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
另一個貨幣投放口,就是以國家的名義成立各種研究所,接受各種企業的要求,進行科技創新。創新出來的科技,由中國國家所有,但讓所有的國內企業來挑選,並附一定低廉的使用費。這個辦法就是在中國現有的企業還無法大量投入科研開發費用,和國外的大公司進行競爭的時候,以國家力量,對關鍵性行業進行支持,減少企業的運營費用,是整體的行業可以和外麵競爭。
這兩種投放貨幣的方法,都是既做到了增加社會的貨幣投放量以驅動經濟擴張,又使其切入口對整個社會的總體綜合效益最大,還沒有破壞微觀經濟的唯利是圖的規律,這個方法值得中國政府認真思考。在高速鐵路建設上,除了比較富裕的省份,比如說京滬高鐵中間的各省市,如北京,上海,江蘇,和山東,都是中國的大富翁,而河北和安徽,還是相對比較窮,就沒有必要刮他們一個份子了。中央政府可以用國家貸款的名義,把資金注入鐵道部,然後就不需要還款。而鐵路運行的收費,就可以考慮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可以滿足鐵路的維修,護理,運作,以及鐵道部門的員工收入。再賺多的部分,則可以用來補貼有困難的鐵路,比如說青藏鐵路等等。
最近看到了紐約時報關於中國應該怎樣做的評論,俺的看法是西方關於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觀點,和中國經濟不平衡的基本事實是完全不符合的。把美國GDP消費的70%,拿出來反證中國消費的30%太低,從而要求中國擴大內需,是連基本的經濟可比性都沒有搞清楚。
中國是應該擴大內需,但不是以西方模式,通過高昂的教育支出,沉重的房屋壓力,和不堪支付的醫療費用,象美國那樣增加上去。中國的擴大內需,必須著力在如何提高中國中西部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在電力係統(太陽能,風能),水利係統,取暖係統(城市的天然氣,熱能,農村的沼氣等等)上,在農村和城鎮之間的公路建設上,在推廣節能和實效的電力單車和摩托車上,在各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間,保證電力動力的高速鐵路上,在信息高速公路和電信建設上,把整個中西部的基礎做好。然後在這個之上,發展四通八達的物流網,人流網(通過各種客,貨運交通設施),資金流網(通過各種銀行,信用社的建立),和信息流(電信,移動電話,和互聯網),把各個孤立的中西部地區形成一個統一的市場,以中西部的大中城市為中心,將產業分工合理分布。
其他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帶動內需的包括醫院,衛生所,心理輔導診所,老人看護中心,托兒所,各種技術培訓中心,等等,都可以帶動經濟發展。
最忌諱的推動內需方法,就是以美國式的借貸方式,鼓勵人們去追逐高企的房屋,或者是毫無止境的信用推動,依靠城市裏的小部分中產階級,去消費高端奢侈品。前些年,包括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試圖把房地產業,汽車工業,和金融業,作為未來的中國支柱產業的想法,不是太明智的。中國還有很大的商業空間,尤其是中西部,去發展價廉物美的“山寨版”的基本生活用品。爭取可以在住房,看病和教育上,不要把價格抬到普羅大眾高不可企的水平上,把基本民生的水,電,暖氣,和食品都保障了,人民才可以有餘錢去花了。
中國政府的這個4萬億,至少從表麵和大局來看,算是用對了地方。如果可以完成8%的GDP拉動,解決上千萬的就業問題,減輕外貿工業所受的打擊,當然中央政府會很高興。而各大企業部門,各省市之間,為這塊大肥肉而下筷子,再加上地方的投資蜂擁而上,自然是各個官員容光煥發,利益均沾。對普通的貧民百姓來講,多了就業機會,錢包裏可以鼓一點,自然不會反對。一旦經濟發展繼續下去,就是皆大歡喜。如果中央政府可以在這時候,再加強吏治,把派出來的六路按察使四處監督一下,讓前些年賺得腦滿腸肥的利益集團們,這次發揮一定共產主義的先人後己精神,讓前些年沒有拿到好處,或者拿得少的弱勢階層們,也放開肚子,吃上一次飽飯,那麽和諧社會的路子,就算是有個開頭了。
七十
考慮中國經濟的地區性發展,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就是地區之間的博弈。通常人們不了解中國的情況,動不動就說什麽大一統,集權政治,一刀切等等之類的空話,而不明白中國之大,每個地區的情況不同,經濟發展有差異,就像世界各國之間的地緣政治關係一樣,在中國的各地區之間,比如華南的香港,華東的上海,華北的天津,爭相成為世界級金融中心之爭,和地區之間的各省之爭,以及同一個省中間的各城市之爭。
這些競爭,在某種意義上,正是造成中國經濟欣欣向榮,充滿生機的一個最主要原因。由於大家希望在經濟發展和地區整合上占據重要地位,導致各個地區政府官員蛇有蛇道,鼠有鼠道,上麵向中央施加壓力,下麵向基層凝聚合力,中間在各級政府組織中,拉關係,走後門,居然就個個不甘人後,將當地的經濟發展的起來。這也是今天中國繁榮圖景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對地方發展的研究上,增加了很多精彩的內容。
這裏俺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就大作點膽子,把俺家鄉裏一段事拿出來和各位分享一下。
話說俺的家鄉是中國西南的貴州,算是中國最窮的地方了。那裏九山一水,風景如畫,可惜是耕作艱難,有“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的稱號。當然這種地方也有好處,比如說俺們山裏人,肺活量大,行山路如履平地,急步如風。在城市裏那幾十級地鐵的出口,當人們還站在移動電梯山,俺這山人也就是一路小跑,口裏哼著小調,麵不紅氣不喘,就衝上去了。而缺乏日曬的結果,就是皮膚居然比所有的白人同事還要白,就落下了一個“白佬(White Man)”的外號。窮地方出來的人,另一個好處,就是不論以後做什麽工作,生活都提高了,就少了那一份貪財之心。
貴州還有另外一個“三不”, 就是“不沾海,不沾江,不沾邊”。和鄰近的其他各省相比,四川和重慶,人家有條長江可以“輕舟已過萬重山”,雲南人家有一大堆外國可以搞邊貿,廣西人家還有一個北部灣海岸線。貴州雖然是騎在中國兩大水係的長江係和珠江係上,具有各種天然資源,卻苦於交通落後。貴州人也不是全是蠢如黔驢,好歹以前清朝也出過張之洞,今天還有位戴秉國仁兄在朝為官,一眼就看出貴州人的出路是傍上個大款。轉眼四處一看,這個大款就是中國的華南大省廣東。如果可以解決貴州到廣東的交通,就可以把大都市香港,廣州,深圳和澳門,都和貴州扯上親戚關係了。
可以談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從貴陽到廣州,要繞兩條線,一條是往東的湘黔線,經湖南株洲,然後轉京廣線,南下廣州,全長1566公裏,要跑21個小時。另一條是向南的黔桂線,經廣西柳州,然後在廣西繞來繞去,從廣東湛江去廣州,全長1430公裏,卻要走上27個小時。
貴州土老冒們看到了問題,解決方法就是求也是窮人,但就是五十步窮的廣西老哥,是否大家可以來一個貴陽—柳州線提速建設,然後開一條柳肇線,從柳州到肇慶,就把貴陽給接到廣州。其實要求也不過分,而且柳肇線還在2004年上了國家的中期規劃,由國家投資建立。
可是廣西南寧的官老爺們心中打著自己的一個小算盤,就是不想讓大西南的人物流跑到廣東那裏去,而是希望搞自己為龍頭的北部灣大開發,以湘桂線,黔桂線,和滇桂線,全部轉向北海出海。因此對貴州小老弟采取了陽奉陰違,能拖就拖的方法。
這一下搞得貴州老倌們除了雙腳跳,是毫無辦法,隻能幹瞪眼。這一切到了2006年7月突然有了轉機,就是一位眼光敏銳,行事老辣的廣東蠻子,時任廣州市委書記的林樹森老哥,來到了貴州出任省長,一下子就把整個滿盤皆輸的棋局扭轉了過來。
嚴重同意樓主看法。個人認為:房地產業和金融業,都是後工業化國家沒有新的增長點時用來拉動經濟的方向,相當長時間內不適合作為中國的發展重心。私人汽車這種高耗能產業,作為主體根本不適合中國這種高密度高人口少資源的後發國家。汽車行業的確值得發展,但對內的規模要控製好。希望政府不要被這些相關利益集團所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