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說文論武之國進民進(七)

(2009-10-30 10:34:45) 下一個

 

朱元璋由於自身出生貧寒,小時候經常是餓肚子,沒有飯吃,自然對勞苦大眾的艱辛有親身體驗。他在訂立稅收方麵,土地稅就比較低。在洪武26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宣布稅收的總額是3278.9萬擔穀,應該固定不再改變。當然,政府財政除了來自於主要是自耕農的農民的土地稅外,還來自於人口稅、徭役、各種主要民生產品,比如說鹽業、礦業和釀酒等等的專賣製度。

從現在的財政觀點來看,明朝政府的稅收負擔,大概是10%的國民產出,因此是比較低的。考慮到中國各王朝曆史上,主要是兩大筆財政支出,一個是國防,就是要防守,從東邊的北京,到西邊的天水這樣一條長長的國防線,軍費開支要求比較大。另一個就是治理洪水,主要是黃河和淮河的水患,和幹旱和洪水帶來的經濟損失和救災行動,需要大量賑災款項。

要保證政府的稅收可以落到實處,就是一方麵對農民的負擔不可以過重,一方麵又可以保證政府能收到稅,那麽在人口普查和土地丈量上,就要下大功夫。可是在現代的衛星測量技術出現之前,這兩項工作,不論是在中國的那個朝代,還是在西方的羅馬帝國,甚至在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都是需要在基層工作的官僚係統去進行。

當事情需要動用從上到下的官僚們來參與的時候,其結果的準確性就比較懷疑。在前幾年,即使一個守法的縣委書記,為了應付上級的糧食生產任務,也免不了要隱藏幾百畝田地,應急的時候才拿出來充數。這還是清廉的官員的作為,要是田畝的真實數字,和自己的私人利益有關,那麽這些數字上的折扣,就大有講究了。

這個世界上放之四海,顛破不滅的真理,就是老百姓們是不願意交稅的。不論是美國的老布什總統的競選名言“讀我的嘴唇,絕不加稅(Read my lipsno more taxes)”,還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對人口稅的“永不加稅”的保證,都是為了迎合大家的這個心理。一方麵讓大家多留點錢自己花,一方麵擺出一副非常親民的形象,大家私人利益的實實在在,在外表上就擺出了一副非常道德凜然的姿態出來。

從這個角度來講,美國共和黨人的自由派經濟思想,和中國黃老經濟思想,其實是一套路子,就是政府低稅收,其實是可以帶來經濟的增長和繁榮的。對以鼓吹退稅,實行小政府的自由派經濟學家而已,因為退稅導致了經濟增長,而因為經濟增長,導致了稅率雖然低,但稅收總數,卻因為基數變大而增加。這點確實比黃老政治有所進步,因為對黃老政治來說,小政府的無為而治,是在道德上合乎宇宙真理。財政收入不夠,那政府就節省一點嘛。那國防費用怎麽辦,就不是黃老人士們要考慮的了。

當然共和黨自由派的經濟思想,最後表明是一個胡扯而已。因為如果按照他們的說法,光是靠稅率降低而增加的稅收,是可以解決政府財政問題的。可是從裏根開始的美國政府財政,似乎不是靠減稅,而是靠發行國債來解決。

靠發債來解決政府重大支出,在中國曆史上也不是什麽新鮮事兒。從晚清的左宗棠融資在新疆平叛,一直回到當年漢景帝需要在長安找高利貸者們借錢,來對付七國之亂,走的是同一條路子。

當然政府要借錢,也得有信用,就是說你必須有東西抵押,讓大家心裏可以安定一些,放心借錢給你。當年清朝的抵押是海關的關稅,而漢景帝的抵押,就是打勝了平叛之戰,就好好抄家一把,至少吳國的銅礦和鹽業是擺在那裏的。可是當初還是讓人家高利貸的人們心裏嘀咕,不敢借錢,因為不能確定你一定可以打贏。

從這個角度看今天的美國,借錢打伊拉克和阿富汗,好像是賠本了。當年美國打伊拉克戰爭的主導人物之一,國防部副部長沃爾夫茲,在美國國會給大家算的一筆賬,就是伊拉克石油收益裏麵的三分之一付美國打仗的軍費,三分之一付美國公司的伊拉克重建費,於是國會議員們簽了字,做這筆打家劫舍的大買賣,結果做賠了。

當年常凱申先生,也發行了海外公債,用來在中國大內戰,要消滅共產黨,那筆買賣也因為國民政府在大陸跨了,就石沉大海了。

當然除了借債這個途徑,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印錢。在古代,印錢是比較困難的,因為那時候用的是硬通貨,你要發行新貨幣,就得真正的去開采銅礦,或者向明朝和清朝那樣,通過海外貿易,換取來自日本和菲律賓,以至於南美洲的白銀。

不過中國在唐朝時候,就開始出現紙幣。首先出現的是方便於攜帶的匯票,解決你遠距離經商時候的付款問題。後來在宋朝時候,定期3年的國庫券開始出現,後來就有了紙幣。而在元朝的時候,紙幣運用非常廣泛,政府狂發寶鈔,引起惡性通脹,是元朝覆滅的一大原因。朱元璋早年也試過發鈔解決問題,算是嚐過通脹的苦頭。

其實除了這兩個辦法之外,政府解決財政問題的另一個法寶,就是攤派。這個攤派不是擺在明麵上的,而是通過朝廷和地方各級官僚一個約定俗成的君子協定。從冠冕堂皇的官方記錄上,和正式公布的稅收法令上,這些協定是看不見的。

朝廷有困難,大家各地官僚,也會識趣一些,幫忙解決皇帝的問題的。根據特殊情況,攤派一些份子錢,如果地方官員做得好一點,這些錢也許就是從士紳大戶那裏來,如果差一點,就會從小民那裏來。所謂苛捐雜稅,指的就是這些。而這些攤派,攤到了誰的頭上,就成了王朝是繼續興旺,還是麵臨崩潰的關鍵所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