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排骨二號:自民黨的末日·小泉篇之五

(2009-10-19 20:43:17) 下一個
 我們再來看看小泉5年半執政生涯的成績如何。

  日本的經濟擺脫了長達10年的平成不況。從02年2月開始到07年的10月,日本經濟連續69個月經濟增長。輸出型產業為中心的日本企業紛紛刷新了自己的最高盈利紀錄,以往注重國外投資的日本大手企業開始對增加對國內的投資,國內雇用開始擴大,對大學畢業生的求人率超過了泡沫經濟時期,因為團塊世代的退職和少子化的影響,以往不被重視的中途采用也大幅度增加。

  派遣法的改正,接受派遣社員的企業擴大到了製造業,期限設置被取消,海外勞動派遣者開始大量湧入日本,也為日本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低金利的政策減輕了日本企業的負擔,小泉的構造改革也達到了一定的效果,日本02年到05年企業破產件數減少了6000件。

  對大手銀行注入公用資金,鼓勵日本銀行積極貸款,消除了長期困擾日本經濟的不良債券問題,金融機構也達到了收益的最好水平。

  借助於經濟的恢複,後半期連和出口型產業沒有太大關聯的不動產、建築業也刷新了最高盈利紀錄。

  日本股市大幅度攀升,證券市場活躍,企業的合並收購增加,股東的發言權增大,企業與此對應也提高了分配的紅利。

  小泉的外交政策雖然倍受指責,但也沒有對日本造成什麽壞的影響。事實上小泉除了應對當年許下的承諾每年參拜靖國神社以外,沒有其他出格的舉動。罵小泉的亞洲國家也隻是限於口頭,圖個心理痛快而已。而大多數國家因為日本有了一個長期穩定的政權,可以放心開展各種領域的經濟合作,也大大推動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由此可見,雖然日本的經濟複蘇有“中國特需”、“世界經濟規模的擴大”等大的曆史背景,小泉/竹中的經濟政策也有很大的功勞。不管小泉推行的改革最後成效如何,至少小泉在任的時候政權穩定,小泉改革的堅決也給投資者們信心,試他們放心大膽的對日本進行投資,這是小泉的功績。

  雖然各種指數都表明日本經濟複蘇顯著,但很多日本人還是把這次經濟複蘇叫“虛幻複蘇”。這是因為這一波的經濟複蘇時間雖然長,但增長率不高,年平均隻有2%。和66年到70年的10%經濟增長、泡沫經濟時代的5%的增長相比感覺不強烈。日本的經濟也已經達到了一個很大的基數,已經不大可能再出現那樣跳躍式的增長了。加上高齡少子化的社會構造,日本國民的負擔依然很重。再有一個就是,日本企業經曆了泡沫經濟的低穀,也不敢大幅度提高員工的工資,工資一旦提高就很難再降下來,日本的企業風格也不能讓企業隨意解雇員工。

  另一方麵,小泉的政策也帶了了社會的不安:小泉修正了派遣法,給企業雇用非正規雇員提供了方便。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非正規雇員的雇傭比例擴大, 2002年正規雇用人數占全體勞動者的76%,到了07年這個比例降低到了66.5%。而非正規雇員的人數增加到了1732萬占全體勞動者的33.5%。

  非正式雇員得不到正規雇員的保障,雇主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隨意解雇非正式雇員。同樣的工作量非正式雇員所得的收入也低於正規雇員。到了06年,年收入 200萬日元以下的勞動者突破1000萬人占全體勞動者的22.8%,幾乎全是非正式雇員(正式雇員的年收入在200萬以下的極少)。貧富差距被進一步拉大。這在之後的金融危機中成為了日本最突出的社會矛盾之一。

  在稅收上,小泉政權計劃逐步廢除累計課稅製,改用一律課稅製。比如,住民稅原本是三段稅製,(200萬日元以下5%,200萬以上700萬以下10%,超過700萬13%),現在一律10%,這樣的稅製改革無形中增加了貧窮人的負擔,屬於典型的“殺貧濟富”政策。

  小泉的改革方針和70年代末執掌英國的撒切爾夫人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撒切爾夫人主張個人應該更多的自立,少依靠政府,政府對經濟不作過分幹預,減少公共開支的基礎上降低個人賦稅。而在政策麵上撒切爾夫人嚴密支配內閣成員,嚴格執行金融政策,打擊工會勢力使其服從法律的約束,國有企業民營化。執政後期更是把民營化擴大到了教育、衛生醫療、住宅等方麵,“撒切爾革命”由財經和工業擴展到新的社會政策領域。

  所帶來的結果就是:英國經濟複蘇國際地位提高的同時貧富差距急劇加大,犯罪率失業率上升。很多英國人認為撒切爾夫人是一個獨裁者、自大狂、毀掉了英國的福利製度。03年英國電視台Channel 4舉辦了一場“你最痛恨的100個最壞的英國人”的民意調查裏撒切爾夫人排名第三。

  盡管痛恨她的人如此之多,但撒切爾夫人依然是英國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之一。02年在BBC舉辦“100名最偉大的英國人”評選中,撒切爾夫人名列第16位——排在她前麵的包括邱吉爾、黛安娜和莎士比亞。

  看看撒切爾夫人的政策和評價,再比較一下小泉,我們是不是能找到很多共同點?

  但和小泉不同的是,撒切爾夫人的後任依然貫徹了她的改革方向,而小泉因為自民黨內部的抵抗勢力過於強大,自己也過於個性不懂得協調,雖然民眾支持,但在黨內小泉沒有追隨者,這讓他在自己的後任上沒有選擇的餘地,無論選擇誰,他的後任都會恢複到原來的保守作風,這導致了小泉的改革半途而廢,他的改革也成了後任們推卸責任的借口。作為一個日本首相,小泉是成功的,作為一個改革者,小泉失敗了。

  不管怎麽說,小泉的承諾大都做到了,郵政民營化的進程也許不是小泉預想的那樣,畢竟是開始啟動了。盡管日本國民還是懷念60年代日本的經濟輝煌,懷念 80年代“一億中流”的無格差社會結構,對小泉的小政府改革方針一直口誅筆伐。但09年大選中,自民黨領袖級人物紛紛慘敗,小泉的次子卻在媒體一片問責世襲政治的輿論之下第一次參加競選就高票當選,也許這一幕能讓小泉有些欣慰。

  小泉下台之後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2008年9月25日宣布退出政壇。
  
  “無籽西瓜”安培上台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