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四麵楚歌之美國篇 美國社會十字路之九

(2009-02-14 15:25:41) 下一個

 

當羅斯福在1933年上任時,正好在美國的銀行濟提風潮之中。當時各州的州長已經下命令關閉了所有的銀行,所有的銀行賬戶被凍結,沒有人可以獲得一個銀行貸款,或者把支票兌現,或者從儲蓄裏提款。全國平均失業率差不多是25%,而在主要的工業區和礦區則還要高。美國的農業人口,那是還是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則比工業地區的情形更差。

當年的美國,因為胡亂開墾,其中西部本來不適合歐洲農業經營方式的大草原,在1920年代的高速發展中,地表上的草皮被徹底破壞,因此在1932年開始的幹旱中,開始不斷地興起了土塵暴。在1932年,有記錄的風暴是14個在1933年,就變成了38個。而在1934年,大概有1億英畝的耕地失去了全部或者大部分土壤。到了1935年的4月,土塵暴一刮就刮了幾個星期。

 

圖一 美國30年代的土塵暴

 

這個自然災害對美國農業和農民的打擊是不小的。許多失去了耕地的農民,隻好全家向加州等西海岸州遷移,希望能夠進城市裏找到工作。可是他們在城市裏看到的卻是,大批城市的失業居民,無工作可做,沒有錢養活自己。

羅斯福的新政就是在這個困境下上馬的。他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在民主黨徹底掌控的國會裏,和國會麵對麵的工作了100天,通過了他的每一個新政。

羅老爺子的第一招,就是破口大罵銀行家和那些不負責任的企業家(你敢裁員)。然後在上任後的35號,宣布4天的銀行假期讓所有的銀行繼續關門。在39號的4天後,他遞交了基本上在胡佛任內就起草好的“銀行緊急法案(Emergency Banking Act)”,當天通過成為法律。

這個法案讓聯邦調查員在4天裏,對所有的銀行審查了一遍。對資不抵債的銀行,立即關閉。然後讓那些資產可以生存的銀行,改組後重新開門營業。

同時法案裏,通過了在“對敵貿易法案(Trading with the Enemy Act)”中附加一條條款,授權美國政府收繳美國人民手中的黃金。在193345號,羅斯福簽署了總統命令6102號(後來被稱為繳金令),要求所有人必須在51號之前,把手裏的所有金幣,金條和金票,交給美聯儲。如果敢抗命,懲罰是1萬美金罰款(相當於2008年的166640美元)和蹲10年大牢。結果這個刮民政策,使美國政府強迫用官價的20.67美元一盎司的價格,讓人民“自願”的出售,在美國民間收走了500噸黃金。然後在1934130號通過的“黃金儲備法案(Gold Reserve Act)”裏,美國政府將黃金價格從20.67美元,上升到35美元。這個價格直到尼克鬆在1971年美元和黃金徹底脫鉤。

這個行動帶來了什麽後果呢?當時老羅的考慮是1930年後,美國處於嚴重的通縮狀態,這個做法事實上是將美元實際貶值了41%,來推進通脹抗衡通縮。但事實上,這樣也算是從美國人民手頭搶走了253百萬美金的財產。這個做法也在事實上,禁止了美國人民將黃金作為事實的交易貨幣,同時使美元暫時和黃金脫鉤,有助於實現財政膨脹的印鈔票和低利率的貨幣政策。

要是有人覺得美國這個民主國家的政府,會不靠搶人民的財富,不靠貶值貨幣(還可以搶世界人民裏那些手上捧著大把美元的冤大頭),來走出危機,那就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當年是這樣,今天還得這樣。

羅斯福的銀行法案在1933年底,關掉了4004個小的地方銀行,將這些銀行要麽完全關掉,要麽並入了大銀行。這些銀行的存款人則運氣還不錯,最終取回了85%的存款,隻損失了15%的身家。其中最有意義的一個改革是在6月成立了今天仍在運作的聯邦存款保險(FDIC),對5000美元額度存款由政府擔保(後來上升到了10萬,而現在則是20萬)。這個改革,最終解決了美國銀行被擠提的現象。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的工業總產值從1933年的3月到7月,4個月裏居然漲了57%。對這個美聯儲算出來的數據,俺一直有懷疑,光是信心指數上漲,怕是沒這麽厲害吧。也許美元貶值帶來的物價上漲因素,沒有被扣除,更像是主要因素。

羅斯福的經濟政策則更有看頭。314號通過的“經濟法案(Economy Act)” 在大部分希望平衡預算的政府官員中,開始把政府預算分成一個正常預算和救急預算。大家的想法是暫時可以平衡正常預算,而讓救急預算出現赤字,但最終就是總預算也要平衡。剛開始羅斯福是想搞總預算平衡,但是後來發現不現實,可是他的預算主管道格拉斯後來因此而辭職,就是不同意這種分法。

救急預算是拿來支持羅斯福的各種公共工程和以工代賑計劃,是不能也無法平衡的。而平時預算,就通過了裁減政府各部分支出的25%,和政府官員減薪水,退伍軍人砍退伍金各15%,為政府省下了10億美金。

在農業政策上,羅斯福很清楚的明白,如果農村經濟搞不好,就不會真正的有經濟複蘇。他的方法就是通過減少農業產出,和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1933年通過的“農業調整法案(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ct)”創建了“農業調整局(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dministration)”,讓農民參與到政策的製定裏,決定美國各個地區對農產品,如米,麥,玉米,牛奶,豬,煙草,棉花等等,設定產出配額,和製定收購價格。美國政府還增收了食品加工的新稅,用來做財政補貼,讓農民們休耕一部分農地。

這些措施的目的是人為的將農產品抬高到1910-1912年的價格水平。為了到達這個目的,1千萬畝的棉花地,被人為的破壞,讓成熟的棉花腐爛,6百萬的小豬被殺了埋掉。這種方法確實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但就被城市的消費者們恨的咬牙切齒。

除了這個政策,另外就是在1935年成立了“安置局(Resettlement Administration)”,由美國政府出錢,在阿拉巴馬,馬裏蘭,威斯康星,俄亥俄,維吉尼亞,和新澤西等州,建立了200多個小城鎮,安置大城市和邊遠農村的窮人。

 

 

圖二 美國政府號召大家安置的海報

 

有意思的是,這個機構還拿出了一些錢,讓當時的攝影師以照片的方式,和電影界以電影的方式,和音樂家收集了當時的民歌(像是俺們中國的詩經一樣),真實的記錄了當時的社會動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movebeyond 回複 悄悄話 Demand elasticity is small. You probably won't drink 2 gallons of milk per day even if its price is dropped by half.
chinomango 回複 悄悄話 "1千萬畝的棉花地,被人為的破壞,讓成熟的棉花腐爛,6百萬的小豬被殺了埋掉。這種方法確實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為什麽不能降低價格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