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
在爭奪非洲的原材料資源上,奧巴馬可以用的就是私人本錢,“俺是非洲人民的好兒子”和非洲人民拉近乎。當然“俺有個印尼繼父”也可以拿來和穆斯林世界套磁。不過美國希望建立的美軍非洲司令部可能還是門都沒有。
奧巴馬的第三個政策重點,除了新能源和基建計劃,可能是部分勞動力密集的製造業向美國回潮。本來在前一陣石油價格高漲的時候,一些消費品的生產開始在美國中部幾個州興起。最近有些美國州長們討論,在美國中部州建立“深圳經濟特區”,用同樣的稅收和其他優惠,爭取吸引珠江三角洲的外貿加工業到美國落戶。這些企業主具有運作這些工廠的經驗,而美國中部的土地非常便宜。如果能夠發現廉價的勞動力的話,以美國市場為主,不是沒有可能的。
那麽哪裏去找廉價勞動力呢?對了,還是要在美國的1千萬非法拉美移民中想辦法。如果民主黨掌控的白宮和國會兩院可以達成一致,推行溫和的移民改革法,使這些非法移民可以變成廉價勞力,而讓美國的中下層的白人和黑人們,出任各種管理,銷售,工頭等白領職位,估計在中下層,尤其是拉美裔的基礎會大幅增強,對民主黨未來的繼續掌權有幫助。
當然這裏還要麵臨的就是,美國自己生產的產品是否可以和亞洲(中國,以及越南,印度等)的產品在價格上競爭,就需要民主黨控製的國會,在貿易保護上,增加關稅壁壘,繼續施壓迫使人民幣升值,和對其他海外競爭國家進行傾銷指控,以保證自己的產品市場。
另外一招就是訴諸於愛國主義消費運動,美國人買美國貨的輿論攻勢,在美國都比較容易操作。如果美國可以形成部分的製造業回潮,對向海外轉移工作機會的企業進行稅收罰款,對搬工廠回來的企業進行退稅獎勵,也許可以部分帶動大湖地區的重工業的複興。
這種可能的變局,對中國人中仍然企圖靠剝削廉價勞工,和出口換匯為主導帶有幻想的人士,大概會是當頭棒喝。也許港商和台商中,想繼續從事玩具和成衣製造的業主們,來美國投資不是一個壞的選擇,但在美國想要依賴在中國以前,和在東南亞和印度現在那種不顧工人死活的路子,就比較難走了。
奧巴馬的經濟顧問估計有這樣幾個人:第一位是今年經濟炸藥獎得主,新凱恩斯學派經濟學家克魯格曼,前克林頓政府的財政部長魯賓,大投資家巴菲特,和前聯儲局主席沃克爾。克魯格曼和魯賓的想法比較一致,就是不計財政後果,以創造工作機會作為第一要務。而巴菲特估計對宏觀經濟應該不是太懂,可以做到的就是“眾人皆恐我獨貪,眾人皆貪我獨恐”的反潮流動作。雖然在如何搞好經濟上沒有什麽道道,但也許可以靠老爺子的金字招牌,帶動不怕死的投資者們。巴大爺的行為估計在股市很有影響力(2005年老爺子想在外匯市場牛一把,差點把褲子都賠掉),但對實體經濟就沒有什麽作為。
而被人流傳可能出任奧巴馬財政部長的沃爾克(其實筆者認為應該留用鮑爾森,雖然鮑老哥這次應付金融危機,連續出了兩招臭棋),則在1980年代用了經濟學大師弗裏德曼的貨幣主義政策,一舉控製住了美國高企15年的通貨膨脹,為後來的經濟平穩發展打下了基礎。
但是沃老爺子當年麵臨的是銀行係統瘋狂借貸,消費者看不到明天的瘋狂花錢,投機分子借錢在刀尖上狂炒,他用強烈的貨幣緊縮政策把所有大大小小的泡沫全部擠爆。老爺子的一句名言是,但大家的狂歡派對就要進高潮的時候,聯儲局就應該把酒壇子抱走了。今天聽起來,不像是美國聯儲局的口頭禪,好像更像是中國國務院的坐右銘。
四十六
不過今天麵臨的局麵大大不同,是銀行係統再生幣機能的失效,使美國差不多進入了一個零利率美元時代。
伯南克執掌的聯儲局已經把聯邦基準利率降低到了1%。但是通常這隻是聯儲局的利率目標,在具體操作中,實際的利率是會浮動,需要聯儲局在公開市場的操作來維持目標利率。因為美國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現在基本上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再加上接近年關,要留點餘糧過年,所以還是沒有太多同業拆借的情況發生,導致了近兩個星期的利率其實是低於1%,比如說現在的LIBOR過夜利率大概是0.37%左右。當這個利率過高,就象前一陣子的時候,是因為銀行不敢借出錢給別的銀行,而現在的利率過低,是因為銀行不願意向其他銀行借入錢。這種原因有可能是來自銀行顧客的需求大幅降低,因此沒有必要以借養貸。還有可能就是大家可能會等著美國政府注資。在這種情況下,因為經濟遠景實在太糟糕,不排除很快美國聯儲局會把利率,降低到零利率。
在看利率的時候,當通貨膨脹高漲,比如說象美國在1970年代達到過14%,你在銀行的存款必須高於這個利率,才可以賺到利息。如果你的存款率是16%,減去通貨膨脹率,那麽你的實際利率才是2%。估計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在相反情況下,大部分人不明白的是,當通貨緊縮時,你的實際利率就要加上通貨緊縮率。比如說,現在聯儲局的利率是1%,而如果通貨緊縮率是3%,那麽你的實際利率是2%,就是你的借貸成本還是高企,不利於刺激經濟。那麽聯儲局可以再降利率,把利率降到零就沒辦法再玩下去了。和通貨膨脹情況不同,你可以總是將利率提得比通脹率高,但是在通貨緊縮下,你不可能搞個負利率的花花出來,你利用利率來宏觀調控的招數就被廢了武功。
從2001年到2006年那5年時間,日本中央銀行就出現過這樣的零利率。當時日本麵臨的就是持續的通貨緊縮,消費者物價指數一降再降,不管日本政府出什麽招數,經濟增長都刺激不起來。美國目前的情景和日本比較類似,由於銀行係統的賬麵一團糟,大家毫無辦法知道嚴重的程度有多大。當年日本也是花了很多年才把銀行的賬目摸清楚,而相對日本銀行的簡單運作,美國的金融衍生工具要複雜的太多,不知猴年馬月才可以把這些帳目理清。
就算是銀行喝了聯儲局的幾千億雄黃酒,壯了熊人膽,敢向外借錢了,可是被嚇破了膽的美國公司和個人消費者敢不敢借錢,還是一個未知之數。美國人民出現了二十年來頭一次的信用萎縮行動,而最近由美國金融服務圓桌會和美國消費者協會這兩個從來都是對狠的組織,聯合提議免除40%接近破產邊緣的美國人民的信用卡債務,可見問題之嚴重。這個提議建議美國政府改變會計規定,不將信用卡公司的免除以損失入賬,而這些負債人可以用5年時間付完信用卡的原額,不需付高達20%的利息。信用卡公司會先在5萬人中作試點,然後就推廣到幾十萬負債人中。這樣的話,信用卡公司可以收回一些債務,負債人不會破產,美國經濟可以少受到又一輪的金融風暴。
據行內的出版物“尼爾森報告”估計,以下5年裏,美國信用卡公司收不回來的債務會增長47%到3400億美金。所有的明白人都會猜到在信用卡債務,汽車貸款,房屋淨值抵押貸款,和商業房屋貸款之外,美國麵臨的還有各級州,郡和市政府破產的財務危機,需要聯儲局出手。
在聯儲局的利率武功被廢掉之後,剩下的辦法,就是“放鬆貨幣總量”,即普通人說的印鈔票了。最可能施行的方法就是,聯儲局買回長期債券,將二級市場上的長期債券價格炒上去,即把其收益率壓下來,這樣的話,比如通過10年期債券的操作,把長期利率打下來,同時增加銀行的初生幣持有量。如果這一招還是無效的話,就會用筆者早就開出的藥方,自己購買企業的債券,把聯儲局當成商業銀行用,直接向企業提供現金。
理論上來說,多了貨幣總量的投入,應該帶動新一輪的通脹和資產泡沫。可是日本的經驗表明不一定會這樣。日本一直沒有看到這樣一個通脹刺激,來帶動日本走出長期通縮。在終於花了幾年,好不容易將利率提高2次到0.5%後,日本看來有麵向減息的壓力。問題出在了哪裏?
"聯儲局買回長期債券"的預測前幾天已經宣布了.
的作用有限.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矛盾.這也是為什麽移民問題長期以來也討論不出一個結果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