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說文論武之民族主義(三)

(2009-11-05 09:12:46) 下一個

 

 

當然中國在經曆了4百年的分裂之後,重新在隋朝得到統一,馮太後的同化運動是一個主要因素,但就不是唯一的因素。

在中國處於五胡亂華的同時,西方的羅馬帝國同時經曆了來自北方的蠻族,日耳曼人、匈人、哥特人和斯拉夫人等等的入侵。考慮到整個歐亞大陸的遊牧民族的南移,大概是因為地球在那個時期變冷,導致北方遊牧民族的生存困難而形成大規模遷移。

因此有許多學者對漢朝和西羅馬帝國,在差不多接近的時間,同時崩潰,而中國後來可以再次統一,但是西方則永遠陷入分裂,做了不少研究。

漢朝的正式結束,是在公元220年,當魏文帝曹丕廢了漢獻帝劉協,開創了魏國。但是漢朝的實際終結,應該發生在公元189年,當董卓廢掉了漢少帝劉辯。從這一年開始,直到400百年之後的公元589年,隋朝的文帝楊堅滅了南陳,以“玉樹後庭花”而名揚千古的陳後主投降,中國重新統一。

其實在這個中間,中國非常短暫的統一了一下,就是在公元265年,西晉的晉武帝司馬炎蕭規曹隨,用曹丕的舊路子搶了曹魏的皇位,然後在公元280年,滅了東吳。這個統一,因為後來西晉的八王之亂,導致了政治次序的紊亂。在長城內定居的匈奴族首先發難,在公元316年,攻破長安,曆史上稱之為永嘉之亂。因此統一的時間,就是36年,之後的分裂是280年。

而就在中國的匈奴造反的時候,另一隻被稱作Huns的匈人,出現在頓河流域。雖然一種假設,就是這隻匈人其實就是當年東漢竇憲於永元1-3年(公元89-91年),所擊潰的北匈奴殘部,但並沒有考古和曆史文獻可以證實。

出現在歐洲的匈人在公元375年時,征服了東哥特人,並驅趕西哥特人過多瑙河,而進入羅馬帝國境內。哥特人,其實就是日耳曼蠻族,對羅馬帝國造成極大的衝擊,並於公元378年的亞德裏亞堡之戰中,全殲了羅馬軍隊。

西哥特在公元410年的第三次圍攻羅馬城的時候,不是前兩次那樣,拿了贖金就退兵,而是洗劫了這個羅馬的政治中心。從此後,扶持的傀儡皇帝,就像漢朝的獻帝那樣成了擺設,日耳曼蠻族的各個部落在羅馬舊地不斷鯨吞蠶食,建立一係列蠻族的國家。最終在公元476年,年僅6歲的西羅馬末代皇帝羅慕洛被廢,西羅馬帝國壽終正寢。

而在這個時候,中國的北方正好是北魏興起,孝文帝在公元471年登基。

因此大家第一個感興趣的是,中國的漢朝和西方的羅馬帝國,在崩潰上麵有什麽相同之處。首先是1788年,英國曆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在他的著作《羅馬帝國衰亡史》中提出,羅馬人和中國人的文明導致的纖弱,無法抵擋野蠻人的殺氣。

後來的各種研究,更關注於這兩個帝國的體製上的缺陷。從經濟角度上來看,就是這兩個帝國同樣出現門閥特權家族對土地的大量兼並,和羅馬的奴隸體製和中國的流民,都導致了帝國的財政出現問題。從文化角度上來看,帝國的文化和意識形態受到了宗教的衝擊,在羅馬帝國,就是基督教變成國教之後,對羅馬皇權的影響。而在中國,就是佛教的興起,以及試圖和外來佛教競爭的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盛行,同樣削弱了政府對社會的操控力。

在軍事上,兩個帝國都犯了同樣的致命的錯誤,就是允許了讓遊牧的各蠻族在自己的帝國境內居住,而且還依賴於招募這些族人來防守自己的邊界。當然前麵說到的經濟上的問題,就使兩個帝國的財政狀況比較窘迫,因此無法負擔積極的防禦政策,依賴於外交上的手段和敵人妥協。在這種情況下,倒台隻是遲早的時間問題,那麽一旦內部有自己內亂的因子,就一下子變成覆水難收了。

一旦中央政府消失,西歐和中國同時經曆了黑暗年代。兩個帝國都是一半在混亂中,令一半試圖保持住文明的輝煌。在羅馬帝國,西羅馬地界自然是蠻族們的樂園,而拜占庭的東羅馬帝國,則試圖傳承羅馬的文明,直到15世紀中葉,被另一個蠻族奧斯曼突厥滅亡。

而中國,則是靠漢族人的衣冠南渡,以南朝的東晉和後來的宋齊梁陳的方式,來延續文化的傳承。

東西方曆史的相似性,就到此為止了。因為中國在大混亂之後,最終又回歸了統一。而在這次之後的曆史上,唐代之後的分裂沒有超過50年,而在清朝滅亡的1911年後的分裂,也是在短短的38年後的人民共和國的建立,重新統一。

為啥中國做到了,歐洲做不到?不光當年做不到,現在裏斯本條約算是歐盟27國全部通過了,但是離一個真正的政治統一的國家,還早著呢。

對中國可以重新統一的原因,大家的觀點比較一致,就是中國的體製比羅馬帝國要強太多。中國的民族認同和文化統一比羅馬帝國要強大,包括中國特有的漢字係統,可以做到既保持書同文的統一性,又照顧到言語不同的地域複雜性。

當然從地緣因素來講,中國的地形比較清晰,中間沒有主要的地理阻隔,比如像歐洲的阿爾卑斯山那樣。想象一下,如果中國的中部不是幾條容易跨越的江河,而是像喜馬拉雅山那樣,估計統一國家,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在政治製度上,中國的源於天意(其實就是民意)的王權概念,要求領導人的公正和符合道德的政治理想,以及通過知識分子的官僚係統來管理,都比羅馬帝國的私人皇權的公正執法要吸引人得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