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
在接下去的幾年裏,對所有的國家都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哪個國家撐不住,自己亂了陣腳,比如說希臘的例子,就會先倒下去。而能夠撐下來的國家,並不僅僅在於其經濟層麵比其他國家好多少,而是在於這個國家和民族有沒有決心,在困難的時候,可以同舟共濟,咬緊牙關,用一個“挺”字訣,硬頂過去。
中國在這個挺字上,還是比其他國家占有一些優勢,就是經過了2008年的洗禮,中國的基層民眾算是明白了很多道理,不會被內部和外部趁火打劫的勢力,忽悠出來當槍使。如果中國的各階層人士不明白這個問題,在危機四伏的2009年,不以大局為重,響應海內外的各種忽悠,把中國的社會和經濟次序搞亂,那麽就算有2萬億美金的外匯儲備,甚至是20萬億美金,都對中國度過這個難關毫無用處。
對中國現在麵臨的挑戰來說,任何數字上的遊戲,比如說明年的GDP到不到得了9%,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俺個人一直認為,美國今天的處境的最根本原因,既不是華爾街的貪婪,也不是華盛頓的腐敗,而是美國製度已經不再為普通的民眾的根本利益服務,從1980年以來的近30年裏,基層民眾的收入一直呈下降趨勢,不得不靠金融創新這些新騙人把戲來維持生活水平。因此對中國來說,隻要中國政府的施政重點,真正做到以民為本,切實把基層民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從全民醫保和社會安全網作為突破點,發揮政府的稅收,金融,財政和貨幣政策,集合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和民間的力量,集中在保障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和對暫時失業的人士提供適當的社會保障,度過這個百年一遇的難關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
在考慮就業問題上,6百萬新畢業的大學生應該是一個著重點。除了溫總理提到的增加留校學生做研究和教學助理的同時,俺之前提到的增加國家貨幣注入口的研究所也是一個出路。這個做法的好處就是利用國家的力量,來減輕國有企業和國內的民營企業在科研和技術開發上的負擔,利用國家的科研力,為整個國家在行業上的國際競爭力協同合作,以爭奪在國際上的科技優勢和領先地位。
這種以政府主導和協同行業的做法,是當年日本產經聯的玩法。對這種玩法,俺們的主流經濟學家們自然是大力反對的,因為這種做法,不符合“市場換技術”的原則,雖然俺要是堅持問一下,到底中國有沒有市場換到成功技術的產業,沒有人可以給一個肯定的答案。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中國的企業要想搞自己的技術革新,可謂是難上加難。本來中國新興的企業,在和全球已經稱霸幾十年的大公司競爭時,在財力和技術能力上都占劣勢,再加上中國很多行業對外開放度過高,到處都是外資和合資的影子,外國資本加上他們的中國買辦代理,夥同利益攸關的政府官員,很容易就可以把這些企圖創新的中國公司給幹掉。
另外一個問題是,基本科研和技術的研發,沒有賺錢的。你要是以利潤要求來考慮這些機構,那就是賠錢,如果你靠一個以利潤和市場為主導的思維來考慮,最後的結果就是這些技術研發,會把一個企業拖垮。
但是日本的經濟學家,至少是1980年以前,沒有被新自由主義思想洗腦之前,是不會對這些問題太在乎的。因為產經聯代表的是一個工業國家的最核心競爭力,是一個餐館裏的大廚。沒有這個大廚在那裏頂著,一個國家就沒有真正的實力。依靠外來的技術,變成一個世界工廠和裝配車間,隻不過是把人家大廚炒出來的菜,最快速和最便宜地端給客人享受,和最快速和最便宜地把客人吃完的盤子,洗刷幹淨。一旦人家大廚,往東南亞一走,去找一些更便宜的端盤子的和洗盤子的,你那個餐館就隻好關門大吉了。
明白不了這個道理,中國這三十年的經濟發展,恐怕就是會停留在端盤子和洗盤子的成就,靠外資投一下,或者靠房價漲一下,搞上來的泡沫GDP,沒有自己腳踏實地的工業基礎,和美國靠律師打億萬官司,和靠金融衍生品花出來的GDP,其實隻不過是50步笑百步而已。
九十
其實產經聯的玩法並不複雜,就是由三大塊來建構一個國家的工業科技基礎。一塊就是政府,通過退稅,投資,政府采購專門產品等等的方式,幫助基礎工業板塊的行業來做到收支平衡,賬麵不賠。美國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軍用品采購,正是美國政府采購的大方,才會從軍隊的實驗室裏,搞出來互聯網這樣的新科技。政府的這個行為,其實和中國過去的計劃經濟是一條路子,通過長期戰略和國家發展的思考,具體體現在對科技發展的大戰略,而不受所謂的市場經濟的及時利益追求所支配。
第二塊就是工業基礎的產業,為其他產業提供主要的原材料和初級產品。這一方麵要考慮的就是如何通過專利保護,為自己國家的中下遊產業提供先進但價格低廉的商品和技術,保證這些企業可以在國際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在對這些商品和技術的運用上,必須做到內外有別,比如通過不平等的對內和對外價格來保證自己國家的企業具有優勢,或者是通過各種技術出口管製,比如說美國多如牛毛的國家安全出口限製等等,都是為了這個目的。
第三塊就是由政府和各個行業組織支持的研究院。這些研究院應該不同於現在大學的研究所,以學術上的研究為主,而更接近中國過去各工業部下屬的研究院,專門為定點行業提供針對性強的攻關項目。
這第三塊,在當前的形式下,應該是作為當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主要出路之一。就是通過各個基礎行業裏,由國家大量成立研究所,在納米技術,新工業和建築材料,新能源電池,太陽能等等領域,投資研發。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對中國所有需要進口解決的各項中間產品,列出一個清單,搞一個100個頂級產品“進口替代”的項目,讓這些研究所成立專門課題組,解決如何繞過外國專利和技術上的問題,不斷解決中國的自主研發能力。
不要以為這些研究都是賠錢的,在這些技術的支持下,中國的中下遊產業全球賺回來的利潤,通過國家的稅收,就補回到這些投資上去了。以美國為例,由國防購買帶動的高新技術發展,和對美國工業的貢獻,可不是那點投資可以衡量的。
最近美國的14家電池和新興材料公司組建了國家交通先進電池製造聯盟,希望以美國政府和行業協同的方式,來搶奪新交通工具—電動汽車裏的鋰離子電池的技術領先地位。這14家公司,分別是3M, ActaCell, All Cell Technologies, Altair Nanotechnologies, Dontech Global, EaglePicher Corporation, EnerSys, Envia Systems, FMC, MicroSun Technologies, Mobius Power, SiLyte, Superior Graphite, and Townsend Advanced Energy。這個聯盟的宗旨是成立大家行業共享的研發和模型中心,開發出來的技術和產品大家一起享用。該計劃決定在以後的5年內,會投資10-20億美金,而大部分的資金將來源於聯邦政府。
這個計劃,非常類似於美國在1987年建立的半導體製造技術聯盟(SEMATECH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當時美國半導體製造業已經被日本超過,需要政府和行業的合力,來奪回武林盟主的寶座。美國政府通過國防部在5年內投資了5億美金,和14個美國大公司,包括英特爾(Intel),惠普(HP),國際商用(IBM)等等,建立了夥伴關係,終於為美國半導體工業搶回了競爭優勢。這個關係一直延續到了1996年,算是為美國在這之後的高科技革命創造了硬件上的基礎。
從這個發展趨勢來看,中國的企業,比如說比亞迪等公司,要想在競爭中單打獨鬥,來應付人家國家和整個行業之力,前景真是堪憂。不過比亞迪的電動車方向,從來就沒有受到中國政府專管新能源汽車項目的科技部的支持,是靠了美國大亨巴菲特的資金才有機會出來玩一大把。從這個方向走下去,看來最後還是被美國公司買掉的機會比較大,不然的話,中國缺乏整合的行業,互相內鬥一下,然後科技部的專家們再以門戶,意氣,和利益的分歧,打壓一下,恐怕再撐下去,就會比較難了。不過不要怕,等美國人搶回了新電池的國際霸權,俺們的專家們又可以喊“市場換技術”,繼續為外商和外資們洗盤子。
王傳福先生:"比亞迪最核心的是用了鐵電池,這個電池首先要安全,電池目前能量密度最高的、商用化最高的就是鋁電池,鋁電池最大的缺點就是扔到火裏會爆炸,就是說160 度的環境它會爆炸,這樣的電池是不能用在汽車上的。因為汽車你不撞別人別人會撞你,一撞扁以後會產生高溫,高溫會超過150度,會爆炸的。電池高溫不爆炸這是最低的條件,比亞迪的鐵電池就有這個優點。我們這個電池充滿電了用火燒不爆炸,就像燒衣服一樣,不會爆炸,",王總把磷酸鐵鋰電池叫做鐵電池,厲害!
大容量鋰電池無錫有一家,中科院轉讓的技術,就是規模不夠大,技術應當多家轉讓.電池技術國內還行,但在美國的銷售不行.18650美國人還用不起.
其實NiMh電池還是很好的,壽命長,不易爆,混合車都用.大容量NiMh電池是專利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