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四麵楚歌之美國篇 美國金融龐氏局之六

(2009-09-20 08:30:40) 下一個

 

 

第一個獨立的貨幣政策,俺們都知道,一個主權國家,或者向中國香港那樣具有獨立地位的金融體係,最好是要具有獨立的貨幣政策,來解決自己國家(或者管轄區)的經濟發展問題。因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你是不應當完全跟隨人家的貨幣政策。特別是人家離你十萬八千裏,八竿子打不著的時候。舉一個例子,就是香港在貨幣上掛鉤了美元,但是其經濟和中國大陸聯係更為緊密,因此更適合和中國的貨幣政策保持一致而不是和美國的貨幣政策保持一致,但其掛鉤美元的貨幣製度就束縛了手腳

第二個固定匯率,就是將你自己的貨幣和主要外幣掛鉤,比如說港元掛美元,或者說人民幣在一個規定的範圍內變動,都可以大致算在此類。這樣做的主要好處,就是把從事進出口外貿企業的匯率變動風險取消。

沒有匯率的浮動,就沒有匯率變化帶來的風險。而一旦匯率變動了,你企業就增加風險了。因為風險增加了,你就要買保險,付保險費了。那麽就是說外貿企業的交易費用增加了,也可以說是從事外貿的進出口的實體企業,就是說你製造業和貿易商,要交一筆外匯變化稅,而這筆稅就被為你提供保險的銀行可收去了。

這裏就牽涉到以外匯兌換率變化而建立的一係列金融衍生品了。為啥這個東西在1980年代開始出現?其實很簡單,這個是起源於美國的裏根政府開始推行的新自由經濟政策,就是取消資本管製,導致資本的全球化趨勢。那為啥裏根時代,經濟學家們全部在這上麵折騰?

這就要看當時的國際經濟大環境,就是在那個時代,是美國在貿易上赤字大幅度提升的時代,美國的傳統製造業完全不敵來自德國和日本的猛烈挑戰。因此如何將製造業的成本提高,利用製度變革,強迫要求強勢的日本和德國製造業,向金融比較發達的美國(和次發達的英國)交一筆製度稅。所以,就從50-60年代的資本主義黃金時代對固定匯率製度的鼓吹,一下子頭腦風暴到了70年代的自由浮動匯率能帶來最高效率的新時代。蒙代爾是在頭腦風暴前提出來自己的理論的,所以還把固定匯率當成好東西

而現在中國的製造業起來了,那麽向中國企業收這筆稅金,當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且據稱美國和歐洲銀行,在中國賺取的大部分利潤,都是來自於金融衍生品合同。俺們知道的中信泰富在2008年一年就虧損了19億美元,就是兌換率建基的金融衍生品。而中國國航2008年,在石油價格上的衍生品合同,虧損了11億美元。加上其他國企通過中介做的衍生品合同,大概至少交了數十億美元的製度稅。

因此有中國人把這個金融衍生品,比喻於西方送來的新型毒鴉片,是非常形象的。在俺看來,這還是在中國的外匯管製和人民幣籠子兌換之下出現的“小”問題。

現在更可怕的情況,是中國金融界和經濟決策界的接軌派們,打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旗號,把本來應該進行人民幣結算的國際貿易方麵的國際化,就是利用人民幣結算,來打造中國經濟脫離美元的一個自身外循環係統,來促進中國和其他貿易貨幣,進行一個資源生產的以商品為主的實體經濟循環,偷梁換柱,來個狸貓換太子,掛著羊頭賣狗肉,要搞成一個開放資本項目管製之下的自由兌換。

等到人民幣匯率放開後,中國大大小小的外貿企業們,就是好好交金融衍生品稅收的好時候了。

第三個就是資金自由流動。這裏是俺批評蒙代爾這個理論體係的一個關鍵點,就是為啥資金自由流動能占有這樣的重要地位,成了好東西可以和固定匯率和獨立貨幣政策相提並論?而且他所有的兩難處境,都是因為要解決資金自由流動這個問題?難道資金自由流動,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果然是那麽重要嗎?

蒙代爾的依據,源自經濟學家的一個自由傳說”——也就是幾乎所有的主流經濟學家都是這樣想當然。這個傳說的意思是資本在全世界自由流動(無國界隨時出入),因為資本的掌控者們都很聰明,就能實現資本最有效率的配置。

這個理論依據是很有問題的,這裏的資本到底是指國際貨幣呢?當地貨幣呢?工廠(生產資本)呢?還是股票等有價證券(虛擬資本)?不考慮這個過程,簡單的談論資本,其實是脫離現代經濟的生產循環的一種侃侃扯淡。

通常來說,自由流動,當然是資金(尤其是國際通行貨幣)的自由流動、匯入匯出。

 

回到蒙代爾的理論背景--加拿大和美國之間資金流動的問題。如果資金從美國流入加拿大,和資金從加拿大流入美國,是平衡的,那麽對固定匯率不應該造成太大影響,因為你是進出相等。那麽隻有在資金流動不平衡,就是說從美國的資金大量流進加拿大,會衝擊加元和美元的固定匯率,導致加拿大央行要幹預,從而失去了幹預通脹的獨立貨幣政策的功能。

因此蒙代爾的建議,就是加拿大政府應該實行浮動兌換率,來保證自己獨立的貨幣政策。

首先,俺想質疑,倒底加拿大政府采取獨立於美國貨幣政策的機率有多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