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夢幻泡影之二十七 中國經濟前瞻

(2008-11-09 01:17:51) 下一個

 

 

五十三

 

 

 

 

當然榮毅仁老爺子那可是一代豪傑,第二代的榮智健也算是猛龍過江,到了第三代就讓人無語問蒼天了。中國古話的“富不過三代”就是對這種家族式企業經營的最佳寫照。

 

不過這次的失手在外匯市場,表明了中國公司在這方麵的知識還是比較缺乏,對現代國際金融的了解還是太少,所以這裏俺試圖以淺薄的一些知識,和大家分享一下。

 

貨幣的自由兌換是在1971年布雷頓協定破產之後,在之前因為貨幣管製,比如說你到另一個國家度假,你隻可以按每日規定的金額兌換外匯。那時到外國投資的成本很高,所以很多的投資基金,尤其是西方最大額的退休基金,基本上就是在自己的國內投資。

 

而一旦貨幣開始自由兌換,進出口企業,因為其成本和利潤通常是兩種不同貨幣,比如中國的出口企業成本是人民幣計,但利潤是以美元結算,就麵臨一個要對衝貨幣兌換率的風險。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人民幣對美元上漲的趨勢,你如果是以現在的價格和你的對家簽訂下一年的合同,那麽人民幣漲上去,你的那些合同可能就全是賠本的了。這大概就是今年中國很多出口企業麵臨的一個問題。

 

當然對中國企業還是比較容易做前瞻性規劃,因為這幾年人民幣對美元一直是明顯的上升。而對許多其他國家的企業,貨幣的運作方向是兩種可能。一種可能就是幣值向對你有益的方向變化,你當然什麽都不用做。另一種就是幣值向對你不利的方向變化,你就需要買一個保險,來保證自己的利益。

 

舉一個例子,你從澳洲出口鐵礦石,在澳洲元對美元0.70的價位上出了貨。比如說你的總額是70萬美元,那麽如果按現有的貨幣兌換率,你的利潤是100萬澳洲元。如果你的信用是3個月,而在這三個月中,幣值變了。如果澳洲元跌到了0.60,你的利潤變成了116萬了。如果澳洲元漲了,變成0.80,你的利潤就變成了87萬了,虧了13萬。

 

第一種可能你就不需要做任何事,第二種可能你就需要買一個保險,來保證你可以從保險賠償上,保證自己的利潤。那麽怎麽做呢?通常就是由專業的外匯投資公司幫你計算,你可以買一個澳洲元兌美元漲的期權,保證你在澳洲元漲到0.80的時候,就可以賺到不見了的13萬。

 

當時就是這個原因,一個叫梅拉邁德(Leo Melamed)的芝加哥律師在芝加哥商品市場上開創了貨幣期貨交易。這是一個在現代國際金融中劃時代的事件,本來期貨隻是在大宗商品中使用,來保證主要是農產品的交易,使農民可以不受到“多收了三五鬥”的價格傷害。

 

但梅老兄看中了這種以金融產品進行期貨交易的前景,是後來越來越多,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產品,全部由這裏發展而成,可以說是現代金融的起始。當時這件事情在芝加哥發生,並不是偶然,而是因為以自由主義經濟學大師,猶太裔的佛裏得曼領軍的芝加哥學派,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成氣候。

 

佛老爺子當年對美國1970年經濟進行了分析,認為美國一直施行的凱恩斯主義過於著重政府幹預,而忽視了古典主義的自由市場在資本的配置上,要遠遠強於政府官員的決定。他並批評了美國聯儲局在通貨膨脹中的無所作為,提議放棄對基本利率的控製,而是限製初生貨幣的發行總量,比如說以3%的年增加速度,就讓市場自己去決定最後的利率應該是多少。他的這個主張,最後終於被美國聯儲局主席沃克爾接受,成為最終控製住美國惡性長期通貨膨脹的法寶。

 

 

 

 

五十四

 

 

 

 

佛老爺子的大道理,雖然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對,但就吸引了兩個重要的聽眾,一個是美國的裏根總統,一個是英國的撒切爾首相。在這兩位的推動下,經濟自由化的步伐在美國和英國就徹底邁開大步,後來並在1985-1990年影響了日本和歐洲,使日本成了頭一個倒下的受害者。

 

其實筆者作為一個毛頭小子,曾經當麵聆聽和向佛大師討教過。以當時中國深受計劃經濟之害,聽到老爺子的自由市場教誨,自然是如聽仙樂。如果不是有點自知之明,幾乎就遞了投名狀,拜進了老爺子的山門。要是當年陰差陽錯,以俺的三寸不爛之舌,估計也許扛作佛大師的金字招牌,會成為國際接軌派的一員大將,上麵忽悠國家領導人,下麵忽悠後輩年輕學子,禍國殃民就大有成績了。再不濟,也可以混個國際金融大鱷的在華買辦,大談特談中國金融應該如何轉型,估計和章台街的當紅名妓商量自己的貞潔牌坊上的字體,該用柳公權還是顏真卿,是同樣的貨色吧。

 

美國和英國發起的金融自由化,在歐洲就引起了擔憂,導致歐洲成立了歐洲貨幣體係,來應對熱錢的大量流動帶來的對經濟的衝擊。在英美的第一步改革中,首先是造成了退休基金和保險公司可以跨境投資,從而帶來了對金融體係一個結構性的變革。

 

本來在金融體係中,幫人投資和買賣股票的證券公司,和幫人做市的公司分得很清楚,這種嚴格管製的分工造成一方麵證券公司的傭金過高,和做市公司的基金太少,無法應付開放後的大基金的要求。這就迫使美國在1975年和英國在1986年,放開管製,允許競爭,導致了這兩類公司的合並,既代理買賣,又自己做市。而開放競爭的結果又導致了為了吸引顧客,代理買賣的傭金減低。雖然是暫時通過貿易量的增加來彌補收入的減少,但長期發展的趨勢導致了這部分收入不可能維持公司的營運。在高科技發展起來,互聯網商業化普及後,網上電子交易興起,又導致傭金的再一輪削減。那麽這些公司怎麽應對損失的收入呢?那就是在一開放之後,大家就不得不以自己的資金去股市中搏殺。就像一個賭場,你自己要坐莊,又要幫來玩的顧客下注,還必須自己也親手玩,其中的亂局就可想而知了。

 

另一個造成的變化,就是原本靠為顧客提供投資服務的投資行,在激烈競爭下,光靠一張嘴向別人賣谘詢也難以生活。他們的應對方式就是要麽向市場上發股募集資金,要麽加入商業銀行獲得存儲資金。這個變化終於導致在1999年,由大蕭條時代開始的嚴格界定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經營的格拉斯-史提高法案(Glass-Steagall Act),放開了雙方的經營空間給對方。商業銀行自然因為企業貸款競爭激烈,零售存儲生意利潤低,還要運作龐大的分行和營業所,理所當然利用自己資金雄厚的優勢,殺進投資銀行本來獨霸的幫企業上市的包銷生意。而投資銀行麵對這個挑戰,隻能是兼並和購買,最後就形成了五大巨無霸的投資大行,和商業大行競爭。

 

當這些金融公司變得很大,經營的範圍過於廣泛,麵對的技術性問題越加複雜,就需要得到學術界的支持,來對各類不同的風險進行貿易。本來銀行和金融係統有一個不可逃脫的宿命,就是以儲蓄(後來加上資金市場)作為基礎,向企業進行貸款的經營模式,其收益是長期的,但債務是短期的。為啥這樣說呢?因為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和企業剛剛相反,你在銀行的儲蓄是算作銀行的負債,而銀行帶出去的貸款,是算作資產。銀行貸出去的貸款是按照年期的,但是存款卻是隨時可以被人提走。為了應付這個問題,各種類型的風險產品就必須被推出來,以方便風險管理。

 

芝加哥在這方麵又做出了另一大貢獻(有點為紐約華爾街被人吐口水抱不平了),以芝加哥大學的兩位學者布萊克(Fischer Black)和斯高爾斯(Myron Scholes)建立了期權的定價理論,從而導致了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開張。這個定價理論主要解決了期權定價,所依賴的原始商品(可以是實際商品和金融商品)的波動幅度。而在電腦普及之後,這個計算的速度是可以瞬間實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