨裁,來取消令人討厭,隻是保護少數利益集團利益,忽略廣大屁民生計的國會和高等法院的民主體製。當然在那個時代的美國,“獨裁”一詞並不是像今天這樣,如此麵目可憎,而“民主”一詞也不是像今天這樣被吹得“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時聞”。這個變化都是在冷戰中,民主才開始變成對付華沙條約國家的輿論武器。

其實想一下,那個時代的美國,用來保護普通勞工權益的最低工資製,被人家高等法院大法官們宣布為違反美國憲法,而國會天天忙著通過法案,為有錢人減稅。倒是羅斯福想實行一些社會主義政策,來幫助窮人們過關,反而成天被國會打壓。

而中國在文化大革命中,試圖推行的人民民主,也是走的這條通過具有高度個人魅力的領袖人物,和勞苦大眾直接交流,試圖把中間的官僚利益階層取消。這個大民主的社會實驗,結果也是災難性的失敗。

前麵講到柏拉圖認為一個國家的政治,難以避免錢對政治權力的操控,因此他認為私有財產和社會不公的問題,解決不了,人民沒有經濟上的平等,是不可能獲得政治權力上的平等。這個觀念,得到了後來的西方思想家,比如說英國社會主義思想家托馬斯·莫爾,和法國哲人孟德斯鳩,都比較讚成這個隻有實現了經濟平等,才可能實現政治平等的觀點。

這個觀點後來受到了一位法國人托克維爾的反對。這位法國老兄到了當年傑克遜治下的美國跑了一圈,寫出了著名的《民主在美國》一書,提出了政治平等,不需要經濟平等背書,而以完全區別於歐洲的美國環境產生出來的自由主義,使美國成為政治平等的楷模。

這種美國優越論,通過一個對美國社會並不是特別了解,走馬觀花9個月的老外的吹捧,似乎同今天中國那些估計連美國都沒有來過的知識精英們吹捧的美國民主自由萬金油論調,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托克維爾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本來比較一般,但隨著民主概念,在冷戰中間,尤其是裏根之後,逐漸成為西方對付蘇聯的思想武器,他的地位就像火箭一樣直線上升,有點從關公變成關帝的架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