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久公子談貨幣(之二)

(2008-12-05 13:22:57) 下一個


這,就是"兩大交錯原理"中的第一大原理:主觀為賺錢,為求利,客觀為生產,為社會。
第一大原理有幾個衍生原理:
a 貨幣,是個人的主觀財富,是社會的客觀負擔。什麽叫財富?回去看看貨幣第三大功能:貯藏功能,他代表了這個個體購買社會產品的購買力,這就叫財富,財富是一個靜態概念,但使用起來是一個逐漸花出去,流轉起來的動態功能。為什麽是社會的客觀負擔,社會要有足夠的產品製造能力才能來填飽這些購買力,如果生產能力不足或者萎縮?那對不起,隻能通貨膨脹咯。

b 人們為了追求貨幣,有沒有可能不帶動生產,做出很荒謬的事情?當然有可能。一種情況就是錢生錢,炒股票,你賣給我股票值1塊錢,我再拿10塊錢買回來,那個東西的價值憑空就增值了9塊錢,這個東西到下麵貨幣的來源的時候再講。另外一個愚蠢的典型,那就是在實際生產中是浪費,在財務角度卻是"精明的投資"。如果外星人從外太空光顧偉大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之海灣明珠迪拜城的上空,一定會抓狂:這人類他媽的是瘋子,把大量的能源、化工材料去運沙子填海,去淡化海水,然後造出一個個僅供一兩家人享受的人造綠洲小島!這是犯罪!而我們精明的任誌強老板從飛機上俯視迪拜的時候呢,巴不得趕快跳小去親吻這滾燙的充滿著商業之魂的黃沙大地:這是最偉大最英明最厲害的商業決策!什麽浪費?屁個浪費,沒看到俺們溫州人在上麵買島,再轉手賣土地,賺了個千萬上億?什麽節約不節約,賺錢是第一!
為啥外星人和任誌強觀點相反?是他們腦子結構有問題?嗬嗬不是,無非是外星人在山外,任誌強在山內,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c 貨幣如此神通,能調動資源,有沒有可能壞事?當然有可能。要筆者舉個例子?很簡單,咱們比較比較古代的饑荒和現代的經濟不景氣經濟危機,什麽區別?古代饑荒,那真是老天要絕我之路,刨地三尺弄不出個米粒來,一句話:產品流生產能力受到打擊,真的是沒辦法養活那麽多人,所以隻能餓死一批,犧牲一批,很殘酷,但沒辦法;現代經濟不景氣,經濟危機,那老天爺大部分時間還風調雨順的呢,幹活的小夥子們呢?也都還各個肌肉發達呢,那個機器加工車間呢?還寶刀未老嘛,偏偏生產轉不起來了,為啥?錢停止流動了,不發揮作用了嘛!為什麽錢會停止流動不發揮作用呢?按下到後麵再講。不過這裏提一句,那個諾貝爾炸藥獎的獲獎經濟學家,偏偏不明白這一點,以為咱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統統都是因為天災造成的(有個很文雅很眩暈的名字叫Real Business Cycle,"真實"的經濟周期——真實的天災)。這種把人禍堪稱天災,以為經濟危機是"老天爺報應"要咱逆來順受的經濟書生之流,禍害不淺,應該統統裝進麻袋扔到大海裏去喂魚。

d 俺們已經明白了,這錢,是源自於社會生產分工的客觀需要,然後再變成了人們追求的目標,甚至變成了人類生活的主宰,反客為主,從手段變成了目的本身。有沒有哪個社會又是分工的現代社會又沒有讓貨幣變成反客為主的主宰的?有,其實從30年代以來這種社會很多,但程度不一。最極端的情況自然是偉大聯盟蘇維埃,老毛子地大物博,真正的地大物博,從它全國來看,啥東西都能自給自足,於是把自己變成一個龐大的"魯濱遜結合體",貨幣隻在內部流轉環節起"價值尺度"的基本功能,甚至連這個功能也起不了,因為蘇聯的價格都是主管領導全國一盤棋自己定的,鐵板釘釘。這就是計劃經濟。這個經濟的好處當然就是避免了b c裏麵說的那種守著寶貝沒飯吃的經濟危機,但搞到後來也出了問題,問題的根源是啥?沒有社會內部的競爭,無競爭無動力,這個恐怕倒是真理。

 


 

說了那麽多第一大原理,那麽與之交錯的第二大原理是什麽?
這第二大原理其實已經談過了。那就是咱們人類的生活是什麽?答案很簡單,是消費流,生活的目的是消費流。
咱不管這個咱們天天吃的穿的使的這些產品玩意,是如何經過複雜的中間加工流程,最後有意義的,就是服務於人類日常生活的這種終端產品流,也叫消費流,或者叫消費實物流。從社會的高度看,一切經濟活動,最後能讓這個流得到改善的,才是有意義的。
那麽獲得這個實物產品流,對應就要支出去貨幣流。兩個流向相反的流,川流不息,帶動了咱們這個社會的運轉。

當然,為了獲得這個實物流,可能我們要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去開發資源,爭取勝利,從而得到美好生活——當然今天不講工分分配了,都是用貨幣穿插其間進行購買力的分配並繼而實現產品分配。這裏麵有玄機。這裏值得舉出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產品流"的成本和分配的幾個不同概念。


石油管道、天然氣管道問題是我們談論的比較多的案例,不妨作一個例子。石油管道、天然氣管道的源頭,一般都在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人口比較稀少的鳥不拉屎國,比如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什麽的就是例子,而生產發達,需要利用這些能源參與社會產品生產加工的地方,可能遠在千裏萬裏之外,所以要修管道,把它們引出來。當然我們知道,修管子,肯定要耗費鋼材——而煉這些鋼材需要能源,建成了以後呢,要驅動石油滾動(也許可以靠一部分井口自然壓力),還有寒冷地區油管保溫,都要耗費一些能源。這種耗費,就是真正的沒有流到咱們終端消費的那部分物質/能源的耗費。這種能源拉到了使用地呢,可能又有一些要被用來煉鋼材來用於管道定期的修補,也算這種性質的浪費。咱們可以想象一種極端情況,這個管道修了幾億公裏長,修到最後所有出井的能源都耗在"管道過程"中了,那麽我們可以說這個資源就是完全中途中浪費了,換句話說,"使用的成本"耗盡了帶來的產品流,最後使得我們人類得到的消費流為0。

當然,這種流有環保和非環保之分,可持續與不可持續之分。最好的消費流當然是可持續循環經濟流,保佑我人類經濟係統萬歲萬歲萬萬歲。比方未來某年人類理想實現,用的是永續不竭的太陽能,吃的用的是循環材料,運轉個幾千幾萬年不到太陽爆炸或氣候劇變都不出問題。

壞的係統的例子也擺在那裏,據說當年撒哈拉沙漠地區都是綠洲,一些咱們的老祖先在上麵搭了個原始社會經濟係統。不過不知道是我們的祖先不小心還是老天爺打了個噴嚏,總之是攪亂了物質循環,森林變草原,草原變沙漠,湖泊變沼澤,沼澤變泥窪……破壞了整個物質流係統。自然,建立在這上麵的經濟係統——無論什麽樣的生產、分配體係製度都蕩然無存——就跟好萊塢災難片裏地球毀滅,原來的所有"財富"概念都化為烏有一樣。

現代社會可能介於這兩者之間,可以走持續,也可以走不持續的經濟道路,不過不管是什麽道路,整個產品流還多少受到一些硬性條件的約束,比如,原料產品流。因此,在這有限的產品流飯碗裏為自己劃大餅,就成了各國領導人的首要考量(前提當然是領導人不是漢奸)。逐鹿地球的大國遊戲,就是要把自己在產品流中的份額,盡可能"遊戲"的多起來。在這個博弈遊戲過程中的對於貨幣(當然是世界貨幣)的追逐,也必須服從這個最終目的,切不可為浮雲蒙蔽視野,反客為主把囤積世界貨幣當成自己的任務。


【俺的廢話】對俺們小老百姓最重要的就是這個物質流。13億人,吃喝拉撒,至關重要。俺不要什麽勞什子外匯又破紀錄,財政如何豐收,如果天朝可以把手上那珠穆朗瑪峰一樣高的票子,砸出個全國人民用再生能源,令中國人過日子不被人掐住脖子,就是造福萬方了。

唉,錢,不就是印出來的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回複 悄悄話 西方現代所謂經濟學還有一個謬誤就是去除人性。電影A Beautiful Mind 頌揚的數學家John Nash所做的就是將人物化。那個他在酒吧裏與同事一起勾引女人而得到數學靈感的情節其實是非常醜陋的。這種經濟學的後果就是有力地把握了物的社會、卻給人的社會帶來各種災難。中國不但要擺脫假的經濟學家、還要最終擺脫這種違反人性自然的經濟學。

先生把故弄玄虛的經濟學還原為初始的經濟現象。很好、很必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