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說文論武之國進民進(五)

(2009-10-28 10:02:22) 下一個

 

其實當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政權時,他在政府體製的傳承上,基本上有三個來源。第一個就是他本人和其他反元武裝在興起時,借助的民間宗教勢力。在董仲舒漢朝時候,將儒家建立成官方意識形態之後,儒家思想中那些積極和革命性的主張,比如說孟子關於革命的看法,已經非常弱化,儒家思想更是變成了保守維持的政府工具。在中國後來的多次改朝換代中,民間宗教成為了主要的思想組織手段。

比如說在宋朝出現的鍾相、楊幺起事,和方臘起事,都是源於來自於波斯的摩尼教,就是中國的明教。在宋朝和元朝的打壓之下,以佛教為外衣,從淨土宗源生出的白蓮教,供養的是代表光明的阿彌陀佛,就是明王,其實和摩尼教的明王崇拜已經融合。這個教派宣揚的光明戰勝黑暗的宇宙真理,人死後上西方淨土白蓮池過好日子,再加上佛教天台宗的各種戒律,已經慢慢在民間占據重要地位。

另外一隻淨土宗衍生的彌勒教,就是信奉彌勒佛,其實和白蓮教、摩尼教差不多。白蓮教在元初時候,就有教徒杜萬一用五公符和推背圖來號召大家起事。這個其實和後來清朝出現的洪秀全和楊秀清的太平天國,用的是基督教的拜上帝會,發動的反清鬥爭,走的是同樣路子。其實看一下中國共產黨靠的共產主義思想來改變中國,說明了中國傳統文化重建中,如何思考宋明理學的弊病,重新尋找儒家原始思想中的積極因素,是中國未來文化重建的一個重要課題。這方麵的仔細探討,俺會在說文論武的文化篇裏麵展開敘述。

朱元璋的第二個來源,就是源於中國傳統儒家的文官體係。在明朝建立政權以來,科舉製取士,在南宋滅亡之後,大概已經中斷了100年了。因此明朝的建立,在某種情況下,肯定要滿足宋朝因為活字印刷術普及之後,帶來的教育普及和讀書人增多這個出路問題。

在元朝時代,讀書人受到壓製變成了臭老九,於是大家的精力用到了文化建設,在宋朝開始後中國出現的城市化產生的大城市中間,發展起來小說和元曲之類的市民文化。明朝的建立,就給了大家要求回到政治權力的一個好機會,在1373年恢複了科舉製度,重新恢複到政治由文人主導的局麵。

朱元璋本人出生貧寒,但對知識分子比較尊重,但是他對文臣的厚待,一方麵仍然受到敵視屁民的一些文人的抵製,將朱元璋這個紅巾軍看著紅寇。另一方麵,又受到了老大粗行伍出身的武將們的反對。朱元璋曾向武將們解釋,世亂用武,世治用文,不是俺偏愛讀書人。就有武將說,你信得過這些酸臭書生嗎?張士誠也厚道文人,你知道這些人怎麽玩他嗎?張士誠本名張九四,是在漕運碼頭上,扛鹽袋子上船的搬運工出生,真正苦大仇深,大字不識一丁的主兒。後來也參加紅巾軍起義發跡了,於是找文人們給起個名字,叫做士誠。朱元璋回答,這個名字不錯啊。嘿嘿,武將們笑道,這個名字來源於《孟子》,叫做“士誠小人也”。你看看,這些文人是啥好東西啊!

中國人起名字比較講究,認為名字會影響人的一生,因此不光是官宦富裕人家起名字,非常講究,要在《詩經》、《楚辭》、《左傳》、《論語》等等古籍中找典故,就是大字不識的窮人,也要找一下村子裏的私塾先生,來取個好名字。但是在元朝的時候,小屁民們是不給起名字的。可是大家總得有個叫法吧,於是一個方法,是按排行,比如朱元璋本來叫朱重八,前麵堂兄弟們當然就是重一到重七了。朱重八的老爸叫朱五四,當然就有五一到五三,這三個伯父或者堂伯父。因此張九四的來曆,也是差不多。

從這裏可以看出,明朝初期讀書人勢力還是比較弱小,靠的是草莽出生的武將們撐起局麵,必須有一個過渡時間來完成這個轉折。建文帝的新政,必然牽涉到這樣一個權力轉換帶來的動蕩。在這個時候,匆忙削藩,顯然時機上不是太合適。

朱元璋的第三個來源,就是繼承了元朝的政治傳統,尤其是軍隊建設上的傳統。其實在中國曆史上,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就在軍事上占有優勢,如何向遊牧民族學習先進的軍事技術和戰士,從戰國的趙武靈王,到漢武帝,到唐太宗,都一直沒有鬆懈過。自從唐朝滅亡後,中國的政治舞台上,一直就是北方遊牧民族獨大的場麵,因此對朱元璋來說,如何建立一支可以和蒙古鐵騎相似的明朝軍隊,是一個很自然的選擇。

通過對征兵製和募兵製的比較,朱元璋在和劉基長期討論後,最後得出了用衛所製度的結論。征兵製,和現在很多國家實行的義務兵製比較類似,而募兵製則和誌願兵製比較相近。征兵製的好處是,有戰爭大家來報到,平時就在家務農,平時軍費開支小。但壞處就是,如果戰爭時間長,農業生產就耽誤了,而且平時訓練,就是所謂後備役的質量得不到保證,臨時召集後,又沒有太多時間訓練,戰鬥力不行。募兵製的好處是當兵為職業,可以保證長期訓練,軍隊戰鬥力要好。但不好處就是軍費負擔太重,國家財政是個大問題。

而實行衛所製度,就是將軍人列入軍籍,搞職業軍人家庭製度,可以說是向遊牧民族學習了。這些軍人戶籍完全不受地方政府管理,而是歸入都督府管理。為了降低平時軍費的負擔,這些衛所平時需要耕種來負擔自己的生活。但是和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同,人家平時的生產活動,比如說圍獵等等,就是好的軍事訓練,而農耕生產活動,和軍事行動不搭架,隻好拿出專門時間來做軍事訓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