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提出挑戰的就是弗裏德曼大佬領軍的貨幣主義學派。在他的大作“美國貨幣史:1867-1960”裏,他的看法是貨幣政策的失誤,是大蕭條的最主要成因。佛老爺子(好歹當年俺還當麵請教過老爺子,尊稱一下)的看法倒不是責怪聯儲局導致了衰退,而是說聯儲局政策不當,導致衰退變成了大蕭條。
佛老爺子的主要論點來自於美國前兩次的金融危機,一次是1893,一次是1907。研究一下1893年那次金融危機,除了歎息,就是搖頭。怎麽說呢?1880年,是美國經濟擴張的時期,結果就是很多的擴張是靠投機資金炒起來的。要想了解當時的情形,你隻要想一想1990年的高技術泡沫就行了。完全是同樣的路子,隻不過當時炒的不是高科技,而是鐵路業。看一下美國經濟史,感覺就是美國從來都是危機不斷,然後從來都是沒有長進,繼續重蹈覆轍。
當時美國的鐵路大發展,帶動了礦業開采。除了大量的銀流進市場之外,許多公司為了賺快錢,開始了各種購買兼並的活動。而這些活動大多是靠舉債(銀行貸款和發行債券),玩了幾年,就開始有公司破產。第一個信號就是1893年2月的費城瑞丁鐵路破產,導致了人們對經濟的擔憂。於是大家就開始從銀行裏擠提存款,而外國(歐洲)投資者隻接受黃金,就影響了金本位製下的美元。這一輪狂提款導致了美國黃金儲備到了最小接受額度,於是銀行拒絕進行兌換。這個危機導致了 500家銀行,和15000家企業破產,失業率上升到了19%。由於許多人用了積蓄買鐵路債券,結果就是畢生的積蓄化為流水,大量的所謂中產階級變為赤貧,隻得從失去的新建的維多利亞房屋搬出。那時候,美國到處都是空房子,裏麵是殘壁蛛網,成了後來好萊塢鬼屋故事的創作來源。當時由於大量的失業,不斷發生小規模的抗議,但最後被美國軍隊鎮壓了下去。後來還是美國金融大亨J.P.摩根出手,幫助美國財政部穩定了局勢。
1907年的金融危機,則更加荒唐。讀完之後,大家就會對現在發生在美國的事情不再感到驚奇,就會對未來中國的道路,多一番思考。
整個金融危機起始於一個小夥子。這個小夥子叫做奧圖-海因茨(Otto Heinze)。他的哥哥叫做奧古斯圖(Augustus Heinze)因為在蒙大拿開礦,發了大財,是一個相當於中國的山西煤老大的銅老大。這位銅老大後來搬到了紐約,交了些金融界的朋友,一起幹了幾起股票炒作,結果就控製了6家國家級銀行,10家州級銀行,5家基金,和4家保險公司。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006430當時海因茨家族控製了大量的聯合銅業公司的股票,而且大部分股票被人借出去賣了空頭。奧圖就計劃籌集一大筆資金,來一個賣空擠壓(Short Squeeze)。這個計劃是用資金購買所有在市場上的聯合銅業的股票,然後就把價格飆上去,逼得所有的空頭在高價平倉。
兩兄弟和他們的銀行家莫爾斯(Charles Morse)哥們三人,去見了當時紐約第三大基金的總裁,尼科巴克基金的總裁巴爾尼(Charles Barney)。巴爾尼曾經提供資金給幾位哥們攻城拔寨過,這次聽了計劃,老巴覺得哥三的資金遠遠不夠,結果就不參加這個大戰。
不過奧圖決定,還是幹一票。在10月14號星期一,小夥子開始出手,一天之內就把銅業公司的股票從39美元飆到52美元。第二天,他開始要求借股票的空家還回來,結果就把股價炒到了60美元。但是奧圖錯誤判斷的市場,空家就想盡辦法從海因茨家族控製以外的地方,找到了貨源。結果在紐約交易市場外麵的人行道上,大家交易聯合銅業的股票非常之熱火朝天,把奧圖的資金全部吸空。最後的結果就是,當天聯合銅業的股價跌到30美元。這個街邊交易,後來就發展成了今日的美國股票交易所。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006430圖一 街邊交易, 是美國交易所的前身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006430第三天,聯合銅業股價跌到了10美元,就把奧圖的股票行打破產了。因為這哥三個的胡來,交易所停止了奧圖的牌照。而奧古斯圖的一間銀行因牽連而倒閉,就導致了存款人對他和莫爾斯控製的所有銀行的擠提。這個擠提一開始本來是針對這三個哥們,隻是搬錢到其他銀行而已,不過很快就因為巴爾尼和他們的夥伴關係,尼科巴克基金業受到了擠提。
這一下影響就大了。大家就不敢再借錢給這些玩股票的基金,結果就是紐約股市因為資金不足,整個市場開始狂瀉。這又導致了大家對所有基金的擠提,並蔓延到了其他的銀行。
當時紐約的金融大亨們又不在城裏。結果又是摩根從維吉尼亞州趕過來,利用自己的超級財富和影響力,把局麵穩定下來。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006430圖二 摩根大佬救了美國兩次
而正是在摩根老大的鼓動下,聯儲局才變成了一個事實。和今天的情況相比較,銀行老大的道德水平可是下降太多,不再有摩大佬這樣的豪傑來拯救國家。可是小老鼠們卻大大的多了和更惡劣了。小奧圖又怎能和今天的梅多夫相比。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006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