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時事述評:奧巴馬的戰爭續

(2009-12-06 11:56:04) 下一個
俺對阿富汗有一句評價:陸上的阿富汗,海上的新加坡。

從地緣政治來講,其他幾個地方,還有朝鮮半島、巴拿馬運河、直布羅陀海峽、蘇伊士運河、波斯灣和亞丁灣。

朝鮮半島,就是東北亞的中心地帶,這個地方是亞洲大陸勢力和海洋勢力的前哨陣地。當年蒙古以這裏作為跳板,入侵日本列島,後來豐臣秀吉想從這裏染指大陸。日本之近代在這裏立住了腳步,因此可以在東北和俄國爭鋒。朝鮮戰爭,算是打了個平手,使大陸勢力和海洋勢力在半島中央妥協。

如果當年大陸勢力輸了這個角力,東北就成為下一個逐鹿之地。如果海洋勢力輸了這個角力,日本就不會有太多安寧。

巴拿馬運河在當年的作用非常重大,就是鏈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運。為了成功建立這個運河,美國動用的武力,強行把巴拿馬省從哥倫比亞搶了下來。這之後,當巴拿馬出現了不聽話的諾列加,美國軍隊再次殺過來,將控製權重新奪回。

當然隨著美國大陸交通的優化,這個運河的作用開始變小,主要是南美洲和亞洲之間的貿易作用。

直布羅陀是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門戶,當然就被英國人從西班牙給挖了出來。因為歐洲的一體化,這個門戶的重要性有所降低。

作為地中海另一個門戶的蘇伊士運河,經曆過幾次中東戰爭,最後是在美國的控製下,以色列和埃及之間的議和而保證的控製權。這就把該地區的重要爭奪要地,移到了波斯灣和亞丁灣。

波斯灣雖然重要,但是實力格局比較清晰。就是美國和伊朗的對抗,一天這個對抗不解決,這裏就不會有真正的安寧。

亞丁灣的作用,則因為蘇丹港的建成,而顯得更加敏感。在這個地區的爭奪,主要就是也門的控製。在也門建立灘頭陣地,不光可以保證亞丁灣的海權,還可以保證亞非跨海大橋建立後的陸權。

其實這些地方的重要性,和中國崛起和東亞逐漸成為世界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有很大關聯。今後的國際貿易,會出現第一次全球貿易化時代,中國-伊斯蘭主導的形式。因此從中國到中東-北非的任何一個關節點,台灣海峽、馬六甲海峽、緬甸出海口、斯裏蘭卡、巴基斯坦出海口、亞丁灣和馬達加斯加,都會是未來海上的兵家必爭之地。

而在陸上的幾個關鍵點,阿富汗是首選之重。占據阿富汗,可以東邊威懾中國,並搞亂新疆,北上中亞,威脅俄羅斯腹地,南邊施壓,控製巴基斯坦和印度,東邊經營,騷擾伊朗局勢。

這樣一個好棋點,要美國輕易放棄,當然不是那麽容易。如果美國勢力推出阿富汗,中國進入,搞nation building,不光穩定新疆局勢,還把中國和伊朗-伊拉克這一對什葉派兄弟,連接起來,使對中國進行海上威懾的功能大大降低。

當然另外幾個地緣要點,就是東歐的波蘭、捷克和烏克蘭,是西歐和俄羅斯的主要路衝。

以奧巴馬的計劃,就是希望美國軍力的增加,可以打垮塔利班裏麵的反美派,希望建立起一個親美政府,然後可以將美軍的規模下降到一個可以負擔,比如說2-3萬人馬的地步。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和伊朗之間的通道仍然可以建立,但必須在美軍的監控之下。就好像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通道,在美軍的監視之下一樣。有這張牌握在手中,自然就可以和中國討價還價了。

不過世事通常不是那麽如意,從曆史經驗來看,從蘇軍當年在阿富汗的運作來講,美國今天的路子比較相似,就是占領城市,然後堅壁清野,放棄農村。

美國今天的優勢,是當年反蘇遊擊隊是受到了周邊大國和美國的公開支持,而今天的反美遊擊隊受到的支持力比較小。但當年蘇軍的供應線比較安全,而今天美國的供應線,通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的開伯爾山口,是一個死穴。多出來的3萬軍隊,可不可以保證供應,是一大問題。

借道俄羅斯,付出的政治代價和經濟成本都要大太多,不光是俄羅斯人那張血盆大口,交通上來講,距離要比卡拉奇上岸遠多了。

從中國借道也是一個辦法。這個就要看中國政府裏,熱愛美國的人多,還是熱愛中國的人多了。說真的,美國可以用來交換的籌碼,不是太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thinkaboutsomething 回複 悄悄話 好像最近美國鬆口了吧,要邀請俄羅斯進入阿富汗事務了吧。看來美國人自己也覺得有點力不從心了。
tudou! 回複 悄悄話 塔力班非常可能象2002年那樣,避開美軍的鋒芒,挾武器就地解散,等美軍撤走後再集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